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2018年6月的SUV销量榜单已经尘埃落定,除了哈弗H6再一次毫无悬念的问鼎榜首之外,第二名往后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变化最明显的,非长安CS75莫属,去年还在榜单前十苦苦挣扎的CS75,今年6月的销量排名已经掉到了27名。销量下滑如此明显,长安应该反思什么?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去年6月,长安CS75已经在前十的边缘疯狂试探

换代龟速

车型换代,是增加车型曝光度的大好机会,同时,车型换代也代表该车型具有延续性,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一代一代车型延续下来的,是对于汽车的情怀。比如911成为了保时捷的代名词。

换代太慢,不仅会让消费者遗忘,也会被对手超越,即便畅销如长城,在哈弗H6的换代问题上,也是丝毫不敢怠慢。长安算是个奇葩,车型换代比乌龟还慢。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逸动换代带来的销量短暂激增并没有维持多久

长安旗下的轿车逸动,上市于2012年,至今已有6年时间,直到今年三月,逸动才更替到第二代,不知道长安是不是从马自达那里学习了“工匠精神”,造车速度慢了很多。

同样更新缓慢的还有长安SUV担当CS75,这款车型自从2014年上市以后只进行过小改款,直到今年四月才真正进行了较大的改款,然而这次改款主要对外观和配置进行了提升,车辆技术平台并没有大的更新。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换代也阻挡不住CS75下跌的销量

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既然间隔了至少四年才换代,为什么换代车型在机械硬件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无论是底盘还是发动机亦或是变速箱,都延续了上一代车型的装备。

长安号称建立了五大研发中心,但这五大研发中心似乎更擅长研发外观,长安的发动机技术研发没有什么大的进展,CS75上新的发动机只有8匹的马力提升,完全可以通过调校达到。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如此微小的动力提升,日常驾驶基本察觉不到

至于逸动,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外观和轴距,关键的发动机和底盘等部件依旧和老款一致,长安也可以用技术成熟可靠作为借口,但在当下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拿不出真本事就意味着要被淘汰。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长安准备把这台1.6L自吸发动机当做传家宝吗?

外观山寨

关于自主品牌山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自主品牌中既有众泰这样山寨起来毫无下限的企业,也有长城这样山寨起来偷梁换柱的企业。

长安汽车之前也推出过很多外观设计优秀的车型,然而,进入2018年,长安又走回了山寨的老路。之前山寨路虎的CS95就销量惨淡,这次长安又盯上了雷克萨斯,推出了ES的远房亲戚睿骋cc,原创真的很难吗?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长安设计师的灵感一定来自雷克萨斯

CS95的销量已经下跌到了两位数,睿骋cc也好不到哪去,上市的新鲜劲一过,睿骋cc的销量就开始直线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山寨抄袭的行为嗤之以鼻,开着外观山寨的车上街也变成了丢人的事情。

造成长安在外观设计上重回抄袭山寨道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长安销量颓势明显,长安幻想抄袭豪车外观搏消费者好感;另一方面,长安作为国企,很多事情都由领导拍脑门决定,很多优秀的设计方案因为不符合领导想法被领导否决了。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山寨路虎的CS95消费者并不买账

战略错误

虽然同为国企,长安的发展战略和上汽以及广汽比起来,差距十万八千里。上汽和广汽通过海外收购以及合资外企,实现了企业的正向发展,长安在这方面却鲜有建树。不仅如此,与长安合资的外资品牌大都负面不断。

最出名的便是那句“百年福特,毁于长安”,长安福特的断轴事件,虽然和福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长安却也逃不过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加上前一段时间的铃木退市和昂克赛拉断轴,长安的合资伙伴,似乎都在给长安帮倒忙。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长安福特翼虎断轴,是由于转向节强度不够

有了这些帮倒忙的队友,再加上自己也不争气,长安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只能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尽管长安一直试图重塑品牌形象,寻回丢失的信任却路途漫漫。

除此之外,长安对于新车的定价也是蜜汁自信,CS75换代之后自动挡起售价已经达到了12.38万,而之前2017款自动挡的起售价为9.88万,选择自主品牌的消费者一般都对价位比较敏感,长安又走了一步错棋。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以换代之名涨价,消费者又不是傻子

在新能源如此重要的今天,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并未见大动作,或者说,长安布局新能源的动作如同他们的车型换代一样,十分缓慢,而嗅觉灵敏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占领了一席之地。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达示数据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

痛定思痛

或许是前几年发展太过顺利,长安的自信也随着销量水涨船高,导致长安没有观察到国内汽车市场消费环境的转变,消费者对于价格和品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长安正春风得意之时遭遇当头一棒。

长安的当务之急,是与合资伙伴一起加强品控,减少产品的负面新闻,同时重新斟酌自主车型的定价,并将外观决定权交还给设计师,给他们发挥的空间。

再者就是加快全新动力总成和新能源的研发,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多管齐下,长安汽车才有可能真的“长安”。

销量下滑的背后,长安该反思些什么?

长安之前也推出过逸动XT这样外观原创度极高的车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