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山本五十六为何要愚蠢的偷袭珍珠港?

用户5547795027


我不知道谁告诉那么多答主山本反对偷袭珍珠港的,山本反对对美开战不假,但是在必须对美开战的大前提下,山本是日本海军顶层中唯一坚决坚持珍珠港作战计划的,甚至为了让珍珠港作战计划得到通过,山本不惜以辞职相威胁。这叫山本反对偷袭珍珠港?

正是山本五十六的坚持,才有了珍珠港作战计划的通过

偷袭珍珠港的传奇性成功很大程度上让很多人忽略了日本对美英荷开战的根本目的是南洋攻略作战,而偷袭珍珠港实际上是一个辅助性的行动,意在解除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军南进的侧翼威胁。实际上,当时应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威胁,日本海军大致有三种思路,一个主流的,拿下菲律宾关岛等地,之后转入防御准备实施渐减作战,这也是日本海军长期准备的战略,还有一个是以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为代表的,打英荷不碰美国,甚至连菲律宾都绕过不动的战略,其用意在于美国孤立主义盛行,罗斯福未必能推动美国人去为英荷殖民地打仗——这个看法有其道理,也能给罗斯福带来很大困扰,但是过于消极和机会主义,再就是山本偷袭珍珠港,彻底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山本所谓能胜半年到一年,能打一年半也是基于成功偷袭珍珠港。

永野修身曾提出打英荷不打美国的构思

以当时的认知水平来说,偷袭珍珠港算不上多愚蠢,只不过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珍珠港损失的那批老式战列舰如果以开展就按计划驰援菲律宾南洋的话,搞不好损失会比珍珠港更加惨重,如果再考虑到日本如果不主动攻击美军而美国参战的话,罗斯福需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可能会非常惨重,从这个政治角度来说,偷袭珍珠港又显得有些蠢——不过山本也没指望打赢战争,所以自然就紧着怎么顺手怎么来了呗。


DDG的老船坞


偷袭珍珠港行动本身是很成功的,达到了战术目标。失败的是日本高估了自身的军事战略极限和低估了美国人的反应。

在诺门坎日军被苏联打败之前,日本军方有两种战略,南下和北进。苏联取得了胜利之后,北进战略受阻,南下呼声占据主流。

而且,日本同德国法西斯签订轴心国协议并有一系列互通之后,南下已经是不得不的决策了。南下侵略东南亚,南亚以及陈兵太平洋,表面上看是日本自不量力,实际上在当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因为只要南下,就会触及美国,英国乃至法国的利益,当时,英法被德国掣肘,已经不构成威胁,面临与美国的争夺已经势在必行。

日本不傻,美国也不笨。

实际上,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国会也一直在争论,到底参与不参与东亚的战争,并非是被打就坚决参战的姿态。罗斯福通过舆论分析加上局势判定,最终宣战。日本国内也并非不知道,以日军的实力,不可能碾压美军,甚至输掉战争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日本决策层也在博弈,分析形势,最终打算偷袭珍珠港,企图让美国势力退出东亚,以完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而且,美国这个国家利益为先,根据以往的处理模式,珍珠港纵然受挫,不会为了一时之快全面开战,而是考虑成本,这是日方外交层面对美国作出的行为分析和研判。

以现在的观点看来,日本这样的判断很幼稚,当时却是有道理的。并且,山本五十六只是执行者,没有太多话语权,实施和服从的是日军的决策,他愚蠢与否其实并不重要。这其实也说明了,战局是瞬间变化的,战争成败也不是注定的。日本赌了一把,赌输了,改变了东亚的格局,这个历史影响持续到了当下。

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如果仅仅用现代的观点加以评判,而不能考虑到当时的情境和逻辑,结论不敢说全错,至少也是不全面的。


秦右史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极为出色的统帅,其海军航空兵的思想也比较先进,虽然也是“大炮巨舰主义”,在二战初期,山本五十六带着日本海军所向披靡,屡屡重创美国海军,然而在中途岛海战中意外战死,对日本太平洋战争的局势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可以说,山本五十六不死,美军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是山本五十六愚蠢要发动偷袭珍珠港,是日本军部最终达成了要偷袭珍珠港的决策,而山本五十六虽然在日本军界位高权重,却也只是该次计划的执行者,就偷袭珍珠港这次军事行动来说,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

资源的短缺迫使日本必须投入新的战争中掠夺资源

从根本上来说,在侵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必须掠夺更多的资源才能维持战争的持续发展,但是以当时日本的处境来说,持续深入中国内陆作战发挥不出日军的海军优势,重火力方面也不充分,因此可能让日本陆军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中国内地资源也并不充分,不像东北已经经营多年,完全是拿来主义。

日本希望通过北上供给苏联和南下进攻东南亚来获取战争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在前不久的日苏诺门坎战役中,日军见识了苏军的强大,而北方的障碍不仅要面对强大的苏联,还是无法发挥海军的作用,思来想去,日本还是决定入侵东南亚。

不仅能够掠夺资源,还能发挥闲置海军的优势,并且如果切断中国从东南亚和世界的联系,日本认为重庆的国民政府也会投降。

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和物资禁运使日本狗急跳墙

但是东南亚是英法的地盘,日本一旦入侵东南亚势必要和西方列强进行开战,正在这个时候,美国采取了制裁日本的措施,先是冻结了美日贸易,并且事实物资禁运,尤其是石油的禁运对日本这个战争机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日本当时的处境很艰难,只有两个选择,停止扩张当美国的小弟,继续扩张,放手一搏,到1941年秋东条英机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决定南下对英美荷开战。

在日本人看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此时也正是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无暇东顾,减轻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压力,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入侵东南亚的战争中。

偷袭珍珠港是一次极大的博弈,日本是在赌美国会妥协

当然以日本的实力并不足以和美国全面开战,针对这点像山本五十六这样的高级将领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但是日本就是好战,在甲午战争中敢挑战清朝,在日俄战争中敢挑战俄国,过往的战争让日本人更加详细,即使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但是凭借意志还是能够拼一把。

因此,日本是预想美国要对其发动战争,便事先对人发动战争,虽然现在看日本挑战美国很幼稚,但是从战略思想上来说,一点没毛病,战争永远都是先下手为强。

偷袭珍珠港就是日本的一次军事博弈,通过偷袭珍珠港,迫使美国和日本达成妥协,将美国在太平洋及东南亚的权益划分给日本,对于日本来说,这还真就是一次,大点干,早点散的军事行动。


史论纵横



二战时,日本如果不偷袭珍珠港,才是愚蠢的。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才是最明智。

二战之初,美国大发战争财。向日本出口石油、橡胶、钢铁等物资。

1940年9月,日本胁迫法国签订军事协定,法国贝当政府同意日军进入红河以北地区,并将河内、海防、金兰湾让给日本。

东南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日本蚕食越南,已经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的安全。美国开始制裁日本,冻结日本资产,停止向日本出口物资。

日本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国家,以当时的物资储备,只能保证半年的军事需求。

此时,日本只有入侵美国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以获得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

日本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中国战场。没有能力抽调主力与美国决战。怎么办?

日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能够重创美军,轻松占领整个东南亚。就是不在东南亚与美军决战,而是先发制人。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部——珍珠港。把美国海军或者全歼,或者彻底打残。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日本海军成为全世界的NO—1。被打残的美国海军完全没有能力与日本较量。日本轻松占领整个东南亚。

在日本与美国开战前,日本有三个选择:

一是日本无动于衷,不得罪美国。半年后,物资全部耗尽。日本宣布投降。

二是日本强攻菲律宾。日本与美国决战。美日两军皆全军覆没。但菲律宾依然在美国手中。然后美国强攻日本,中国军队也全线反击。1942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被彻底打残,日本轻松占领菲律宾及整个东南亚。日本海军成为世界第一。

显然,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使日本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战果。这无疑是日本唯一的最佳选择。


杨朱学派


山本五十六不是偷袭珍珠港的决策者,只是偷袭珍珠港的执行者。



二战前,山本五十六作为日本驻美武官,在美国生活多年,深知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因此,山本是曰本为数不多的清醒者,极力反对与美国开战。反对与美开战并不是他爱好和平,而是深知一旦两线作战,日本必输无疑。


但是,作为一名深受军国主义荼毒的日本军人,山本把服从视为第一天职。当日本当局作出与美开战的决定后,山本立即执行。他的想法是:战争一开始,就集中兵力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把所有航母炸沉。按照美国航母生产周期,至少为日本赢得两年左右机遇期,为日本侵略中国和东南亚赢得时间。待美国海军实力恢复后,他认为日本己经独霸东亚,中国境内抗日势力己被消灭,这时再想办法与美国媾和,从而达到日本战略目标。






山本的想法很好,但过低估计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决心,致使身败名裂!天佑中华,中国万岁!


金戈铁马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领导的偷袭珍珠港很愚蠢吗?

日本除了偷袭珍珠港,尽可能的削弱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增大日本相对优势,为日本争夺出更多的生存空间,日本还能怎么办?



二偷袭珍珠港是日本赌徒心理的典型表现,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是先下手为强的偷袭行为。

两场战争的胜利,让日本觉得战略冒险行为是非常值得的。

既然是偷袭,那么日本有什么理由?不去偷袭珍珠港呢?

难不成日本偷袭的中途岛,偷袭的马里亚纳之类的?这些岛屿的战略价值绑到一块儿,比得过一个太平洋舰队吗?

无非就是日本的偷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要是连着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萨拉托加号一并击沉,那么日本获得长达一年以上的战略机遇期。

在,日本军舰逼近旧金山,威胁美国西海岸的时候,那么美国很有可能为了保证民众的安全,而与日本签订停战协议。

而且。偷袭珍珠港非常的明智,是日本唯一可能取得,日美战争胜利的机会!

将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干沉的话,那样,日本很有可能会赢得战争的胜利,或者说让战争推迟一些再爆发。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没人回答,我来说说吧。首先,山本做过日本驻美国的外交武官,很熟悉美国国情,深知美国的战争潜力,认为日本迟早要与美国一战,并为此深深忧虑。其次,山本是个赌徒,赌技高超,很多知名赌场都严禁他进入。还有,山本袭击珍珠港,其实是在打时间差:先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趁着美国恢复舰队实力的时候,日本舰队南下太平洋,抢占资源战略要地,等美国在3~4年后恢复实力的时候,日本已经完成海外扩张并消化战果,不再惧怕美国。结果,弄巧成拙,美国太平洋舰队虽然受损,但保留了航母力量,无意中淘汰了老旧的战列舰,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日后主力不得不由航母挑大梁。山本自己也说:我们惊醒了一个沉睡中的巨人。

另,本人补充一些刚查到的资料: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前,经过勒紧裤腰带的拼命积攒,已经建成10艘航母为基础的海军编队。而同时期美国海军一共才7艘航母,布防在太平洋方向的也只有5艘。日本在太平洋方向上对美军有兵力优势。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完全没有按照日本的预想进行何谈,而是拼尽全力死磕。尽管日本又陆续造出15艘新航母,依然架不住与美海军的战争消耗。战争末期,日本产一架飞机,美国能造一百架。大型舰艇制造速度甚至是10比1。日本拿什么打战争?


黑郁金香966


其实山本五十六还真不是愚蠢,其也是在美日战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不得不进行的一招,意图先发制人,来为日本赢得更多的时机。

山本五十六很早就参加过日俄战争,并因此丢了两根手指,后来其被派往美国学习,在此期间其对美国的实力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来成为了日本军队中少有的理智派。山本五十六极力反对对美开战,同时其在很多战略主张上也主张缓和,但是其还是无法影响日本的整体战略。

后来日本越发意图拿下东南亚地区,夺取该地的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但是这样做也等同于向美英等国开战,但是日军大本营已经彻底疯狂,因此计划对美宣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无法改变国家战略的走向,只能尽力去击败美军。

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必须首先歼灭的,这样一来才能为日本军队不受阻碍顺利拿下东南亚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防御,凭借计划的九段截击计划消灭前来复仇的美军舰队。所以山本五十六的首要目标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珍珠港,选择在一个周末发动攻击,以突然的空中打击歼灭其舰队主力。

最终日军成功了,美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主力舰大部分受损严重无法作战,日军也顺利拿下了东南亚,但是后来太平洋战争进入了消耗战,日本也开始走向失败,山本五十六则在一次视察中被美军击落座机殒命。


前沿阵地


奉献精品内容,请随手订阅本号!我是科罗廖夫,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指出,这个问法可能有点问题。题主说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是愚蠢的,不知题主想表达的意思是日本对美开战是愚蠢的,还是说在对美开战这样一个总体战略前提的构想下,选择偷袭珍珠港是愚蠢的?这样,我们分开来看吧。

首先看前者,日本决定对美开战是不是愚蠢的?众所周知,正是对美开战的这一作死行为导致了日本走向覆灭。首先说明山本五十六是不主张对美开战的,山本五十六曾担任驻美武官,对美国十分了解,也明白对美开战的后果。但是对美开战这一战略抉择是日本高层做出的,这不是山本五十六能够左右得了的。日本对美开战,既是在美国断绝对日贸易之后的形式所迫,也是日本在“以战养战”的战争逻辑之下,既不得已也必然走向的发展路径。所以日本为什么失败,并不仅是因为其对外战争的“侵略性”、“非正义性”,而更多的是由于它奉行的也是不得不采取的“以战养战”的扩张原则,这是日本必然走向灭亡的内在逻辑。

再来说第二个,到了1941年,日本对美开战的战略设想已经摆上日程,在这一大前提之下,山本五十六等人拟定“Z计划(偷袭珍珠港)”提请海军军令部批准。但是日本海军军令部内的意见几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反对偷袭珍珠港。就连曾负责拟订过此计划的大西泷治郎和最先主讲过袭击珍珠港作战理论的草鹿龙之介,也极力反对。大西当面对山本说:“在日美之间,难以用武力迫使对方屈服。日本去攻击菲律宾或其他地方是可以的,就是不能去攻击珍珠港”。大西甚至建议:“撤销袭击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1941年8月7日,面对军令部和作战部激烈的反对,以及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山本不惜以辞去联合舰队司令官职务相威胁,要求批准“Z计划”。最终,该计划在10月19日得到海军军令部的批准。

所以,日本对美开战这一大战略前提是愚蠢的、不一致的,但是在逻辑上有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是在对美开战这一大的战略前提之下,相比于只进攻东南亚,那么山本五十六主张直捣黄龙,直接摧毁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老巢,在战役层面去考虑,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


科罗廖夫


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攻击的计划,源于日本与美国的外交冲突。

日本战斗机准备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去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陷入战争长期无法脱身,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差。这时的日本,逐渐开始想着夺取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以进行长期战争。

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这一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抗议。1941年7月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兵,7月26日,下令禁止对日本出口多项战略资源,在这多项战略资源中,石油与钢铁对于日本来说最为重要。在禁止出口多项战略资源的同时,也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当时,日本试图以外交谈判的手段,解决这一困境,却接连碰壁。在1941年6月份,德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这时的日本,决定考虑与美国开战的可能性。

珍珠港内遭到攻击的美军战列舰

1941年,大本营提出了与美国开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决定在开战初,对美国和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发动进攻(首要目标是荷属东印度的油田),其它的则是马来半岛、菲律宾、缅甸等地。日本方面认为,一旦与美国开战,在攻进美属菲律宾时,美国肯定会以庞大的舰队前来支援,这时的日本,就能以其庞大的舰队以逸待劳,在决战中击溃美国舰队。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也认为一但开战,美国势必加以干涉,因此必须在开战初期就给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致命的打击,令日本在南进计划上取得成果、巩固势力。最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和美国和谈。为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奇袭攻击珍珠港的计划。注意,是奇袭不是偷袭。

珍珠港内起火燃烧的弗吉尼亚号战列舰

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计划是,在日本与美国谈判无果宣战之后,就立刻对珍珠港进行奇袭,在开战初期就打掉美国的一支舰队,以此来逼迫美国与日本走上谈判桌。但是没想到,由于日本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的问题,宣战书在日本攻击完珍珠港后才递交给美国政府,这就让奇袭变成了偷袭。此举让美国全国上下十分愤怒,本来意见不齐,但经过日本人这么一偷袭立刻团结起来,用举国之力来打败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