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员工悔恨无法买自家股票;腾讯音乐一年赚几十亿!

海底捞员工悔恨无法买自家股票;腾讯音乐一年赚几十亿!

新股消息

海底捞(06862)敲钟现场:员工感叹没能买自家股票可惜了

9月26日,海底捞(06862)总裁张勇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钟声。众多高层携带员工一起在台下见证了敲钟上市仪式,穿着海底捞厨师服的员工看着海底捞冲高10%,一起欢呼,看着股价上涨感叹,没有港股账户,不能买可惜了。

最终海底捞在经历盘中一度破发的险象之后,收涨0.11%。

华兴资本(01911)一手中签率100% 最终定价31.8港元

9月26日,新经济金融服务机构华兴资本(01911)配售结束。配售招股价区间为31.8-34.8港元,最终定价31.8港元,每手3180港元。

其中,公开配售申购人数4775,一手中签率100%。

国际配售中签总人数117,适度超额认购。

赣锋锂业赴港IPO拟发售2亿股,筹集6.76亿美元

赣锋锂业拟在香港发售2.002亿股股份,并寻求通过香港IPO筹集6.76亿美元,每股发行价定在16.5-26.5港元。

赣锋锂业成立于2000年,于2010年在A股上市,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第一的金属锂生产商。

美的置业IPO筹资4.93亿美元,招股价区间为17至21.5港元

美的置业拟发行1.8亿股股票,IPO筹资4.93亿美元,港股IPO招股区间为17至21.5港元。

此前消息称,美的置业已通过在港上市聆讯,预计本周公开招股,10月中上市。集资4亿至5亿美元,法巴、中信、里昂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 2015-2017年,美的置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3.13亿元、119.92亿元、177.1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6%。

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在同步上涨,公司三年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84亿元、9.93亿元、18.9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2%。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7.6%。

腾讯音乐业绩曝光:预计今年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逾90%

市场观望贸易征税问题,投资意欲低沉,但是拟于下周三招股的海底捞国际,却有1000万元孖展预订。分析指出,由此可见市场还是比较认可海底捞这家公司。

正在上市进程中的腾讯音乐业绩首度曝光:2016年和2017年,腾讯音乐营收分别为50亿元和94亿元,净利润为6亿元和19亿元;预计2018年收入为180亿元,同比增长91.5%,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增长94.7%。

对此,腾讯音乐方面表示以官方信息为准。

新股孖展统计

新昌创展(01781)正在招股中,截至9月26日,辉立、耀才、信诚共计为其借出0.312亿孖展金,超购近1倍;为浦林成山(01809)借出0.0171亿孖展金,未足额。

特别报道

谁来圆一下小牛电动(NIU.US)的美国梦?

继中国版的“特斯拉”智能电动汽车,蔚来汽车登陆美股之后,智能电动摩托车小牛电动(NIU.US)也向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根据小牛电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股票代码“NIU”,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募集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生产设施,进行研发、渠道网络扩张投入,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同样为代步工具,以智能化自居,一个四轮,一个两轮,但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

作为两轮的小牛电动受到的关注度会比蔚来汽车小很多,两轮的目标市场要小,且存在政策上的风险,比如较大风险事故概率以及交通问题,在各省“禁摩”背景下,行业市场并不乐观。

2017年国内大约有7亿辆两轮交通工具,人均保有量0.5辆,相对于四轮的汽车来说饱和度较高,且据CIC统计,2017年国内两轮车的市场容量为2700万台,市场规模8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600亿元,这可以说是一个增长空间受限且规模很小的行业。

小牛电动是制造和销售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高性能智能电动两轮摩托车,2014年起家,目前生产销售包括三个系列车型,分别是N,M和U。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共销售12.5万辆电动摩托车,同比增长了83.01%,其中N系列电动摩托车销售5.29万辆,占总销售量的42.3%。

N系列电动摩托车为该公司的核心品牌车,根据该公司官网,该车型售价分为都市版、动力版和城市版,价格较低的为都市版,为5699元,作为电动摩托车的消费者而言,此价位仍显贵,同行业雅迪电动的电动摩托品牌售价在3000多元左右。

实际上,电动摩托车主要用途为短途距离使用,比如送外卖、市场买菜等,大众使用价值较低,消费者自然对价格敏感性较大,根据ZDC的调查,愿意选择购买4000元及以上车型的用户占比仅为13.35%。

即便是小众市场,小牛电动的扩张步伐仍迈得很大。2016年,小牛电动在中国有专营店19家,但到了2018年上半年就达到571家,一年半的时间专营店增长了29倍。2018年上半年较2017年增加店面131家,2017年同期较2016年增加223家,扩张速度虽然仍较为激进,但速度放缓了不少,该公司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

小牛电动虽是2014年成立,成立不足四年的时间就已经是行业龙头,2017年,按销量该公司占有的行业份额达到26%,按销售价值行业份额占39.5%,而排名第二的对手分别只有6.7%和7.0%。一个行业,无论规模多小,能赚钱的就会有人参与,当少人参与的时候,已进入者是否考虑到前景问题?

从财务上,2018年上半年小牛电动收入为5.57亿元,同比增长95.4%,成本为4.77亿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14.4%,同比增加了6.8个百分点。实际上,小牛电动的资本利用率并不高,上文谈到店面扩张,上半年店面是去年同期的2.36倍,而收入仅为1.95倍。

毛利率虽有增长,但由于该公司激进的扩张,导致庞大的费用开支,上半年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分别为0.7亿元和2.33亿元,同比增长95.3%和530%,其中单管理费用就占了收入的41.8%,增加了28.8个百分点。一个管理费用率就把毛利率给吞噬了,想要达到盈亏平衡有点难度。

该公司的亏损并没有缩窄的迹象,2016年运营亏损为2.26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为2.8亿元(去年同期0.7亿元),2016年税前亏损2.33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为3.149亿元(去年同期为0.97亿元)。

如果成长跟不上扩张速度,而盈利却没有得到改善,是否考虑到存在盲目扩张的问题,或者需要调整扩张路线呢?

由于一直亏损,扩张资金无法通过经营利润补充,只能通过外部供应,导致公司的负债规模较大。上半年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7.8%,其中账上现金1.57亿元,而短期贷款有1.78亿元,长短期均有一定的债务压力。由于一直亏损状态,借款的难度势必会更加,上市募集无疑是最佳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综上看来,小牛电动的估值预计不会很高,首先在行业前景上就已经打了折扣,加上这几年扩张的规模和要素成长存在落差,经营效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债务率高,募集的部分资金也要去偿还这部分债务,如果看不到经营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未来得不到经营利润的补给,投资者很难给到很高的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