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传奇:“伦加神兽”约翰·巴斯隆

二战传奇:“伦加神兽”约翰·巴斯隆


最近一则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说的是二战期间一个被称为“伦加神兽”的传奇人物,如何在1942年10月瓜岛亨德森机场守卫战中,以一人之力对战3000日本兵的。那么,历史上这位传奇英雄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呢?

“瞭望台行动”造就“伦加神兽”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指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的半年中,盟军在太平洋战区里,与日本海陆空军于瓜岛和周围岛屿进行的重大战役。

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大败之后,在瓜岛的北部开始大兴土木修建机场,一旦成功,日本战机可以轻易地打击美英盟军来自澳大利亚的补给运输。

这是1942年8月7日的拂晓,瓜岛在热带雨林释放出的薄雾中还没来及显形,这时候约翰·巴斯隆所在的美国陆战第1师来了,来的是1.9万士兵,在30多艘战舰的掩护之下,借着雾气悄悄逼近。6点40分,美军战舰所有的大口径火炮突然以雷鸣般的轰炸声为岛上的日军“叫早”,火光冲天之处便可见血肉横飞。

日军驻守岛上的警备部队仅240个人,连还击的重武器都没有,只能象征性放了几枪、开了几炮之后便往密林深处逃之夭夭,能活下来的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岛上由日本人建成的机场还在等待日本天皇赐名,黄昏时分却被拣了便宜的美国人取了个名,叫“亨德森机场”,而约翰·巴斯隆作为陆战第1师第1团C连机枪班的主射手,就受命驻守在这座机场的外围,以防日军的突袭。

从8月31日到9月15日,日本战时大本营下达命令,在瓜岛方向集中了陆海军的主力,试图协同作战以击溃瓜岛上的美军。

此后到10中旬,日本海军白天动用被称为“东京特快”的潜艇,夜晚便用登陆舰,不分昼夜向瓜岛秘密增兵达到2.2万人,输送重型武器坦克25辆,火炮100多门。

8月24日清晨,日军的丸正政男中将带领7000人的日军部队进入了预设的阵地,他们从丛林的四面八方向亨德森机场杀了过来。尽管美军事先在机场的外围,针对敌人可能登陆的海滩前沿,建起了名叫“伦加”的防御圈形阵地,交由约翰·巴斯隆所在的陆战第1师,以及另一个师的第3营共同防御。

“神兽”在危急关头发威

白天,美军的伦加防御阵地顶住了日军无数次的冲锋,可是到了晚上,美军的炮火优势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尤其是25日晚,日军借着大暴雨,以夜战、近战的方式让美军士兵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约翰·巴斯隆的所在班的15个人阵亡了12个,另有两个负了伤还需要照应。他只好用一只脚稳住了重机枪的脚架,一只手抱着发烫的机枪筒套,不停地更换着射击点,消灭敢死的日本兵。

约翰·巴斯隆手里的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每分钟可射出600发子弹。天蒙蒙亮时,热带雨林的晨雾与硝烟弥漫成一片,堑壕里的约翰·巴斯隆已经把2.6万发子弹全部打了出去,此时,他仅凭一支手枪对陆续攻到了跟前的鬼子点射。这个时候日军只要再发起一次冲锋,约翰·巴斯隆唯有打开手雷的保险与之同归于尽了……

而两天两夜的战斗结果,导致美军防守的伦加阵地早已是焦土一片了,战斗人员伤亡惨重。日军陷入了绝望中,第二师团步兵16联队和296联队的联队长,跟着那须弓雄少将,领着中队长以下的官佐全体玉碎。

约翰·巴斯隆,他在瓜岛以一人之力,面对3000日军的冲锋,凭着两挺重机枪,杀了2000个日本鬼子,成了一战成名的“伦加神兽”,他也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海军铁十字勋章的勇士。

按照美军的规定,只要是获得过荣誉勋章的士兵、就可以不再上战场了,但也许是约翰·巴斯隆的战场情结和战友情结挥之不去,1944年,他刚度完新婚蜜月,又再次请战,终于又被批准重返战场,成为陆战第5师27团1营C连的排长。1945年2月19日,在太平洋硫磺岛的登陆战中,他带领全排进攻红色二号海滩,在接近一号机场的边缘之时,一颗日军的迫击炮弹,将他列入了美军的阵亡将士名单。这位勇士被追授海军十字勋章,安葬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为纪念约翰·巴斯隆,美国海军于1949年,将一艘驱逐舰以之威名命名,该舰于1949年7月7日下水,约翰·巴斯隆的遗孀,为这艘驱逐舰剪了彩。

2010年,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手监制的战争连续剧《太平洋》热播,约翰·巴斯隆是影片的三位主角之一,由乔·塞达扮演。在片中,手拿重机枪冲锋的约翰·巴斯隆让观众印象深刻,被亲切地称为“龙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