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座落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景山上的唐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唐朝第三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五个儿子,也是皇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的墓葬。

这座陵墓占地31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唐代陵墓当中保存的十分完好的一座,除了武则天的乾陵之外,是现存唐代墓葬中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的皇陵。

唐恭陵的墓主人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弘,根据史料的记载,李弘出生于公元652年长安城里面,到了公元655年,武则天被李治封为皇后,李弘也顺带敕封为代王。

公元656年正月,第一任太子李忠因故被唐高宗废掉,当时只有四岁的李弘被李治立为储君。

李弘十多岁就开始参与处理政事,他也曾经在唐高宗离开京城的时候,代替皇帝管理国家。史书说他是一个老实忠诚,仁慈孝顺,礼贤下士,博学多才的皇太子,深受唐高宗和臣子们的热爱。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然而好景不长,在公元675年,很有希望登上帝位的李弘在跟随李治和武则天到洛阳游玩时候,却突然死于非命,终年仅仅只有24岁。

对于太子李弘的死亡原因,历代的史书记载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他是染上了严重的疾病而死亡,有人说他是被武则天用毒药害死的,但是到底真相是什么呢?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李弘死后,唐高宗非常的悲痛,不但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而且颁布圣旨要以“天子之礼”举行隆重而盛大的仪式安葬他于偃师景山,这个墓区就是现在的唐朝恭陵。

根据《新唐书》记载,公元674年11月,当李治夫妇和太子一起来到了洛阳度假的时候,李弘就遵照皇帝的旨意娶了大将军裴居道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太子妃。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李弘一死,年轻貌美而又情深义重的太子妃从此就守寡了,一年之后就忧郁而死,到阴间追随她的夫君去了,九年之后被朝廷追谥为“哀皇后”安葬入恭陵里面。

因为她是作为“孝敬皇帝”妻子的身份入葬,因此她的墓室建设得非常的豪华壮美,陪葬品非常多,因而历年来都不断受到盗墓贼的凯觎。

不过由于唐高宗早就做好了防盗措施,把唐恭陵李弘的坟墓做成了一座高达20多米的流沙墓,一旦任何盗贼偷掘进墓中,马上就会被封土上的流沙尖石滚落下来活埋掉,因此唐恭陵在1000多年来都没有收到任何盗扰。

然而这一没有被盗的纪录在1998年的时候被打破了。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公元1998年除夕之夜,一伙贪婪成性的盗墓贼,趁着到处在放鞭炮庆祝新年的时候,以响亮鞭炮声为掩护,动用了十几根雷管把哀皇后的陵墓炸开了。这伙盗贼成功进入墓室之后,盗走了珍贵陪葬品60多件。这就是二十年前震惊中外的“2·15”唐恭陵文物被盗大案。

到了2月15日,唐恭陵文管所人员在进行例行的日常巡查时,吃惊地发现了哀皇后陵墓封土上深达八米的盗洞,他马上把情况汇报给文管所,文管所马上报了警,偃师市公安局接报后马上立案调查。

因为案情重大,“2·15”大案通过内部传送逐级上报,案卷很快就摆到了国务院总理的桌上,当时的总理立刻批示要求限期破案,严惩盗墓贼!

在收到上级的严命之后,偃师公安局民警不敢怠慢,马上成立了专案组,对这起特大的盗墓案件进行了全面而缜密的侦查。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经过办案民警们二个月不眠不休的日夜奋战,他们终于把盗墓团伙成员全部抓获,并且追回了一部分的文物。

这伙盗墓贼把文物盗出之后,马上进行销赃,把一半文物以低价卖到了北京、天津的文物贩子手上,而另一半比较珍贵的文物则被他们倒卖给了一位香港的翟姓文物商贩手中,这其中就包括一盏日后被权威专家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蓝釉灯。

这种蓝油灯非常的精美和珍贵罕见,据说该案的主犯张某在挖出这一件宝物之后,惊喜不已,立刻把它藏到怀里面去想把它独吞。

回去以后他还常常偷偷的把它拿出来,独自一个人欣赏把玩,可见这个人也是有点文物鉴定知识的。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随着盗墓分子的一一落网,他们供出了文物最终的销赃地点,专案组马上进行追缴,很快有24件的文物被他们从北京和天津的文物贩子手中追缴回来。

偃师市公安局的专案组也派人到远在香港的翟姓商人家中进行了接触,劝导他把盗墓分子倒卖给他的文物上交回祖国,然而此时这些文物都已经被他卖到国外去了。

专案组就给他宣讲国家的文物保护法律,劝他最好把文物都追回来,要不就要接受法律的严惩。

翟某自知自己罪大,所以派出人员四处活动,并且多次乘坐飞机到国外去,把已经卖出的30多件文物用高价再收购回来。经过他几个月的辛苦努力,终于把已经卖出了的37件珍贵文物全部追购回来,并且委托了第三方人士将被盗文物全部退回给国家,其中就包括了这一盏国宝蓝釉灯。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2·15”唐恭陵哀皇后墓文物被盗案破获后,专案组一共从海内外成功追讨回被盗的61件珍贵文物。

案件侦破后,偃师市公安局邀请了国家文物局的十多位专家前来进行现场文物鉴定,专家一看到这些精美的文物都纷纷惊呼起来:“真是大开眼界了!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最后经过专家的认真鉴定,他们一致认为那一盏蓝釉灯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文物,其他的则是属于国家二级文物。

这一盏蓝釉灯烛台,高33.6公分,以前只在史书的记载中出现过,大家从来没有见过实物,这一次从唐恭陵中出土,让人大开眼界,实在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文物。

蓝釉灯由灯盏、灯柱、灯座三大部分组成,最上端为灯盏,一只圆形小盘小巧玲珑。下端灯座厚实圆状,呈现出弧形,圈足外撇。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灯盏与灯座之间用一条长长的灯柱连接,显得非常的协调和完美。这盏油灯全部都用蓝色的舳料来上色烧制,灯座内壁无上釉色,显示出其白色本来胎质。

这件器物以精美罕见而被选为了哀皇后的随葬物品,之前应该是一件非常高级的宫廷用品。它的造型显得非常古典,上釉十分均匀,色调深运,气派高雅,是蓝釉器中的精品之作。

随后,偃师市文物局联合国家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哀皇后被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一共清理出文物189件,再加上被盗的61件,一共有250件出士文物。

一件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专案组千里追击追回倒卖海外千年国宝

其中包括有蓝釉、彩绘、红釉、鎏金、黄釉、三彩、绿釉、白釉等各种瓷器,每一件都造型精美、价值连城,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成为了学术界用来研究唐朝时期文化最直接的实物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