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四个“大”,压垮了他的江山

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废黜长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杨广登上帝位后,大兴土木,贪图享乐,实行了一系列的暴政,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细究其帝王生涯,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工程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即位以后便立即着手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不仅如此,杨广还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隋炀帝的四个“大”,压垮了他的江山

二、大战争

杨广于大业元年(605年),令刘方攻占城。大业五年(609年),杨广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大业六年(610年),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人前往攻打琉球;从大业八年开始,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皆不能胜。进攻高句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夫死于战场和劳役。

隋炀帝的四个“大”,压垮了他的江山

三、大排场

为了展现隋朝的富饶,大业六年(610年)元宵节时,杨广于东都为西域人演奏百戏,夜间灯火照耀同白昼,月底而终。杨广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杨广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都要请他们就坐用餐。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值)。”还将市上树木缠以丝织品做装饰。

四、大外交

杨广在对外交往上,主张众国臣服的朝贡体制。各藩属国奉隋朝为宗主国,定期朝贡,如果各国臣服隋朝,朝廷会给予优厚的赏赐。在这样外交理念下出现万邦来朝的恢弘局面,然而杨广过度夸耀,浪费不少人力与物力。

隋炀帝的四个“大”,压垮了他的江山

大工程、大战争、大排场、大外交,每一个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杨广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滥用民力,终导致民变迭起,天下大乱,最后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唐人谥之以“炀”,意为残暴。

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杨广是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君主,但是他操之过急,太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在他手上完成,却不思百姓之力,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已过千余年,但隋炀帝留给后世的历史教训却是深刻的,那就是:要爱惜民力、善用民力,及时于民修养生息,否则便是民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