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改革开放多年,大家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买一辆车出行代步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

国内汽车市场品牌众多,实力良莠不齐,有些企业甚至是朝不保夕,面对这样的汽车品牌,消费者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否则,要么交了钱拿不到车,要么后期维护保养无人问津。

前几天,西安就发生了这样荒唐的事情。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可能比梅西还要凉

4S店人去楼空

王先生今年7月23日在陕西赛豪长安汽车4S店交纳4万元定金,订购了一台价值10.29万的长安汽车,原本约定好8月19日提车,没想到半路出了意外。

7月27日,赛豪长安汽车4S店销售打电话让王先生赶快来提车,4S店要关门了,没想到王先生还是晚到一步,4S店早已人去楼空。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拿着订车合同和定金收据,王先生却不知道去哪提车

相比王先生的遭遇,杨先生要稍微幸运一点,然而更多的是无奈和愤怒。

6月25日,杨先生在该店提了一台长安轿车,当时销售顾问说合格证要等几天才能到,所以新车只办理了临时牌照。杨先生左等右等,始终等不到销售顾问让他去拿合格证的电话。

直到7月27日,销售顾问才打电话告诉他4S店破产倒闭了,合格证遥遥无期,没有合格证就无法办理正式牌照,新车就无法上路,等于一坨废铁。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消费者聚集在长安4S店门口讨要说法

赛豪4S店负责人说公司破产倒闭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消费者将此问题反映给长安汽车厂家,得到的答复让人心灰意冷,厂家称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目前正在请示总公司如何解决,建议消费者走法律途径维权。

简简单单一句“走法律途径维权”就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长安今年销量下跌恐怕是咎由自取。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长安汽车销量过山车式涨跌,本身就存在问题

业绩暴跌是为何?

进入2018年以后,长安汽车可谓麻烦不断,主力车型CS75爆出机油增多问题导致销量骤降,尽管长安汽车3月就已实施召回,但成效甚微。

很多车主反映,召回后只是进行了ECU升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动机抖动现象甚至比召回之前还要严重。

4月份,长安CS75销量骤降4898辆,环比下跌26%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长安CS75销量一路稳稳下跌

在车质网上,有关长安汽车的投诉屡见不鲜,CS75的投诉已是司空见惯,而长安另一款明星车型睿骋CC也是投诉不断,让人对长安汽车的品质充满了怀疑。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睿骋CC的投诉也是五花八门

即便如此,长安对铺天盖地的投诉仍然置之不理,特别是对CS75召回事件后车主的不满,厂家和4S店都采取了冷漠的态度,着实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

虽然长安汽车前一段时间发布了新款CS75,但由于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担忧,很多消费者不敢再选择长安汽车的产品,这才是长安汽车业绩暴跌的主要原因。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相比吉利高歌猛进,长安正深陷泥沼

买车陷阱多?

在消费者购车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可能就踩了地雷。

除前文提到的4S店关门跑路,还有类似各种“高利贷”式的汽车贷款。But,最让人感到寝食难安的,恐怕还是厂家撤出中国市场干脆宣布倒闭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已经凉凉的昌河铃木

前一段时间宣布解体的昌河铃木已经凉透了,更早之前名存实亡的广汽菲亚特还在装模作样,但销量已经说明了一切。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菲亚特菲翔这次真的可以飞回家了

类似的车企还有DS:入华之初,DS一直高调宣称自己是BBA同级别的豪华品牌。

事实上,它只是想来中国圈钱,笔者在DS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搭载扭力梁半独立后悬挂的豪华品牌。DS错就错在没有拿出有诚意的产品,只想让人对它的所谓法兰西血统买单,中国消费者自然不会让它得逞。

买车陷阱多,入坑需谨慎

DS退出中国是早晚的事,笔者奉劝看中它的消费者三思而后行。

买车不易,笔者希望所有消费者都能购买到称心如意并且可靠耐用的汽车,造车如做人,那些制造低劣产品的车企已丧失了最后的底线,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企业的灵魂和追求,这样的企业注定走不远。

而那些说走就走的车企也好不到哪去,自己生的孩子说不要就不要,未免太过绝情了些。既然这些车企如此厚颜无耻,在此就祝他们早日破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