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 张珍珍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为生计付出自己的劳动,支援城市建设,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农民工。

今年46岁的樊学治,就是其中一员。4月的一天,洛南县石门镇石门街村显得非常安静,只有喜鹊叽叽喳喳地在树上跳来跳去,绿柳修竹、粉色的桃花掩映着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大多门窗紧闭,村民大都外出打工去了。脸庞清瘦的樊学治正在院子里收拾炉灶,他家的二层小楼坐北朝南,从台阶上摞得整整齐齐的柴火能看出主人的能干和利落。樊学治的儿子前两天刚办完婚礼,窗户上还贴着大红喜字,新房里现代家具一应俱全,还放了一个年轻人喜欢的鸟巢式吊椅。

然而,1994年樊学治和妻子苏霞结婚时,只能和父母挤在3间土房里。过了几年,村里有人出去打工,回来建起了砖瓦房,只有初中文凭的他们非常羡慕,也打算外出务工。

樊学治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兰州一个锰钢厂,厂里主要制造球磨机等机器用的钢衬板,他的工作是将高温熔炉中的铁水运送到制造衬板的模具里,然后将模具里成形的衬板抬到冷却池进行冷却定型。铁水在熔炉里温度达1700摄氏度,将铁水倒进模具的工作需要人力操作,先将熔炉中红彤彤冒着热气的铁水接到耐高温钢包中,然后两个人抬着重达200公斤的铁水缓慢移动。“接铁水和挪动的过程中,被溅出来的铁水烫伤是经常的事。”樊学治回忆说,“一滴铁水就能把脚面烧一个坑,好多次我都闻到自己的肉被烧焦的味道,每一次钻心的疼痛都让我差点松手,但都咬牙不敢停下脚步,因为我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导致自己和工友身受重伤,甚至死亡。”说到这,他脱掉自己的鞋袜,近20年过去了,樊学治的脚面和小腿上依然疤痕累累,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锰钢厂常年夜晚生产,樊学治的工作时间是晚上11点到早上八九点,早上如果需要装车的话,他就继续工作到十一二点,中间吃碗泡面应付。刚到锰钢厂时,他一个月工资六七百元,樊学治说:“拿当时来说,觉得工资很高了。”老板看他吃苦耐劳,不怕吃亏,每天给他的工资总比别人多二三十元。后来他回到洛南的锰钢厂,把抬钢包的活干了十来年,月薪从六七百元渐渐涨到五六千元。2007年,樊学治盖起了两层楼房。

“那几年虽然挣了些钱,但是把身体搞坏了。”樊学治说。在锰钢厂常年黑白颠倒,沉重的负荷使他经常腰酸背疼;粉尘污染严重,他因此皮肤干裂,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后来,他离开锰钢厂到西安干建筑活,工作是配合塔吊往高楼吊大板。他说:“这虽然也属于危险工种,但比从前好些,只要肯出力都能挣到钱。”

2014年,樊学治经人介绍到西安曲江某物业公司当保安,一天工作8小时。“工作终于轻松了,不出重力,身体也好起来了。”樊学治腼腆地笑着说。最让樊学治欣慰的是,这些年在外面打工不光挣到了钱,最主要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说:“特别是当了保安之后,因为属于服务行业,我待人接物更有礼貌,不再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处理问题时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尽量合情合理。”如今,他还是所在小区的保安队长。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樊学治和妻子苏霞这些年一直夫唱妇随。樊学治在锰钢厂时,苏霞到锰钢厂厨房打工,后来两人又一起来到建筑工地。苏霞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罐车放料,将罐车中的泥沙浆放到泵车中,然后泵车自动运送到楼层给打楼板供给泥沙。楼层打顶时为了严丝合缝,往往要将整个楼顶封严才能停下来,这样罐车放料就不能中途暂停,苏霞曾连续48小时不睡觉坚持在岗位上。苏霞说:“其实中间可以换班的,但加班越多工资就越多,看到大家都在拼命干,自己也就坚持下来了。”现在樊学治当了保安,苏霞也到物业公司看管地下车库。她说:“管车库的工作太闲了,我一开始接受不了,过了半年才适应。”如今,他们的儿子也已成家,在西安一家餐馆当厨师,收入也不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生活还在继续,对樊学治一家来说,现在的生活并不是他们最终想要的。樊学治说:“保安的工作和建筑活相比工资太低,不划算。我俩打算趁现在还年轻,过两天到西安的建筑工地上看看,再好好干几年,等干不动了再说。”等攒够了钱,过两年给儿子开个小饭馆,这是他们一家人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