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爲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提起來劉表大家估計並不陌生,他和曹操劉備袁紹等人都是一方諸侯,不僅佔據著全天下最富庶的荊州地區,而且擁有十萬餘精兵強將,可以說是實力雄厚威震天下,很多人覬覦荊州這塊地方但是都不敢與其交戰。然而這樣一位霸主卻沒有在亂世之中稱雄的心思,只是固守一方偏安一隅,雖然將所轄區域治理得非常不錯,但是卻沒有開疆拓土的功勳,因此常常被人所輕視。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曹操和劉備討論天下英雄的時候,談及劉表只說他是一個座談客耳,實在不是一個能夠成就大業之主。事實上劉表真的只是一個庸弱之人嗎?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劉表的生平事蹟,他是漢景帝的後人,是根正苗紅的漢室之後,相比較自稱為中山靖王后人的劉備來說,劉表的身份更加正統。在東漢末年這個世家門閥制度盛行的年代,有一個好的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劉表在地位和身份上就很沾光。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董卓當年入京之後雖說是禍亂宮闈,將朝堂搞得烏煙瘴氣,但是國家的政務還是要正常處理的。當時的荊州刺史被流寇刺殺,一州之地不可一日無主,同時為了拉攏人心,董卓就決定派遣一個漢室宗親前往荊州上任,於是就選中了劉表。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劉表雖然被封為荊州刺史,但是面對的局勢卻非常嚴峻。首先就是各路諸侯對他的威脅,尤其是袁紹等人,這些人為了阻止劉表上任,就在他前去的道路上派兵攔截,然而劉表並沒有被嚇到,而是單人單騎趁著夜色偷偷潛入荊州赴職。然而這才是劉表人生路上的第一道坎。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劉表到荊州後傻眼了,由於常年戰亂加上天災不斷,荊州的局勢非常混亂,不僅世家門閥林立,而且還有大大小小諸多勢力割據,盜賊橫行流寇叢生,劉表雖然名義上是荊州刺史,但是手中既沒有兵馬也沒有錢糧,面對這種局面實在是無可奈何。這個時候就劉表就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本領,他在仔細分析了荊州的局勢之後很快的就做出了戰略規劃。劉表先是爭取到荊州最大的兩個家族蔡氏和蒯氏的支持,然後藉助他們的力量收編了附近較大的割據勢力,之後那些剩餘的盜賊流寇也就望風而降,四散逃命了。由此劉表逐漸開始掌控住荊州的局面,成為了荊州真正的主人。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劉表在佔據荊州之後沒有仰仗武力,而是靠著自己的威望以及個人魅力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投靠。在這些人的建議下劉表施行仁政,勵精圖治,將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此地交通又很便利,所以就變得越加繁榮起來。劉表不僅穩固住了荊州的局面,而且通過聯姻的方式將當地的世家大族和自己捆綁在一起,使得他們完全歸順自己,形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大勢力集團。在這種情況下,坐擁荊襄的劉表威勢更盛,其它地區的諸侯即使眼紅荊州此地也不敢派兵前來攻伐。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劉表靠著蔡氏蒯氏等大家族才能夠得以崛起,但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掣肘。由於劉表本來就是單槍匹馬來到荊州的,沒有任何班底,這些士家大族又都以家族的利益為主,劉表在很多事情上面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的。另外雖然劉表麾下有很多有識之士前來投靠,但是這些也都是荊襄士人集團,他們往往關係都很親密,抱成一團,劉表在很多事情上也要考慮這些人的意見。由此看來,劉表雖是荊州之主,但是沒有能夠完全信任的班底,還受到外部環境的壓迫,他面對的局勢實在不容樂觀。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其次就是劉表本人的性格問題,他是一個非常仁德並且與世無爭的諸侯,沒有雷厲風行的魄力,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面顯得優柔寡斷。比如最重要的立嗣問題上,他一方面想要讓自己的長子劉琦繼承大業,一方面又不想得罪手握重權的蔡氏家族,在這種事情上猶豫不決導致了後來禍患的發生。此外還有對待劉備的問題上,劉表雖然對他態度很好但是其實還是非常防備的,尤其是在劉備醉酒之後說出的一番雄心壯志更是讓劉表猜疑,然而劉表在對待劉備的事情上面仍然沒有決斷,只是將他安置到遠離荊州中心的區域,也為後來埋下了一個隱患。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劉表雖然坐擁荊襄,雄視天下,然而卻沒有成就大事的魄力,最終也只能偏安一隅,更悲劇的是他一死諾大的家業就落於他人之手。有人評價劉表的實力其實並不在曹操之下,兩人的性格卻是截然不同,劉表可以說是亂世中的能臣,卻不適合稱王爭霸。

劉表坐擁荊襄九郡,實力不在曹操之下,為何卻總是被人輕視

你對三國時期一大諸侯劉表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