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在成都

除了锦里武侯祠

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

还有引以为傲的成都地铁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不信?

这篇文章接着往下看

今年国庆大假期

成都地铁线网

累计运送乘客2156.37万乘次

日均客运量为308.05万乘次

足见成都地铁

在成都公共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目前

成都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0条

里程超350公里

开通运营线路6条

运营里程达196公里

最高日客流达410余万人

预计到2020年

运营里程将达到508公里

回溯成都地铁从无到有的过程

其中有艰辛、有拼搏

更有成就与骄傲

克难攻坚

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延伸

现在成都市民的出行越来越便利

但很多人不知道

地铁1号线开建之初

便在地铁隧道掘进过程中

遭遇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富水砂卵石地层

“这种地质层富含水、易漏水,塌陷危险系数高;卵石硬度高,盾构机刀片极易损耗。”这是当时专家给成都地质特征开出的“诊断书”,而且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破解该难题的先例,所以当时的成都被称为“不宜修建地铁之地”。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专家比喻

在成都修地铁,好比在河边鹅卵石滩上建房子。

2005年,成都地铁1号线开工,作为支撑的是世界性地质难题的攻克。在成都地铁盾构施工初期,隧道月均进度仅50米。松散的砂卵石地质除了难以控制地面沉降外,坚硬的卵石对盾构机来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地表沉降临近警戒值、掘进速度不快、刀具磨损严重、出渣量难以控制等难题相继出现。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盾构法是一种先进的隧道施工法,它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成都地铁建设的成败。

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成都地铁人不仅为盾构机量身打造出了“能啃硬骨头的牙齿”,更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实现了成都地铁隧道的安全与高速掘进。从月均掘进50米到300余米甚至更多,成都地铁开创了富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大规模盾构法施工的世界先例。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在10余年建设中,这项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终成“独门绝技”,并获多项国家专利;同时成都地铁还建立了全国首个“盾构姿态实时监控系统”,实时的数据监测,大大增强了施工安全指数……大量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地铁施工中使用,助推着成都地铁的加速成网。

到2022年

成都地铁通车里程将达600公里

成都这个“不宜修建地铁之地”

变成了“地铁加速成网之地”

加速成网

2010年9月27日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

成都正式迈入了地铁时代

随着二期、三期的相继开通,作为城市发展南北走向主轴线的地铁1号线,将天府新区、北部商贸城与城市核心区紧密连接在一起。特别是1号线三期作为成都“南拓”路径上的重要交通通道,其开通实现了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快速连接,对助推城市空间优化,构建“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2012年9月16日,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随着这条贯穿成都东西向“主轴”地铁线路的开通,成都地铁搭建起“十”字骨架。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2016年7月31日,3号线一期开通运营,成都地铁“米”字骨架形成。随着今年年底3号线二三期的开通,也将把新都、双流主城区带入地铁时代。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成都东西方向主干线地铁4号线、首条闭合环形线路7号线、首条机场线10号线……目前,在建轨道交通线路10条,里程超350公里;开通运营线路6条,运营里程达196公里,最高日客流达410余万人。预计到2020年,运营里程将达到508公里。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进入线网化运营的成都地铁,在市民出行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成都地铁线网运营总长达196公里,日均客运量约330万乘次;线网最小行车间隔120秒,行车准点率99.99%,兑现率持续保持在100%,关键运营指标稳居全国轨道交通行业第一方阵。

如今

成都地铁全线网

已实现移动支付购票和充值功能

新版官网和官方APP上线

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城市名片

不仅仅是

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成都地铁也日益承担起

城市文化与形象展示窗口的责任

今年9月6日上午9∶46,全国首创的网络安全主题列车“安安号”正式在成都上线。“安安号”采用了“萌漫画+科技元素”的创意,让网络安全以更加“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走近市民,获得一致点赞。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安安号”并非是成都地铁的首辆主题列车,“盼达号”“蓉漂号”“书香号”“金沙号”“最成都号”……从天府文化独有元素的呈现,到成都生活美学的展示,再到各类公益主题活动的落地,成都地铁主题列车以生动活泼、具有动感、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宣传,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展示天府文化,彰显成都生活美学、城市软实力,有力提升了城市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去年9月6日,“最成都号”旅游文化主题列车随10号线同步上线首发。因其弘扬天府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独具特色,在媒体报道、网络评论和市民口碑中形成良好反响,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其系列主题海报还获得了德国红点奖,评委会评价海报“通过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画面和高超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成都这座东方之城独特的城市韵味”。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今年10月15日,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宣布,将面向全球招募顶级轨道车站一体化装修设计高手和匠心建造团队,打造出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车站装修一体化工程,意在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同时展现成都数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目前,成都地铁已先后建成金沙、熊猫大道、机场、理工学院、等多个“网红”车站,并逐步形成极具成都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除了坐地铁,还可以在地铁车站逛街、购物、休闲——这种“巴适”的车站将在成都出现。根据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组织编制的《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75个车辆基地、105个站点,将按照综合开发理念进行建设,以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

目前

成都地铁已形成

“主题列车+”的宣传矩阵格局

每一次的主题列车上线

都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与传播力的热点事件

成都地铁不仅开行在成都

也“开出”了成都

“开往”了全球

这是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开往”全球的成都地铁


看完以后是不是血脉膨胀

激动到说不出话啊?

加强轨道交通建设

成都是认真的~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