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後面其實還有半句,才知周瑜的氣量多大

看過三國的人一定都知道諸葛亮,這其中還有一個人,經常被和諸葛亮放在一起比較,這人就是周公瑾了。在小說和電視劇當中,都把他塑造成了一個小心眼,雖然有些才能,但是卻比不上孔明的形象,而且他總喜歡和孔明較量,輸的時候多贏的時候少,所以常被氣得不輕,最後還給氣死了。

“既生瑜,何生亮”,後面其實還有半句,才知周瑜的氣量多大


但是今天在本文中,要和各位說說歷史上真正的公瑾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是不是像很多人認為的肚量小,是不是常常嫉妒孔明,還耍手段要害他。

“既生瑜,何生亮”,後面其實還有半句,才知周瑜的氣量多大


周瑜,出生在世家大族,家世好,他們家族在江東名聲很大,地位也高。本人也很有才,文武皆備,從小就學習兵法,後來和孫策成了好友,跟著孫策打仗,為其出謀劃策。當年曹操帶著大軍要滅了江東的時候,他和主戰派的其他人一起說服了孫權與劉備聯手,共同對抗曹操。這一戰,打敗了曹操,他也成了大都督。

“既生瑜,何生亮”,後面其實還有半句,才知周瑜的氣量多大


史書上對他的評價都很高,有人說他“無人能繼”,有人說他是“萬人之英”。他在見到諸葛亮之後,很是欣賞對方的才華,所以還好幾次勸說對方留在江東,他本人有才有貌,還有名有權,所以完全不用嫉妒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後面的這句俗語,就完全可以說明公瑾是個大氣的人:君未歸,孤何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