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紅軍赤衛隊軍旗背後的故事

一面紅軍赤衛隊軍旗背後的故事

一面旗幟殷紅如血,旗面上大小不一的洞洞幾十個,正中間是五角星加倒立方向的黑色“鐮刀斧頭”圖案。旗杆的白布條上豎寫“紅軍第四軍汀漳龍聯合赤衛隊大隊部”黑色大字,交代了這是一面的紅軍軍旗及歷史出處。在華安縣檔案館,記者見到珍藏在該館的這面珍貴的旗幟和印章,並聽他們講述旗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這面軍旗只是高仿品,原件現珍藏在北京的中國革命博物館。”華安縣檔案館工作人員講述說,可它背後承載的故事沒有一丁點折扣,一樣見證了華安是中央蘇區擴展時期的組成部分,一樣見證了老紅軍鄒天水為了重新回到黨的懷抱,47年的孜孜以求。至於倒立方向的鐮刀斧頭,他們推測預計是當時將旗杆的白布條上縫錯邊的緣故。

原件的“紅軍第四軍汀漳龍聯合赤衛隊大隊部”軍旗,是由鄒天寶、鄒天水兩人保存,並於1950年至1957年間主動獻給國家。據華安縣老促會的李世長在《華安縣平東村老紅軍鄒天水恢復黨籍紀實》一文所述:鄒天水於1930年初在龍巖參加工農紅軍,不久轉入紅四軍第四縱隊,由於表現好,經他人介紹入了黨。1933年間,鄒天水任紅軍汀漳龍聯合赤衛隊大隊部負責人時,在坎市戰鬥中負傷。另據《福建省革命遺址通覽》相關內容記載:1936年6月,為配合閩西遊擊戰爭,鄒天寶、鄒天水從閩西回華安,帶回了“紅軍第四軍汀漳龍聯合赤衛隊大隊部”軍旗和印章,以及其他零星物品,分別藏於平東村的兩處洞中。1937年間,鄒天水率領一百多名赤衛團員伏擊高安偽區長鄒月丹所帶部屬,當場打死鄒月丹等9人。

解放後的40多年裡,由於歷史原因,造成鄒天水一直脫黨。儘管1985年,組織上已確認他為紅軍戰士,落實了生活待遇。他還是念念不忘自己是個共產黨員,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且雙目失明,總是倔犟地對兒子說:“我是黨員,沒有恢復我的黨籍我死不瞑目。”為此,一家三代為了老人的心願,四處奔波,數百次向黨組織反映申訴。終於在1997年元月16日,鄒天水失明的雙眼含著激動的淚水,用顫抖的雙手補交上500元黨費,一位老紅軍幾十年忠貞不渝的追求終於如願以償。

沒想到,這一過程還推開了一項連著千家萬戶的“夜談”制度。

據《人民日報》2000年4月15日第二版的漳州市“組織部長夜談”紀實報道中記載:“組織部長夜談”的由來,得從1996年說起。當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繩華上任不久,遇到一件事:華安縣平東村90多歲的老紅軍鄒天水在紅軍時期入了黨,後因回鄉組織赤衛團與組織失去了聯繫……1996年,鄒天水的兒子先後三次到市委組織部找部長,都因部長公務外出沒找到,只好留下三封信悵然離去。張繩華獲悉此事後,親自去華安縣查閱有關檔案資料,走訪了鄒天水父子,經過縝密核實,在省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終於恢復了鄒天水的黨籍。這件事對張繩華和部裡的同志觸動很大。張繩華說:“群眾找我們真不容易,應當修一座‘連心橋’,給他們一輛‘直通車’!”於是,部務會作出決定,於1996年12月建立“組織部長夜談”制度,每月15日下午4時至晚上11時為接待幹部群眾來訪聽百姓說事的時間。

2013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下發《關於原中央蘇區縣範圍認定有關情況》,正式認定華安為原中央蘇區縣。可是,根據中央蘇區縣申報程序中的材料這一塊,要求要有相關革命歷史文物。由於華安置縣時間較短,華安蘇區的有關歷史資料相對欠缺,其中的實物就是“紅軍第四軍汀漳龍聯合赤衛隊大隊部”旗幟和印章。在闖關中,它們再次為華安出了一份力。

(源自《閩南日報》“漳州檔案”專欄,記者 羅培新 通訊員 李金獅 林長宏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