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走出鄉村振興發展新路

實施“農業+品牌”行動,

堅持用設計點亮鄉村

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位於成都市大邑縣青霞鎮的幸福公社,前來參觀、考察的團隊絡繹不絕,每到週末,幸福公社開設“幸福講堂”,聚集本土以及各地的行業大咖交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和沉澱,這裡成為大邑在探索鄉村振興發展的樣板工程——以幸福公社為載體,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農業+品牌”行動,創建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在具體的實踐中,大邑創新“平臺聚集+人才孵化+創意品牌”運行機制,聚集培育人才,用創意設計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堅持用設計點亮鄉村,提升鄉村審美競爭力,設計成果走出成都、服務全川。如今,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創鏈條,引進農創文創設計服務團隊32個、創意設計人才150餘名,累計為省內外設計推出農產品品牌130餘個。大邑以“示範帶動、共建共享”的理念,力爭讓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的服務功能輻射全川,為全省鄉村振興自覺服務,貢獻大邑力量。

“一平臺四功能”持續造血

走出農業品牌發展新路

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在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一個展示中心讓人矚目:五穀、果汁、茶葉、火鍋底料……這些製作精美的農業伴手禮,其設計理念獨特,包裝充滿著鄉村韻味。

這裡是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的農業創客中心,是全國最早的農業創新創業平臺之一,開創“設計+產業+農業”全新模式:充分發揮孵化、展示、交易、推廣四大功能,全面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屬性,將農產品變成高端伴手禮,累計推出100多個品牌設計。

“我們結合產品特點和地域特色,在品牌理念、產品包裝方式等方面進行設計。”參與農業伴手禮產品設計的回聲工作室負責人馬新林介紹,這些經過設計後的農業伴手禮,農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深受市場歡迎,有力提升了全系產品價值和“大邑造”品牌知名度。

大邑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安仁葡萄”一路走俏,是大邑實施“農業+品牌”行動的成效之一。從自產自銷到供不應求,“安仁葡萄”進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大城市超市,並銷往我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正是得益於品牌孵化的力量。除此之外,大邑積極打造地理標誌保護認證品牌,新創建安仁藍莓、西嶺佛手瓜等10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像回聲工作室一樣,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聚集了一批“土生土長”,從事“鄉村+設計”的創業團隊,被當地稱為鄉村設計師聚落。

“這些團隊都在思考,如何立足於鄉村文創,如何更好地打造農業品牌,塑造鄉村IP。”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相關負責人史御力介紹,經過摸索,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從最初主要將一些文化業態的產業帶入鄉村,到如今,明確了從文創升級到農創,並形成了兩方面的“文化+農業”的主要模式:一是打造精品化的、有文化情懷的農業品牌和產品;二是通過農村再造設計站,打造特色鄉村空間。

從這兩條路徑出發,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厚植品牌孵化的土壤。當地居民靳開曼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她在孵化園內開辦了一家服裝設計室,她說:“園內的鄰居有的經營客棧,有的開辦手工藝製作室,這裡已然成為我們居民的創客中心。”

隨著創新創業項目不斷增多,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的平臺作用越來越凸顯。暢通創業信息渠道,提供技術、政策指導和培訓,舉辦農業品牌設計大賽……

據統計,通過“設計+文創+農創”的品牌孵化模式,已成功孵化企業70家、品牌運作企業14家,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為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優勢,增加農業產品的附加值,重振鄉村產業、企業、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造血機能,走出一條新路。

鄉村之美日益彰顯

構建鄉村美學空間

重塑美麗鄉村建設新內涵

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在這裡,每家每戶、每堵牆、每扇門、每條巷子,都充滿了生活之美。”史御力談道,川西林盤、建築等人文風貌,呈現了獨特的成都鄉村之美,再通過植入文創產業、現代農業等,讓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結合,“點亮”城裡人羨慕的鄉村生活。

為了提高鄉村的審美競爭力,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一方面創新對鄉村工匠的人才培訓,把農民工培養成匠人,培養石匠、木匠、編織匠、磚瓦匠等細化垂直門類的工匠,恢復和傳承祖輩留下來的傳統工藝,最終輸出“四川造”的工匠品牌和人才;另一方面,研究鄉土材料,創新鄉土材料的運用,不脫離本地材料和文化背景,讓鄉土材料經由設計變成文創,堅持用設計點亮鄉村。

聚集在這裡的設計團隊覆蓋了建築、品牌、影視等範圍,廣泛參與到大邑鄉村建設、品牌設計,空間改造、村標設計等領域,極大帶動了鄉村品牌意識、產品理念的塑造,有力地提升了大邑的鄉村面貌和生活美學。

在大邑縣農林局,一張理念獨特的設計圖引人注目——即將開建的大邑縣智慧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將圍繞農業生產衍生出米食博物館、米食餐廳、田野教室、有機蔬菜市集、青年農夫創客等鄉村文化豐富的第三產業,在大幅提升區域農業發展的同時,帶動鄉村經濟文化的繁榮。

而這個設計,出自於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的“再一”設計。“我們從城市回到農村,力求通過設計為傳統的鄉村帶來更多美麗和活力。”建築師劉紅談道,能在這裡品味鄉村生活美學、感受理想鄉居生活,同時融入到鄉村振興中,這讓大家很有獲得感。

人才核心強化支撐 完善人才培育機制

激發鄉村振興“源動力”

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今年上半年,“杲十”設計團隊現身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這個10餘人的“95後”團隊,2016年到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安家,今年正在參與大邑縣董場鎮祥和田園綜合體的七個林盤設計村標。

“杲十”設計團隊負責人戴子淳介紹,“創業幾年,他們深深感受到,鄉村發展的潛力和活力無限。”

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要激勵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關鍵在於補齊鄉村的人才發展短板,搭建人才幹事創業平臺,吸引各類人才紮根鄉村、建設鄉村。

如何引才聚才?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創新機制——實施“市民下鄉、能人留鄉、人才興鄉”人才振興新模式。

吸引城市人才下鄉,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積極打造鄉村人文社區。將鄉村設計、音樂、美術等融入院落社區,讓獨特的田園風情滿足人才對鄉村幸福生活的追求,已吸引“工匠精神成都力量”五大匠人之一的安自強、四川美術工藝大師毛聲強等150餘名各類優秀人才入住。同時,配置體驗菜地、騎行綠道、民俗客棧等多元化原生態居住方式,累計吸引遊客數超過35萬人次。

留住本土能人,天府農業品牌創意孵化園積極構建鄉村創業孵化平臺。圍繞縣域內鄉村領軍人才實際需要,建立“幸福大講堂”“大邑人才講壇”等,邀請專家傳道授業解惑,累計受益人數超2000人;建立鄉村設計學院等多個專業人才培育載體,與高校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培育餐飲、住宿、手工藝等實用人才。與分水社區聯合組建了幸福分水文化旅遊開發公司,通過集體資產入股、閒置房屋出租、組織務工等,讓農村群眾有了股金、租金、薪金這“三金”收入,現在分水社區回鄉創業的有43人,帶動區域就業100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