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太爲啥會在法庭上哭泣?

九旬老太为啥会在法庭上哭泣?

1

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中,死亡的禁忌色彩很濃,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願去談論。因此,與死亡相關的遺產問題,也極少進入公共的視野。

我國法律對遺產繼承的規則,有十分清晰的界定,這套建立在契約、法治等現代社會精神基礎之上的繼承規則,與傳統的文化理念、世俗觀念之間,存在許多具體的差別。於是,衝突不可避免。

對於具體的家庭、具體的個人而言,一旦發生遺產繼承爭議,對於親情倫理的衝擊,幾乎是毀滅性。

一些原本和睦的家庭,為了遺產大動干戈,原本脆弱的宗族聯繫土崩瓦解,原本一家的親近之人從此反目成仇,除了物質上的爭議,遺產糾紛給當事者造成的精神傷痕更加深刻,更加難以消彌。

事實上,進入基層法院司法程序的遺產糾紛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罕見,原因之一在於世俗的觀念,現在仍然具有很強的規制作用,許多爭端通過家庭、家族的內部協調,就可以得到有效解決。

但也有例外。

九旬老太为啥会在法庭上哭泣?

2

老太今年92歲,老伴剛去世,他們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伴還在世的時候,老二先去世了,留下一個孫子。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為了生活方便,老兩口常年住在老大家裡。其他的幾個兒子每逢節假日,都會來看望二老,生活過的還算舒心。

老伴是位教師,早已退休,有一份穩定的退休金,漸漸也攢了些養老錢,有時還會貼補老大家的開支。

老頭子在世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段,不要拖累子女晚輩。他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但反倒是幾個兒子,相互之間吵了起來,因為老頭子去世後留下的那點遺產。

3

矛盾的雙方分別是老大與他的兄弟和老二的兒子,後者按照他們認為老頭子留下的遺產,老大應該給老太6萬元,給其餘三家每人1.8萬餘元,另外老頭子生前單位的撫卹金4萬元也應按繼承分了。

法庭上,老大聲稱老頭子沒有留下這些遺產,憑什麼自己要拿出這麼多錢?老頭子的錢也給過其他兒子,也要拿出來分。至於撫卹金,他認為因為喪葬都是自己辦理的,應優先考慮補償給他。

老大的話,讓其他兄弟更加憤憤不平,他們說:父親生前和母親住在他家,貼補家用就算了,連家裡的水電費、買菜的錢,甚至是孩子上學的錢都是由老人給的。

法庭上,兄弟間的矛盾徹底爆發,一筆筆陳年舊賬都翻了出來,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只是,92歲的老太坐在角落裡,一言不發,她看著自己兒子們,竟然為了一點點的遺產,反目成仇,還鬧到了法庭,再想到去世的老伴,心頓時寒了。

老太只能默默的抹了抹眼角的淚水,只是法庭上的一群兒孫,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九旬老太为啥会在法庭上哭泣?

3

老太的眼淚,令法官特別心痛,他立即制止了法庭上的爭吵。糾紛進了法院,當然要按照法定的繼承規則辦。先要查清老頭子到底留了多少遺產?

經過法庭調查確認:老頭子有1萬元的存款,扣除已使用6800元,還剩3200元在老大處。

退休金的銀行卡內,還剩50元。

另外,老太名下還有49000元的存款,存單在老大處,這49000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老頭子的遺產份額應為24500元。

所以,遺產總數額為27750元。

4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後,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沒有遺囑,按照法定繼承辦理。老頭子未留有任何遺囑,因此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此外,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為繼承。因此,老二的兒子可以繼承他父親的遺產份額。

同一順位繼承人繼承遺產的額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根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因此,老太、老大、老二的兒子、老三、老四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各繼承5550元。

關於撫卹金,法庭認為撫卹金的補助對象是依靠死者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和其他親屬。所以,撫卹金不屬於遺產性質,享受撫卹金的人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死者的配偶或者直系親屬;二是依靠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人,而本案中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僅有老太,法庭據此確認撫卹金歸老太所有。

九旬老太为啥会在法庭上哭泣?

5

老頭子生前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們為了遺產,兩次鬧到法庭,雖然最後通過法律確定了遺產繼承份額,但兄弟間破裂的情誼又要怎麼修補?

為了避免類似的糾紛出現,法官認為訂立生前訂立遺囑是個可靠的選項。

當公民在心智健康、家庭及收入穩定的情況下,可以訂立一份遺囑,最初的遺囑可以是原則性安排,為將來的分配甚至是判決提供依據。

譬如,遺囑中寫明將銀行存款全部歸兒子,雖然銀行存款數額不具體,但仍是一種繼承參考。

此外,我國繼承法規定了遺囑繼承的其他形式。公證遺囑由公證機關通過相關程序辦理,規範性和法律效力較高。

在一些涉及自書遺囑的繼承案件中,當事人的爭議焦點往往集中於遺囑的真實性,而遺囑訂立人的離世卻又給筆跡鑑定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代書、錄音、口頭遺囑,均要求在訂立時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係的見證人在場見證。所以,公民在訂立遺囑時,應當儘量選擇公證遺囑的形式,以免在遺囑確認時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推薦圖文(點擊閱讀)

九旬老太为啥会在法庭上哭泣?

素材提供:界首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