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台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作者 | 張家維


在這個市場愈久,愈不相信有明牌這回事。但有些趨勢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不一定都得應用在投資上,卻是紮紮實實的影響著我們長遠的未來生活。

就像前幾年的日本大地震引發太平洋周圍的海嘯一樣,表象與根本因素之間差異的尋覓需要不斷的閱讀與苦思;很多事情,只要不斷努力訓練我們的嗅覺,保持開放心胸,大膽假設,合理求證,一定會找到可能影響我們一輩子財富或工作的契機。

剛好今天大家討論到臺積電跟大立光,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這兩家公司。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臺積電今天的成功,在1980年代張忠謀董事長決定專注於晶圓代工,產生供應鏈分化效應就決定了八字,聯電屢追不上是因為未專注本業,過於重視財務操作所致。

大立光的成功(2005年之前還只是在做數字相機的玻璃鏡片,規模還不如亞洲光學),在2006年林耀英董事長決定要全力轉型開發塑料鏡片以因應手機相機的趨勢時,也就寫下了它後來的八字。

然而,過去不代表未來,我們仍需要確定的是,公司還能否繼續優秀?產業是否已經變得不利?

我記得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前一兩個月,我參加了臺積電的法人說明會,因為景氣很差,股價很低迷,張忠謀董事長親自出席主持。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法人們最關心的是何時景氣會好轉?

所以張董事長提出了有名的“春燕說”;不過其實我對景氣也不是很關心,因為我知道預測景氣應該是我們這些人的職責,我一直追問著張董事長的是:你們公司每年投資金額這麼高,到12吋晶圓以後更是如指數型增長,如何能夠確保臺積電以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能夠維持以往水平?

比起預測景氣,張董事長似乎對於這個問題更有把握,他認為有兩個關鍵將使臺積電的ROE較上個世代更高:一是摩爾定律將繼續有效,而產品應用面也遠遠未到極限;二是能夠有足夠財務能力支應如此高資本支出的業者將愈來愈少,晶圓代工製造將逐漸形成寡佔市場。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這些預言在16年後都實現了,而臺積電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也從那時候的15~2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25~30%。

預測短期股價漲跌是一件神在做的事情,但是身為人的我們可以由公司經營良莠與產業趨勢預測公司可能的營運軌跡,而長期而言,股價跟公司獲利中間的關係,就像狗與老人之間一樣,狗跑遠了自然會回到老人身邊。

對於科技與人類的社會,我是樂觀的,也相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這些都將深遠而大致正面地影響我們的未來;所以芯片與微縮的工藝,其價值只會愈來愈高。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自然,作為晶圓製造龍頭又管理良好的臺積電,其前景與重要性也只會愈來愈提升。

當然,各位同學大部分人一定不會滿意我的“明牌”,這種老太太都知道的股票,哪還需要我來說……不過,也就是這種老太太都知道的股票,對你們才有實質的投資意義,請問各位已經煩忙於日常工作的菁英們,真有時間跟精力去挖掘20年前的臺積電或15年前的大立光?

現在市場上更有數以萬計的金融人才們(小小不才沒有能力的我,勉強也算其中之一),花更多時間跟資源汲汲營營於這件事情上,我真心不建議大家拿大刀跟人家的槍炮廝殺。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至少,在臺積電這一類的公司上,你們比起那些人相對是沒有太多信息劣勢的——甚至更有優勢,因為你們沒有不專業的客戶,時刻以不專業的方式評比你們的短期績效;你們所需要做的,只是要為自己的投資負責而已。

十五年前我還是個小小研究員,人家問我投資什麼?我回答:臺積電;十五年後人家問我,我還是回答:臺積電。

看不起它嗎?就算你在十年前金融海嘯前的高點買進套牢,到現在你的1塊錢也變成5塊錢了;如果從1994年我們畢業那年,臺積電也剛好掛牌上市時就投資,你的1塊錢會變成多少?

答案是:100塊!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這件事情我永遠記著,所以把我的畢業紀念照跟臺積電的年報一直放在一起。

(完)

作者簡介:張家維,臺灣奇宏資管負責人,曾任永豐基金經理人及勞工退休基金經理人。專注於驗證人生哲學與投資價值的資深操盤人,曾擔任美國、日本、亞洲、大中華區域的市場投資決策者,經歷過1997-2008的各類金融危機,希望能把多年起伏換得的經驗、區域整合取得的異同與讀者共享。

給大學同學的一封信:論臺積電的長期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