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粉丝养成之路 土味美食文化为什么这么火?

百万粉丝养成之路 土味美食文化为什么这么火?

没有精致的布景和打光,没有复杂的剪辑和配乐,烹饪的地点在山中河边,在荒野林间,在农家院里,简单的手法,朴素的味道,真实的讲述……它们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回忆童年、回归淳朴。最近,一种被称为“土味美食视频”的网络新宠冲击着整个美食圈,一些作者从几百几千个粉丝短时间内暴涨成为几百万粉丝的大V,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土味文化为什么这么火?看似简单的土味美食视频,其背后的土味文化却并不简单。10月12日,在今日头条“V计划沙龙美食专场”活动中,几位著名的美食自媒体人探讨了土味美食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流量飙升背后的百万粉丝养成之路。“一大口美食榜”创始人,美食专栏作家小宽一席话震惊四座,他认为“土味文化从头到尾都贯穿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还真是个新鲜的观点,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百万粉丝养成之路 土味美食文化为什么这么火?

V计划沙龙美食专场

小宽是何方神圣?吃客、胖子、写诗、贪杯,混迹于吃喝江湖,百无禁忌,自得其乐。他曾是新京报美食记者,现如今是京城著名的美食家,也是美食专栏作家,拥有温暖的文笔和精辟的见解。

百万粉丝养成之路 土味美食文化为什么这么火?

小宽

小宽以一个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分析,土味美食的崛起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因为互联网的崛起,使精英文化下沉到现在的大众文化。“在精英文化来掌握媒体的情况下,精英文化占据了话语权的地位,当互联网崛起,特别是今日头条这种平台的崛起给更广阔的群体赋予了一种发言的权利。发言本身是一种权利,当每个人都被赋权之后他自己自身的力量就开始蓬勃发展,这是土味美食的一个土壤。”

正是有了这个土壤,才涌现出一大批出身草根的作者,在简陋的环境中,凭着自己的兴趣做这些事。小宽说:“土味文化从头到尾都贯穿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土味文化盛行是对城市小资审美的反抗,我们看到一些追求小资情调的美食视频都要有一只猫,都要很日式唯美,加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字幕配一些爵士的音乐。“而土味视频的作者们从来不需要那些,他们制作更实用的美食。”

百万粉丝养成之路 土味美食文化为什么这么火?

接地气是土味美食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小宽提到:“其实我在北京、上海、深圳甚至东京、法国,全是去的高大上的地方,我们平时接触的食材厨师也都是所谓的最顶端的厨师,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难真正触摸中国最滚烫的大地,但是通过这些视频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触摸到中国最滚烫最原生的大地。”

今日头条的“土味大数据”显示,2018年头条美食内容的总阅读数为9.6亿次,值得注意的是,美食领域用户兴趣关键词的维度中,农村、小伙和火山位居前三名,同时家庭关系类关键词排名靠前,从中可以发现用户的兴趣在向更接地气、更实在的方向转移。这也揭示了土味美食视频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小宽认为,土味美食视频的爆红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我觉得还是毛主席的那句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小宽认为,未来的餐饮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中国餐饮从业人有几千万,一年的盘子有4万亿,在如此庞大的一个盘子里面可以生长出非常多的想法。“可以有土味的,可以有洋味的,可以有高端的,可以有接地气的,每一条路都能走得很好。”

是否大家都要去一窝蜂去做土味美食视频呢?其实在很多领域都存在跟风的情况,小宽认为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别人的那路我也想踏着试试。“在不同的河里游泳有不同的自己适应的赛道,只要在自己适应的赛道往前走一定会有比较不错的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