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小時候,

父母陪伴在身邊,

我們不太理解這首詩的含義。

長大後,

自己做了父母,

再讀這首詩,

就會被其中的感恩與愧疚,

感動得淚流不止,

可此時我們的父母已經老了。

可以說,

這首詩為我們深深地埋下了

孝敬父母的種子。

但你知道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嗎?

你知道孟郊是在多少歲的時候

寫的這首詩嗎?

十六歲?

十八歲?

二十五歲?

都不對。

正確答案是五十歲!

孟郊雖然很有才華,

但是在考場上並不得志,蹉跎半生。

在46歲這一年,

他終於考上了進士。

他激動地寫下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但是,他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

在唐朝,

考中進士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能做官,

還要等空缺和重要人物的推薦。

所以,又過了四年,

“五十知天命”的孟郊,

終於等來了一紙任命,

成為溧陽縣尉。

他可以拿到薪俸孝敬母親了,

可以讓母親生活得好一點。

所以,孟郊上任溧陽後,

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

把母親接到身邊奉養照料。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遊子吟》這首詩

不是孟郊寫於青年時期離家科考的時候,

而是寫在50歲上任溧陽之後,

在經歷了漫長分離,

孟郊可以長長久久地陪伴母親的時候。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對於每一位母親而言,

其實兒子做了多大的官不重要,

兒子掙了多少錢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陪伴。

所以如何報答,形式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子女有沒有“寸草心”。

九月九話重陽,佛教徒該如何孝順父母?


就像《孝經》所說的那樣,

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於孝。

孟郊的《遊子吟》和他母親的故事,

可以說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