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典型!杭州這一次上了《焦點訪談》!

昨晚,央視新聞頻道《焦點訪談》欄目聚焦(浙江)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其中杭州的電梯加裝項目、小學學後託管服務,成了為百姓民生辦好實事的典型案例。

民生怎麼幹,票決說了算

對腿腳不便的江乾區大唐苑社區居民王水塘來說,每天回家爬五樓,是一件苦差事。

“以前上樓梯,一定要拉牢欄杆,不然很可能會摔倒。”

作为典型!杭州这一次上了《焦点访谈》!

這樣的體驗,對於杭州市華家池社區的居民來說,感受更深。95歲的溫大爺所住的樓裡,絕大多數是退休教授,平均年齡超過80歲。因身體不好,溫大爺乾脆很少下樓。

“像電梯加裝這件事情,實際上在居民群眾中普遍有著迫切需求,特別是華家池社區這種老年人多的社區。” 江乾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於海和說,由於種種原因,如民意統一難、資金籌措難,以及審批流程、事後維護等一系列難題,導致這項計劃一直擱淺。

今年,杭州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高票通過票決,成為杭州2018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截至9月底,杭州市區共有441臺老小區加裝電梯通過聯合審查,其中304臺已經開工,59臺已經交付使用。

“百姓自下而上的民意反饋,再到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項目落地,兩方面意見實現了結合。”共青團杭州市江乾區委員會書記餘梅芳。

現在,華家池社區部分社區的電梯已經裝好,大唐苑也有多臺電梯開工。10月12日,大唐苑第一臺加裝電梯交付使用,王水塘說,自己的生活有了盼頭。

項目落地難,代表監督辦

民生實事通過票決,只是完成了一半,更重要的是保證項目落地。在這個過程中,人大代表必須跟蹤、監督項目進展,這會讓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履職有了抓手。

10月10日下午,杭州市西湖區保俶臺申花實驗學校和拱墅區長陽小學迎來了這樣一個監督組。他們來自市人大代表西湖一組,目的是視察“學後託管現象”,這也是今年杭州經過票決推出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晚,孩子沒人管,這已成為許多家長的心病。今年秋季,杭州主城區218所小學開始開展學後託管服務,20000多名學生參加,在長陽小學,原有的課餘特長班,也向託管學生免費敞開了大門。

“晚託行動出來之後,我們把這一活動和學校資源相結合,讓更多孩子能夠免費享受到足球、科技、藝術等學校裡的資源。”長陽小學副校長沈建國說。

學後託管之所以不容易解決,正因其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老師的加班費由誰來付?如何管好學生?社會資源能不能加入進來?

因此,對於這樣的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的監督就不僅僅是看看資金是否到位、工程質量如何,而是要持續深入地進行監督。

“在持久研究的過程中,我相信一定能把民生實事辦得更好。”杭州市人大代表楊一青說。

數據顯示:2018年初,杭州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順利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市本級和13個區(縣、市)、98個鄉鎮人代會均對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進行了票決,共票決產生民生實事項目862件,總投資額493.12億元。

這些數字承載的是群眾沉甸甸的期望,它用“看得見、摸得著、可參與”的獲得感,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作用和優越性得以更好地體現。

(杭州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