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張忠謀生於1931年7月10日。臺灣地區,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辦人,有“芯片大王”、“半導體教父”之稱。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一場論壇演講時說到關於面試的問題。

張忠謀說,通常在面試新人時,他都會問的標準問題是“你為什麼要到我們公司來”。而他很不喜歡應聘者回答“我覺得在這間公司有很多學習的機會”這樣類似的答案。

張忠謀說:“我僱用你,是要你來貢獻,而不是要你來學習的。並且擔任高階主管的都是至少40歲或是50歲以上,一個人到這個年紀,該是時候要有所貢獻”。張忠謀表示,他過去在臺積電,與副總等高階主管人選面談時,他均會問到的問題都是“你為什麼選擇我們的公司?”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張忠謀(左)

而對張忠謀來說,心中的正確答案是,應聘者回答:“我認為在臺積電貢獻的機會非常多”。

如此一來面談非但不會很快結束,反而他會繼續追問,想知道應聘者會說在什麼地方有所貢獻。

張忠謀認為現在是加速的社會,年輕人需要早點成熟,不能太慢,將來的社會,成功會比較早,跟他這一代有點不一樣。他強調,假如到了30歲,工作5年了,都還沒有什麼出人頭地的跡象,這是不太好;假如到了40歲,還是平平凡凡,這很不好。他還以美國為例,許多公司的總裁、副總通常都比臺灣地區的同崗位人員年輕,像是高通執行長莫蘭科夫(SteveMollenkopf)49歲,蘋果的營運長威廉斯(JeffWilliams)也大概50歲左右。

張忠謀近日接受邀請,在論壇中演講的主題為“新世代、新人才”,而主辦單位則發新聞稿轉述其演講內容。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試新人時很不喜歡聽到這個答案

張忠謀

張忠謀在演講中還談到,科技對新時代有重大的影響,新興國家因教育、資訊、知識的普及化,提升了全球性的競爭。

因此,新人才光有學校教育、學位、知識這些都是不夠的,必須要“有系統、有計劃、有紀律”的終身學習。張忠謀認為工作上所需要的知識,絕大部分都要從終身學習中獲得,而能夠從資料的整理進到資訊的內部化,並能夠轉化為知識,再總結成對事物具有“洞見”的能力,最終才能真正擁有“創新”的能力。(完)

各位讀者們,如果在面試的時候,對方問:“你為什麼要來我們公司”。你會如何應答,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