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8退市簡史:吉恩昆機連虧三年被摘牌,中弘之後金亞在路上

文| AI財經社 劉碎平

編|鹿鳴

A股2018退市簡史:吉恩昆機連虧三年被摘牌,中弘之後金亞在路上

“大家握在手裡的也不要氣壘,生活還要繼續。”“我買進了,是不是傻?”中弘股份股民交流群裡,有人因沒跑出去而心灰意冷,有人互相安慰,有人抄底買進。留下的25萬股民都在等待奇蹟的發生。

10月18日,是中弘股份“命懸一線”的截止日期。奇蹟沒有發生,中弘股份18日在短時間內,再收一個跌停板,當日報收0.74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有媒體報道,自2001年我國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場共有97家公司退市。這些退市企業的退市原因,或因被吸收合併、暫停上市後披露的首個年報業績虧損、業績連續三年虧損,以及涉嫌重大違法違規而被強制退市,但在A股史上,中弘或將成為首支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而面臨退市的上市股。目前,就等官宣了。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包括*ST吉恩、*ST昆機、烯碳退在內的三支股票已退市,而中弘股份、金亞科技、長生生物、*ST華澤等多支股票則已經走到了退市的懸崖邊上。

年內或有6家上市公司退市

2018年上半年,有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已確定5家公司退市,包括上交所的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吉恩)、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昆機),深交所的銀基烯碳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烯碳退)、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亞)、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百特)。如果算上中弘股份,年內或有6家企業將退市。

目前,*ST吉恩、*ST昆機、烯碳退三支股票已退市,*ST昆機、*ST吉恩,於7月11日期滿退市。*ST吉恩、*ST昆機都由於連續三年虧損,均在2017年被暫停上市,而在2017年度財報中持續虧損,且淨資產為負。其中*ST吉恩2017年虧損23.63億元,淨資產為-1.98億元;*ST昆機2017年虧損3.5億元,淨資產為-3822萬元。2018年5月15日,上交所上市委員會經審議後,一致表決同意*ST吉恩、*ST昆機股票終止上市。

*ST吉恩、*ST昆機之後,烯碳退因暫停上市後首個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審計報告,觸及了有關退市條件,深交所於5月28日對其股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2018年7月18日,烯碳退被摘

牌,成為2018年度深交所首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相比已經退市的,金亞科技、雅百特則因重大違法行為被交易所啟動了強制退市機制。退市與否,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A股2018退市簡史:吉恩昆機連虧三年被摘牌,中弘之後金亞在路上

6月25日深夜,金亞科技披露,公司因涉嫌欺詐發行罪等違法行為,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除此之外,金亞科技還被實施強制退市。公告披露,金亞科技在 IPO 申報材料中虛增 2008 年、2009 年 1 至 6 月營業收入,佔當期公開披露營業收入的 47.49%、68.97%;虛增 2008 年、2009 年 1 至 6 月利潤,分別佔當期公開披露利潤的 85.96%、109.33%。

7月4日,雅百特披露,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經查,雅百特於 2015 至 2016 年 9 月通過虛構海外工程項目、虛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等手段,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83億元,虛增利潤2.57億元。

若金亞科技退市,則將成為繼欣泰電氣之後因欺詐發行強制退市的第二股。雅百特則將成為中小板退市第一股。當前,金亞科技和雅百特都處於停牌階段,金亞科技股價已經跌進“仙股”行列,總市值僅剩2.65億元;雅百特股價停留在1.31元,總市值尚有9.7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金亞科技2016年、2017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若公司2018年度審計報告最終確定為虧損,則可能暫停上市。目前,二者均在等待深交所作出進一步安排。

7月中旬,長生生物子公司被曝出存在狂犬疫苗記錄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事情一經曝光,長生生物立即變成千夫所指的對象。儘管長生生物已經吃到了91億元鉅額罰單,有聲音仍然認為,長生生物或也因此將被推上強制退市的站臺。不過,交易所還未對此作進一步的安排。

A股2018退市簡史:吉恩昆機連虧三年被摘牌,中弘之後金亞在路上

退市或將常態化

A股退市第一股誕生於19年前。1999年7月,瓊民源A正式退市,成A股退市第一股。

退市前,瓊民源A曾是1996年中國股市的“大黑馬”,年內漲幅超過1000%。轉折發生在1997年,“大黑馬”逐漸現形為“大騙局”,經查,瓊民源A1996年年報5.71億元利潤中,有5.66億元為虛構的。在經受證監會警告、停牌整頓後,瓊民源A於1999年7月正式退市。

儘管瓊民源A開創了A股退市的先河,但A股市場一直以來都存在“上市難,退市更難”的調侃之聲。

據《股市荀策》今年8月報道,自2001年我國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場共有97家公司退市除此之外2001年以來,A股被實施*ST或ST公司數量為779家,而被撤銷*ST或ST公司數量達636家,撤銷/實施*ST或ST比例達到82%。這說明,超過80%的上市企業,在被實施退市及其他風險警示後,卻並沒有進一步被暫停或終止上市。

而在另一組數據中,A股與美股和港股的退市執行力度相比,也是最弱的。據《股市荀策》報道,2013年以來,美股年均退市公司達到近300家,港股為10餘家,而A股退市企業僅為個位數。據此計算,13-17年間美股退市率約為6.24%,港股約為0.59%,A股約為0.14%。而在美股退市公司中,大約一半是被強制退市,且退市企業和IPO企業數量相當。

調侃和實際退市數據背後,是A股退市制度的不完善。追溯起來,中國交易所的歷史並不長,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試營業,同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化卻要等要2001年2月23日,中國證監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的出臺。

此後,A股退市制度幾經完善。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發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創業板退市制度正式出臺。2012年6月28日,上交所,深交所公佈新退市制度方案。其中規定,連續三年淨資產為負,或者連續三年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元,或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股票面值的公司應終止上市。不過,直到此時的退市規則也多是考慮上市公司業績因素。

今年3月,證監會就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A股退市門檻將越來越多元化。

“在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監管層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做到了‘出現一家、退市一家’,這意味著退市常態化在今年拉開序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曾對媒體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