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可以說明

對於周瑜這個人,那真是褒貶不一,和機智如妖的孔明一般,都是東漢末年的傑出軍事人才。只不過政治立場並不相同!他們一個輔佐孫權,另一個輔助劉備。兩人聯手,就連曹操都不是對手,之所以能贏,其實這主要還是周瑜的功勞,但是在很多歷史小說中,卻將周瑜的功勞抹殺,將他刻畫成一個剛愎自用,氣量狹小的人,然而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常常在電視劇中,總把周瑜,刻畫得不那麼客觀,顯得他處處都比諸葛亮略遜一籌。其實小說中所說的周瑜,都是虛構人物,而非真實歷史上的那個周瑜,事實上他可沒那麼心胸狹窄。

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周瑜,出生在江東的一個書香門第,可以說是江東人人都知道的世家大族。他從小就接受著最良好的教育,無論是兵書還是政治,他都十分精通,他這個人的性格也非常好,要不然也不可能和江東小霸王孫策結為朋友。再後來,和孫策一起聯手逐鹿中原時,孫策對他也十分信任,可以說是孫策的左膀右臂。

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當時的曹操滅了袁紹,收編了袁紹的殘餘部隊。無論是兵力,還是出謀劃策的人才,曹操陣營那都是郎朗一層。各路諸侯根本就不是對手。因此曹操把他的目標瞅準了身在江東的孫權,那個時刻,如果不是周瑜的聯劉抗曹的主戰派主張,孫權一旦猶豫,有可能就真的投降了曹操,歷史有可能又是另外一番局面。經此一役,他也名聲大噪,成為了大都督。

周瑜的氣量很大,“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後面還有半句


雖然在很多歷史小說家中,對於周瑜的刻畫都非常的狹隘,有失中肯,但是,歷史是真實的,再怎麼非議也抹殺不了他的豐功偉績。當時的三國很多出了名的人物對周瑜的評價都非常高,有的人認為他無人能繼,也有人說他是萬世之英。而他自己在見識到諸葛亮的才華後,也是心裡面非常佩服,一而再再而三的懇求諸葛亮能夠輔佐孫權,但是諸葛亮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他不可能輕易因為你的幾句話,就背棄舊主,所以對於周瑜來說得不到的人才自然是殺掉最好,所以他才會處處設下針對孔明的殺局,說真的,即使是諸葛亮到了江東,也影響不了周瑜在江東的地位,因為周瑜他本人就具備絕世才華,又長相英俊,而且他們家族本身就是江東的豪門望族,他完全不用擔心孔明會取而代之。人們常常記得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但是,歷史小說家肯定沒有告訴你,其實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君未歸,孤何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