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在粵港一帶,很多人認為“老火湯的營養精華都在湯裡”,湯比食材的營養價值要高!

著名的傳統粵菜“老火靚湯”烹飪時,會把雞鴨,或者豬羊肉等放在燉鍋裡面,再加入一些藥材(如當歸、人參、枸杞)作為湯料,最後用文火慢熬2~4小時,讓人垂涎欲滴,一度被認為是養生滋補的絕佳方法。

天天喝老火湯真的好嗎?

以肉類為主要食材的肉湯為例,肉湯所含的營養主有包括:少量可溶性蛋白質、多種氨基酸、鮮味肽、肌酸、肉鹼、嘌呤等小分子含氮物,還有鉀元素和可溶性的B族維生素。

這些營養成分都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尤其是對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湯的作用不容忽視。然而,肉湯畢竟是高水分含量的東西,營養價值有限。

論蛋白質的含量

100ml肉湯裡的蛋白質含量通常不會超過2%,而100克固體瘦肉裡的蛋白質含量卻超過15%。

論礦物質的含量

肉湯跟鈣含量超過100mg/100g的牛奶相比,也差得很遠。

骨頭中的鈣大多以羥基磷灰石形式存在,在水中基本不溶解(湯中的鈣含量一般在6.7mg/L左右,而牛奶鈣含量約在1000mg/L),所以想補鈣,喝骨頭湯是沒什麼作用的,還是牛奶靠得住。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

老火湯食材主要為豬肉、豬骨、雞肉、魚、動物內臟。以上食材經長時間加熱,其中所含的嘌呤物質就會溶於湯中,時間越久就溶解得越多;食材中的肥肉、骨髓、雞皮在加熱後會溶出動物脂肪,裡面含有大量甘油三酯、膽固醇

健康人群如果天天喝老火湯,要當心痛風、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找上門”。

●嘌呤攝入過多,可引起高尿酸血癥,最終導致痛風。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 膽固醇攝入過多,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導致血管狹窄

● 甘油三酯攝入過多,可導致血液黏稠,誘發或加重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

● 甘油三酯分解的產物和碳水化合物分解的葡萄糖均可為身體提供能量,如果身體利用不完這些能量,就會使許多甘油三酯及葡萄糖堆積,後者的堆積會引起糖尿病

那喝湯有什麼好處嗎?那必須是因為好喝呀!

湯中有一些揮發性的成分如醇類、醛類和酮類,聞起來香氣十足的,可以促進人的食慾;對於部分術後病人,可通過湯補充水分、電解質,調節一下口味;哺乳期婦女適當補充湯水,可以增加泌乳量。

如何健康喝老火湯

老火湯不等於“老”

民間鍾愛長時間熬製老火靚湯,通常要“煲三燉四”,即煲湯3個小時,燉湯要4個小時,認為煲的時間越長,進補效果越好,其實這不太科學

煲燉的時間過長,湯中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易引發高血壓、痛風等疾病。

若湯中加入綠色蔬菜,煮得太久還會使蔬菜中營養成分流失,而湯中鉀和草酸鹽含量增高,長期喝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那麼,煲多久為好呢?

一般建議,肉類湯煲1個小時左右,最長不超過2個小時魚湯則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另外,每週喝“老火湯”不應超過3次。

胖人飯前喝,瘦人飯後喝

民間有“飯前喝湯,勝似藥方”之說,但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因人而異。

對於體重超標的人群

,建議在飯前喝湯“墊墊底”,能夠有效抑制食慾中樞,防止過食而肥胖。

若是飯菜吃足了再喝湯,胃長期被填得太充實,可能越撐越大,胃口越來越好,體重也越來越重。

瘦人則相反,若想適當增加體重,可在飯後喝湯,但也要適度。

若已經吃得很飽,就不宜強行飯後喝湯,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出現胃脹、胃痛、反酸、噯氣等症狀。每餐最好以七八分飽為度。

此外,平時消化不良,易胃脹、胃液分泌不足的人群,也不宜飯前喝湯,以免胃酸被沖淡不利於消化吸收。

這些人要少喝老火湯

高尿酸血癥或痛風人群要少喝老火湯,因老火湯中嘌呤含量較高,特別是用海鮮、肉類、蘑菇、動物內臟等食材煲的老火湯。

“三高”人群,還有患腎病的人,都不宜經常喝老火湯。喝湯要儘量清淡,控制鹽的攝入量,每天少於6克。

肥胖人群要少喝脂肪含量高的老火湯,宜喝清淡的蔬菜滾湯。

小孩子要注意少喝用補益類藥材,或性腺、甲狀腺等含激素的食材煲的老火湯。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注意事項

1.一週內喝老火湯別超過三次,以清湯為主。

2.煲湯不超過兩小時,煲湯前肉類要飛水。

3.既喝湯又吃“肉渣”,營養最大化

為補充營養而飲老火湯的人,建議多進食牛奶、雞蛋白、魚、去皮雞肉以補充蛋白質,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纖維素、維生素。

4.注意“去油減鹽”

專家推薦兩種去油辦法:一是直接把上面的浮油撇掉;二是把湯放在冰箱裡,再把凝固的白色脂肪層刮掉。第二種辦法效果更好。

喝湯的四大誤區

湯泡飯易消化

很多腸胃不舒服的人都喜歡吃湯泡飯,覺得湯把米飯泡軟,吃下去沒什麼負擔。這種想法其實是錯的。

將飯泡在湯裡,雖然是變軟了,可是吃的時候,食物往往缺乏咀嚼,沒有經過太多的唾液消化過程就進入胃了,反而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趁熱喝湯

平常吃飯的時候大家總喜歡說“趁熱吃”,喝湯的時候也喜歡“趁熱喝”,認為熱湯更暖身更有營養,其實這也是錯誤的。

食道和口腔表面都覆蓋著黏膜,正常情況下,它們溫度多在36.5-37.2℃,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60℃以下

湯太燙,會損傷食道黏膜,一般機體雖能自行修復,但若反覆如此,卻會出現增生,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喝湯速度快

快速喝湯,等你意識到飽了,可能攝入的食物已經超過了所需要的量,這樣容易導致肥胖,加重消化負擔。

而慢速喝湯,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能會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感覺到飽了時,就是吃得恰到好處時。

愛喝“獨味湯”

不少人在家煲了湯後,就直接就著下飯,甚至不準備其它菜餚。其實,每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都是有限的,單一喝湯無法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

所以煲湯的時候,最好是葷素搭配。不但可使鮮味互相疊加,也使營養更全面。

秋季去燥湯

【原料】

土雞600g、山藥200g、枸杞20g、蔥段適量、鹽適量、玫瑰露酒適量、薑片適量。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做法】

1.山藥去皮後,馬上浸泡在水中,土雞洗淨瀝乾,剁塊;

2.雞肉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加金星牌玫瑰露酒滾煮2分鐘;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這款酒口感獨特,花香芬芳,還略帶一些些甜味,我們只需要在烹調的時候加入一點點,就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

3.撈出,用溫水沖洗掉雞塊表面的浮沫和雜質;

4.洗好的雞塊入砂鍋,加足熱水,加蔥段和薑片煮開;

5.小火慢燉40分鐘,加入山藥塊;

6.繼續小火,燉至山藥軟爛,用鹽調味,起鍋前五分鐘,撒入洗好的枸杞。

【功效】

雞湯是效果良好的家庭“常備藥”,它能幫助人們有效抵禦嚴寒,提高免疫功能。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天天喝老火湯,當心這些疾病找上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