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定!南定!

南定镇的前身系崔军公社,源于宋朝进士崔遵度的崔家军。后因山东铝厂的带动,此处成为较早的工业区,故以前南定、后南定为基点而易名为“南定镇”。前南定村居南,后南定村居北,两个村均建于明朝初年:

前南定村建于明朝,原名“南定”。据传,最初由段、陈、许三姓迁来立村,因为地形复杂,村址难选,迟迟确定不下来,故以“难定”二字的同音得名“南定”。其后,为与村北的后南定相区别,改称“前南定”。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淄川县志》中记有“南定”。县志又载:南定村东,旧有卧龙山,“俗名石山,孤峰突兀,怪石嵯峨(cuó é),多成削壁,松柏欎(yù,郁)葱,一望深秀,小才一卷,颇具林壑之胜。石佛寺在其北麓,亦古刹也。”在南定村南隅的蛤蟆山上有蛤蟆石。据旧《淄川县志》记载:“蛤蟆石……巨石横卧,形如蟾蜍,色黝黑,高数尺,其上方广,可坐数人。”1938年4月,时任淄东游击队第23中队侦察特务队长、绰号“刘天爷爷”的孤胆英雄刘庆堂(田家村人)等人,曾经在蛤蟆山打了一次漂亮的破袭日本张博铁路支线、威震敌胆的伏击战。

后南定村建村于明初,因位于前南定之北故名。据《盛氏家谱》载:“皇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因谋生,同胞三人迁居于城北二十五里吴家庄及苏家庄驻焉。而西茔仕茂祖坟前卧碑首载:山东济南府淄邑城北,系仙人乡二里一甲人氏,现在后南定驻焉。”

南定镇的大旦村建于元朝,村址地势狭长,且中间高而两头低,犹如一条长扁担,故名“担村”,后演化为“旦村”。在明朝之前,该村曾设过马驿(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换马住宿之地),至明朝改为邮传总铺。据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淄川县志·邮传总铺》记载:“旦村铺,县治东北三十里……先朝尝设马驿,以便星驰。今虽更为铺舍,而檄飞报亦赖以此通矣。”约在清朝初年,大旦村中有几户人家迁出另立新村,定名“小旦村”。

寻找隐藏在南定山铝的那些德日老建筑……

文 / 恣嘎啦悠(张愚)

南定,是指张店南郊的一个区域的统称,在这个区域内不仅有一个南定镇,主要还是有一家大型央企山东铝业公司在那里,人们还习惯的叫它501厂。

南定还是胶济铁路张博支线上的南去的第一站,因它距张店只有十华里,所以还被人们称为五公里站。

为了找寻散落在张店的那些德日建筑,我沿着已经几近荒废的老张博路,找到了如今的南定火车站,没有了从前的客运任务还是山东铝厂的压产减产,让这个张博铁路第一站已经没有了往日铁路枢纽客货转运的繁忙,几声小土狗的吠叫,让这个小站显的有些冷清和僻静。

南定!南定!

沿着有点锈迹的铁轨往南百余米,我便找到了尚存的当年德国人修建的南定站的候车室。

南定!南定!

这座百年前的老建筑默默的孤独的站立在那里,风雨侵蚀,岁月磨砺,屋顶的瓦片多有破落,屋内看出,已见天日。

看着它那破败沧桑的身躯,到令我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凄凉,需仔细辨尚可看出房檐下那“南定站”三个大字。

南定!南定!

候车室的南临便是当年修建的站务楼,还是那常见的那种欧式小楼,现在还有铁路家属在里面居住,不知何故,在这两座建筑附近我没有看到文保单位的标志,这到让我有点茫然。

南定!南定!

南定站真正热闹起来,还是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已经全面侵略中国的日本人,在沣水一带发现了铝土矿,便开始了铝土的开采和氧化铝的小规模提炼,同时成立了矿业所,对我们的矿产资源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南定火车站的前面的这条路(老张博路)被叫做站前街,在这一带有了一些服务业的店铺,日本人为了对我们的经济侵略服务,在车站附近还设立了日本铃木洋行(总部在青岛),以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车站街北边(山铝苹果园宿舍区),到现在还保留着部分山铝人称为“瓦罐”房的日本人留下的住房。

这些住房的造型和构造颇为奇特,厚墙圆顶,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看起来即像陕北的窑洞,又像是战争防空用的工事,现在保留了部分,作为山铝厂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

南定!南定!

据许多老山铝人回忆,建国后山铝重建,那些瓦罐房还是作为职工宿舍,从中间隔开,一栋住两家。

此房屋冬暖夏凉,在当时还算条件不错的宿舍,尚有部分没能回国的日本工程师也住在瓦罐房里。

南定!南定!

在我走访和拍摄南定一带的德日建筑时,我还从史料中了解到,在日寇侵华的几十年里,英勇的南定人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抵抗和斗争。1930年,2000多矿业工人就曾手持铁棍木棒,包围南定矿业所,抗议日本资本家无故裁减工人,遭到了日方的破坏和迫害。

1938年,淄博矿区党组织和工会发动万余名工人群众,在八路军的掩护下,将张店至淄川的12华里的铁路拆毁破坏,使日军35天没能通车,让敌人知道了人民战争的厉害。

1940年,淄博人民抗日武装集中优势兵力,联合攻入张店火车站,炸毁东西铁桥,同时袭击了南定火车站,打死日本鬼子二人,炸毁火车厢7节。

同年远近闻名的抗日武装铁路工人支队在张博路淄川至南定段,获得情报,将日寇南去的运送补给的火车炸毁,重挫了敌人嚣张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

南定!南定!

当你真的走近这些百年德日建筑时,看到那斑驳沧桑的身躯,你自然会被时空穿越的带回到积贫积弱,备受凌辱的旧中国。

如今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屹立在东方,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南定!南定!

探访淄博火车南去第一站——南定站!

图/文 车呈瑾

位于张店区南定镇的南定站是胶济铁路张博支线出淄博站南去的第一个火车站,建于1904年,现有遗留下来的德式站房一座。

南定!南定!

乘公交在南宿舍站下来后,路过南定站到山东铝业公司的铁路线上正在调车作业,爬上跨越铁路的人行天桥,俯视这条钢铁巨龙。

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随后在和道口的值班员聊天的时候,听说现在整个张博线运力都很弱,而南定站也只是依靠山铝和南定热电厂不多的车次支撑着。

进站倒是费了些周折,误打误撞走进了车站外的一片平房区,斑驳的院墙外都有一个大大的“拆”字,而有些地方则已被夷为平地。

依稀见到一座房顶风格迥异的建筑,却怎么也找不到进去的入口。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问寻了多次才走进站内,百年站房就在眼前,但已是破败不堪,令人欣慰的是在旁边已立上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南定!南定!南定!

南定奇侠刘天爷爷!据说老南定人都知道……

刘静堂,是张店区南定镇田家村人。提起这个名字,闻者可能略感生疏,但是说到刘天爷爷这个大号,那可是尽人皆知。如果还摇头说不知,不用问,必定是外地人。刘天爷爷虽然已逝去很多年,但有关他那些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到现在依旧被乡邻们津津乐道,百说不厌。

南定!南定!

刘天爷爷少侠好武,曾到各地遍访名师,练就一身好功夫,两膀一晃有千斤之力。传说,刘天爷爷浇地从不用辘轳(注:一种原始的灌溉工具),直接在木桶上栓了绳子从井里提水,一气浇一亩多地不喘粗气。又身轻如燕,一丈多高围墙不借用外力可以腾身而上,不发半点声息。不知何时手中又多了两把匣子枪,左右开弓百步穿杨弹无虚发,蒙上眼睛枪打灯芯儿,油灯分毫不伤。

那年正值日伪时期。田家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南北方向是张店到淄川必经之地;东西方向,是东山游击区与南定火车站的中心点,是日、顽、国、共、匪争夺的咽喉要地。自古用兵之地必是烽烟漫布生灵涂炭,为了保一方平安,刘天爷爷组织起村里的青壮年成立起一支武装,虽然多次暗中协助东山上共产党的游击队搞破袭,但是对外宣称只是保乡卫家,在各派武装之间保持中立。日、顽、国、匪忌惮刘天爷爷的威名,不敢侵扰,田家村得到了少有的安宁,所以乡亲们感激他,给他送了个绰号刘天爷爷,此后,这个绰号传开来,以至于人们逐渐忘记了他的本名。

刘天爷爷这支武装的存在,对日本人来讲是如鲠在喉。但是,想清剿,一是已被各处抗日武装搞得焦头烂额,抽不出兵力,二是派兵清剿,必会撕破面皮,担心刘天爷爷会彻底倒向共产党那边,得不偿失。所以只能威逼利诱,安抚拉拢。

南定!南定!

这天,两个日本鬼子带着重礼又来到田家村。刘天爷爷闻讯,明白他们的来意。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这回要好好羞辱羞辱他们。他安排人在村里的场院上支上桌子摆上酒,说是招待客人。面对两名鬼子,刘天爷爷一口气喝光了桌子上的三大碗烈酒,喝到最后一碗时,他用嘴叼着碗边,一甩头,那只酒碗飞向半空,就在酒碗泄了力将要下落时,刘天爷爷抄起腰中的匣子枪,只听“啪!啪!”两声清脆的枪声过后,那只酒碗成了碎片。刘天爷爷盯着那两名鬼子,笑着说,你们的来意我清楚,今天你俩也能像我这样喝酒放枪,从今天起,我带着弟兄们效忠皇军,如果做不到,那对不起,怎么来的还怎么回去。两名鬼子面面相觑尴尬之极,在村人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跑了。

有一次,一名村民走亲戚路过砂轮厂(今泰山磨料有限公司)附近时,被几个酒后寻衅滋事的日本人打得遍体鳞伤。刘天爷爷闻说后,一边安慰村民好好养伤,一边思索惩戒的办法。几天后,日本人的工厂就出了故障,检查了半天,才查出是烟囱被人用磨盘给堵上了。后来经过调查,知道是刘天爷爷干的,只能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自那以后,工厂里日本人的嚣张气焰也收敛了很多,不敢再出来欺负路人。问起刘天爷爷是怎么躲开鬼子的岗哨,把二百多斤重的石磨盘带到40多米高的烟囱上去的,他总是笑而不答,这成了人们心中一个永远的谜。

日本人刚刚战败溃走,国共间硝烟又起。经过几次争夺,48年春节刚过,解放军又打到了淄川,人民解放军攻势如潮势如破竹。平西关破东关拔北关取南关,把国民党的残余部队挤压在淄川的内城。淄川内城的城墙全用条石砌成,高大坚固。解放军缺少精良的攻城装备,经过多次战斗,虽然牺牲很大,但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一时也无良策。在一次“诸葛亮会”上,有同志向李镜远政委推荐刘天爷爷,说此人是民间奇人足智多谋,可以向他讨讨主意。李政委听到后大喜过望,立即登门拜访。

刘天爷爷看到李政委为人谦和态度诚恳,很是感动。他伸出三个手指头,对着李政委说,都是明白人不用点得过透,这淄川城上三路硬,下三路却软得很,何不避硬就软?李政委当即领会了刘天爷爷的意思。回去后,李政委安排战士从离城墙几百米的地方挖了根地道,直通到城墙底下,又用一具棺材装满炸药塞到城墙底下,一声震天的巨响之后,城墙被炸开个几十米宽的缺口。随之,淄川城宣告解放。

南定!南定!

战斗结束后,开表彰会,许世友将军(一说是杨国夫将军,但查找史料未见有杨将军在淄博战斗过的记载)亲临会场,慰问将士。当将军听到战斗经过,刘天爷爷立了奇功却不来领奖时,执意要见见这位奇人。两位性情中人相见,惺惺相惜,相谈之下,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将军劝刘天爷爷从戎,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但刘天爷爷却以自己恋乡梓乐农耕为由,婉言相谢。将军唏嘘良久,表示尊重刘天爷爷的选择,待到全国解放,再来拜访以图一醉。

转眼到了文革,有红卫兵听说刘天爷爷曾经跟日本鬼子交往,认定是还未暴露的汉奸,召集起人来准备揪斗。一伙人雄赳赳气昂昂冲进刘天爷爷的院子,见刘天爷爷一手提着匣子枪,一手举着毛主席的画像,站在那里,白须飘飘器宇轩昂,竟然没人敢动手。这时,刘天爷爷大声说,我帮过共产党,敬佩毛主席,谁敢对我不敬,就是对毛主席不敬,不敬毛主席者,杀无赦!当时就吓得红卫兵小将们一哄而散,再也不敢登刘天爷爷的门骚扰。过后刘天爷爷提起这事时,意味深长地说,这帮小鬼,经不起我这个老头子吓唬,他们太软了,太软了!

九十年代初,公安清查民间枪械。刘天爷爷手中有枪,也是公开的秘密。公安人员做他的工作跑断腿磨破了嘴,但刘天爷爷就是不松口,并放出话来说,枪是要带到棺材里去的。刘天爷爷的年纪、威望摆在那里,除了劝说做工作,没别的辙可想,一时之间片警为此大伤脑筋。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这天,刘天爷爷突然出现在派出所,随身还携了个红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两把乌黑发亮的匣子枪,还有一些同样是油亮的子弹。刘天爷爷一边抚摸着那两把枪,一边动情地说,这两个老伙计陪了我大半辈子,今天要分开,有点舍不得,舍不得呀!但话说回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能因为我这个倔老头坏了规矩,不然会让你们笑话我不通事理。

交枪后不到一个月,刘天爷爷溘然长逝,最后也为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了个大大的句号。

淄博二三事综合整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淄博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