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考題 四川答卷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在始終激盪著奮進旋律的四川大地上,“時光之筆”寫下了什麼?

5月末,首趟連接川南至北部灣的集裝箱班列從宜賓出發,駛向擁有20多億人口的南亞、東南亞巨大市場。

9月初,涼山州金陽縣對坪鎮金沙江大橋主體工程完工,打通彝區致富路的同時,宣告四川全面結束“溜索時代”。

9月底,成都、德陽、眉山、資陽4市牽手,簽署加快同城化發展協議,成都平原經濟區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

擴大開放之路、脫貧攻堅之路、區域協同發展之路……各不相同的書寫方式背後,卻是一致的答題思路:“總書記出了題,我們要答好卷。”

时代考题 四川答卷

這是一份時代考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今年春節前夕,總書記來川視察指導,提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總體要求,為治蜀興川事業發展指明瞭精準定位、標註了前行航向。

如何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4月12日,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齊聚讀書班。省委書記彭清華提出:在全省來一場“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並將其作為當前一項管總的、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

全省一盤棋。從川西高原到成都平原,從秦巴山區到金沙江畔,近半年來,各級領導率先垂範、全省上下持續用力,“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層層推進,取得務實成果。

1、2、22、829、4.2萬、210萬……無聲抽象的數字,勾勒出這段時間的不同凡響——

一次站高謀遠的省委全會,兩個事關四川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由省領導牽頭完成的22個重大調研課題,匯聚省市兩級層面的829個課題研究,各地各部門集中開展全會精神宣講4.2萬場次,宣講直接受眾達210萬人次,並實現全省範圍廣覆蓋、黨員幹部全覆蓋。隨手抽取的這組數字,折射出“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深度與熱度。

有專家解讀,這是一次高舉旗幟維護核心的政治宣示,是一次把準實情著眼長遠的思想發動,是一次同頻共振奠基未來的戰略謀劃,是一次轉變作風躬身實幹的隊伍重塑。

在承前啟後、轉型跨越的關鍵時刻,全省“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以其鮮明的政治站位、高遠的戰略謀劃、為民的務實舉措、可貴的創新探索,必將成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關鍵一步”。

政治宣示:高舉旗幟 維護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科學指引和強大思想武器

9月的第一場濛濛細雨中,看現場、作部署,高規格的四川鄉村振興大會吹響了鄉村全面振興的號角。

“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三農”工作的要求,省委在落實落細上著力。

前行路上,旗幟指引方向。

時間的錶盤撥回到2017年金秋。黨的十九大總結凝練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把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寫入《黨章》。

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提出了“五個著力”的重點任務,其中之一便是“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其內核,就是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擁護核心、維護核心,從來都不是抽象、空泛的。在四川大地上蓬勃開展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既是省委著力加強政治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省委保持政治定力、堅定政治站位的有力舉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四川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省委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梳理為“十個指明”:指明瞭新時代治蜀興川的歷史方位、總體要求、第一要務、根本動力、開放格局、重中之重、價值取向、生態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證。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四川改革發展量身定做的“定盤星”。

牢記重託,必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涼山州昭覺縣採取“火塘夜話”“壩壩會”等形式,全覆蓋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

在攀枝花,一款名為“書香花城”的APP成為眾多市民的“掌上學習園地”,通過開設活動專題,搭建學習小組,“讓大家在互動中,進一步增強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認識”;

全面小康路上,決不能落下一戶一人。省扶貧移民局幹部職工在學思踐悟中,進一步細化今後三年全省脫貧攻堅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和責任鏈,全面落實產業、就業、教育、健康、社會保障扶貧等政策措施……

全省上下、城市鄉村、機關部門,以讀書班、中心組學習會等方式組織“集中學”、利用兩微一端“線上學”、結合日常工作“幹中學”……在思想的充電中,廣泛凝聚共識,築牢信念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科學指引和強大思想武器。”

這個共識與信念,從歷史與實踐中來,並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讓我們把目光拉回過去,四川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走過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分成績,最根本的就在於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毫不動搖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推動治蜀興川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歷史告訴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執政之問”,是閃耀著真理光芒的當代馬克思主義;歷史告訴未來:科學理論一經與具體實踐相結合,一經為群眾所掌握,必將爆發出強大的物質力量。

2018年的這個夏天,註定將成為載入四川發展史冊的精彩一頁。6月29日—30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勝利召開。這是四川在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決定》和《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應時而出。

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5+1”現代產業體系,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兩個《決定》如同兩隻推手,為推動四川改革發展、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匯聚強大力量。

讀書班上出題目,調查研究謀新招,順時應勢作決策。對此,全省不少黨員幹部深有體會:兩個《決定》的形成充分吸納了“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成果,充分體現了科學理論與四川實際的緊密結合。

以大學習促學懂,以大討論促弄通,以大調研促做實。“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紮實開展,進一步促進廣大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高舉旗幟、維護核心,政治對標、舉旗明向”牢牢刻入了頭腦和心中。

“‘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通過把講政治落在實處,充分彰顯了武裝頭腦推動工作的理論自覺,充分彰顯了牢記使命踐行擔當的歷史自覺,充分彰顯了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實踐自覺。”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新對此深有感觸。

思想發動:把準實情 著眼長遠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四川要大發展,就離不開思想的大解放

“當今世界,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4月18日,在2018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上,面對500多名中外商界“大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亮出“開放宣言”。

從完善政策到營造環境,從打通瓶頸到架設平臺,開放的四川“好戲連臺”。剛剛落幕的第十七屆西博會,創下西博會歷史上國際化程度最高、“一城雙展”規模最大、創新活動最多等一項項新紀錄,交出一份閃亮的成績單:西部各方簽約投資合作項目808個,總投資額7883億元。

思想總是先導,思路決定出路。喜人的開放成果,根源於永不僵化與停滯、永不封閉與保守的思想解放。

這樣的過程,註定是觀念碰撞淬火的過程。

不沿邊、不靠海,地處內陸腹地的四川如何變成開放前沿?經濟體量西部“老大”,發展速度高於全國,現時的四川可否“穩”字為先?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開展之初,類似畏難的情緒、自滿的心態,並不鮮見。一次次學習、一次次叩問、一次次求證,一次次的思想觸動,換來的是人們認識層面的思路清晰、豁然開朗。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思想解放永無止境。四川要大發展,就離不開思想的大解放。“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奔著人們的“頭腦深處”而去,在把準實情、審時度勢中,思想在發動,共識在形成。

——深植方位意識。 辨方位而正則。在時代前行的座標軸上,四川正處在怎樣的一個歷史方位?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反覆強調,“不能只顧埋著頭,還要向前看,要把自身工作放到全國乃至全球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謀劃。”站在全國看四川、跳出盆地看四川,正是這種方位意識的生動體現。

從省情實際看,一方面,“全國有分量”“發展有基礎”“未來有前景”,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六,在未來發展中,還面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成渝經濟區建設以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天府新區建設等諸多機遇。

另一方面,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省情沒有根本改變,發展不足仍是四川最突出的問題。即便經濟總量靠前,但“距標兵較遠,離追兵很近”,形勢緊迫而嚴峻。

再從全國大勢看,四川雖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在全國佔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但“大而不強”的特徵尤為明顯,由優勢向強勢、勝勢轉化,也需一個化繭成蝶的艱苦過程。

從縱向看,往橫向比。一邊是挑戰,一邊是機遇。正是在一次次立足省情國情的大調研中,我們清醒把握了四川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歷史方位。

——樹立問題意識。

6月25日,川桂兩省區國資委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全方位開啟兩地國資國企間的深度合作。“牽手”的背後,有著四川取長補短的深刻考量:同屬西部省份,2017年,廣西23戶區屬國企實現利潤173億元,且全部實現盈利;而同期四川24戶省屬國企實現利潤僅71億元,且有7戶虧損。

同樣讓我們感到“心痛”的是竹產業。浙江安吉,三面青山,翠竹環繞,該縣以中國1.8%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20%的竹業產值;而四川竹林面積全國第一,但產值比浙江整整少了150億元。這組數據,深深地“刺激”了赴安吉調研、來自竹鄉的宜賓市委副書記鄧正權:“如果僅僅躺在美景上,不正視差距,拿不出新思路,就很難找到一條生態文明致富路。”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對四川廣大黨員幹部而言,如果缺少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看不到問題,找不出短板,就會讓潛在的、細微的問題在日積月累中不斷顯現、放大,最終影響的,必將是四川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以問題為導向。從“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一開始,省委就拋出了事關治蜀興川全局的“六個重大問題”,引導全省黨員幹部深入思考,該如何把握新時代四川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如何推進四川高質量發展,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如何抓好鄉村振興和民生改善,如何打好“三大攻堅戰”,如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思考如抽絲剝繭,強烈的問題意識可以將對問題的挖掘不斷引向深入。比如,能否解決好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成了四川實現高質量發展亟待破解的現實問題。

帶著問題學,奔著問題去,以問題倒逼,最終指向是解決問題。6月底在北京召開的世界竹藤大會上,宜賓攜手國際竹藤組織等,現場簽約項目24個,包括竹精深加工、竹生態旅遊、竹交易及竹文化建設等,一篇篇圍繞竹產業的大文章、新文章,正在蜀南竹鄉書寫。

同樣,為補齊高鐵建設短板,省委發出“砸鍋賣鐵”也要乾的錚錚誓言。新建成南達萬和成自宜兩條高鐵,目標已定,唯有快馬揚鞭。

——破除“盆地意識”。

“很多幹部群眾一輩子都未去過成都,逐漸變得故步自封。”在甘孜州委書記劉成鳴看來,幹部群眾思想“翻不過二郎山”,成為制約甘孜發展的最大障礙。

如何讓思想“翻過二郎山”?《甘孜州關於完善區域發展推進機制的實施意見》幾易其稿最終出臺,提出要抓住雅康高速這一大通道,主動借力成都經濟圈,吸引物流、人流、資金流和技術流,打造甘孜農旅融合發展產業帶。

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盆地意識和思維慣性,絕不僅存於甘孜一地。

“四川農產品加工業已突破萬億元規模,從縱向看可喜可賀;但從全國橫向比,仍存在總體規模偏小、產業聚集度不高、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不明顯等不足。”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馮錦花看來,四川農業破除“盆地意識”迫在眉睫,農業大省還要叫響更多“川字號”產品。

衝出盆地,眼界更寬。先後到山東、湖北等多個省份“取經”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形成了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成果。在充分吸取相關部門意見基礎上,省政府於9月初印發《關於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力爭全省建成200個左右農產品加工園區,其中“百億園區”達10個。

“破除‘盆地意識’,最首要的就是要堅決破除‘自滿意識’,自覺做到在自省自查中‘知不足’。”在省委黨校教授裴澤慶看來,“盆地意識”最大的危害,就是那種缺乏比較的“自我感覺良好”,容易導致自我滿足、“自我麻醉”,以至缺乏警覺、裹足不前。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旗幟鮮明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識”,可謂矛頭所指、別具深意。

——強化創新意識。

在阿壩州汶川縣,全縣1.9萬戶農戶被劃分為1532個網格,由幫扶部門和鄉鎮駐村幹部擔任網格宣講員,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宣傳到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在廣元市蒼溪縣,各級黨組織量身擬定調研課題,形成“總課題+子課題+微型課題”層層深入的調研體系,切實做到調查研究既聚焦重點,又上下銜接……這些,都是“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創新載體形式、方式方法的生動事例。

創新成就未來,創新引領發展。持續近半年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堅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貫穿活動全過程、各方面,堅定用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新戰略引領四川新發展。

8月30日,隨著“民泰號”班輪緩緩駛出瀘州港,瀘州港推行的“啟運港退稅+無水港”模式實現首票發運。不僅成都、攀枝花、樂山、德陽四地可享受啟運港退稅政策紅利,該模式更被認為是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創新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的新探索。

這一新探索,源自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的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瀘州的構想是,依託地利優勢,對內探索“啟運港退稅+無水港”新模式;對外加快“瀘粵港”“瀘桂新”“瀘蓉歐”等南向東向西向對外開放通道建設,從而助力瀘州在新一輪開放發展中乘勢而起。

“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大大激發了全體黨員幹部的創新意識,而活動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省委以創新意識推動工作落地落實的一個具體結果。

遙想當年,四川人民以“敢為天下先”的姿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長卷中,留下了多個“首次”和“第一”,樹起了改革先行者的標杆,激活了四川發展的“一池春水”。今天,伴隨著“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深入開展,一大批創造性成果、創新性實踐,正“破土而出”、蓬勃而生。

戰略謀劃:同頻共振 奠基未來

——思想理論只有轉化成戰略決策,思想的力量才會釋放出改造世界的偉力

9月初,四川白酒“六朵金花”抱團亮相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星光熠熠。

食品飲料產業,是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重點培育打造的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之一,而“川酒”,歷來就是食品飲料產業的領頭羊和代表者。這次抱團出擊,被業內人士視為合力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擦亮“川酒”金字招牌的務實之舉。

“川酒軍團”抱團拓展,既是形勢所逼,更是政策所激。在省委新一輪戰略規劃裡,川酒振興無疑是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的一枚重要棋子。

善謀始能善成。一個地區的發展,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未來。思想理論只有轉化成戰略決策,思想的力量才會釋放出改造世界的偉力。

重整行裝、站上新起跑線的四川,在“學與思”後,該怎樣“謀與動”,以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和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

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一個思路更加明晰——四川正處在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一項首要任務。

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諸多謀劃更加具體——省委堅持把理論大學習與戰略大謀劃深度融合,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具體化、戰略化,形成了富有指導性、科學性、針對性和貼近性的思想“結晶”,融入了奠基四川未來發展的兩個重要《決定》,成為了新時代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行動綱領。

協調發展不足,是橫亙在四川高質量發展路上首當其衝的“攔路虎”。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這一老問題引發的碰撞最為激烈,但共識也異常統一。專家學者和市州領導紛紛表示,協調發展不是“平均發展”,應毫不動搖支持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同時在省域內培育更多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這項重大戰略部署後,成都主動拋出“橄欖枝”,共同打造成德綿、成德資、成眉樂產業聯動區。

“站在成都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眉山市,以實際行動加快天府大道仁壽段建設,這條“最長城市中軸線”,年底通車後將把兩個城市拉得更近也更緊。背靠大樹好乘涼。第十七屆西博會上,眉山市集中籤約11個優質項目,總投資額745.5億元,收穫頗豐。

正是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堅持全局與局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參悟透、領會好,多調研、查實情,盯住抓、抓到底”,通過學習、討論、調研、決策,環環相扣、層層深化,匯聚形成的戰略決策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正如區域發展戰略中,省委對經濟副中心的明確要求,引領激勵著綿陽、德陽、達州、宜賓等“種子選手”摩拳擦掌、各顯神通。

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蓉簽署框架協議,持續深化川桂合作,推進開放通道建設,四川南向開放又添“大手筆”。

對外開放的程度有多深,開拓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人們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開發開放的前列”這一重要指示精神,自感差距依然不小。

帶著這樣的危機感和緊迫感,9月中旬,省政府邀請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共同為新川創新科技園新加坡創新中心揭牌。我省“全域開放”的誠意,也換來了新加坡政府的積極回應:願助力四川企業以新加坡為橋樑走向國際市場。

“對外開放的大門永不關閉”。四川開明積極的姿態,產生日益明顯的“漣漪效應”。9月26日,四川航空正式開通成都直飛以色列特拉維夫航線,成為中西部地區首條直飛以色列的航線。首航儀式上,以色列外交官熱情站臺,堅信直飛帶來的不僅是旅遊市場的繁榮,也將推動以中交流合作再上新臺階。

正是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堅持引領在前,把抓住當前與謀劃長遠結合起來,奔著各種問題而去、為解決現實問題而來,匯聚形成的戰略決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正如“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中,四川聚焦重點方位,突出南向發力深耕。

9月17日,一份編號為2018SJZB -5-CW的標書掛網公佈。受中國鐵路總公司委託,相關機構將成都向東至達州至萬州鐵路項目進行勘察設計一次性總體招標。這份不足千字的標書,寄託著9000萬四川兒女“時速350”的高鐵出川夢。

就在幾天前,作為成自宜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至自貢鐵路初步設計審查會召開,四川南下出川高鐵大通道建設有望提速。

數年後,兩條衝開盆地的“巨龍”,承載的不僅是商旅人流,還有銷往世界的“四川造”。

無論是衝刺進入高鐵時代,還是擦亮“四川造”品牌,這背後都有著省委集思廣益之後深深的戰略考量。

國慶前夕,德陽東方電機有限公司衝剪分廠的工人們,已作好國慶加班的準備。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這裡改造為數字化智能車間。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後,傳統重裝之都德陽正全力搶佔智能化“風口”,加快由“製造”向“智造”轉變。

變化,與4月開啟的那場“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緊密相關。面對交通建設、產業發展等事關長遠、牽一髮動全身的重大課題,省委廣開言路、匯聚眾智,不僅“借腦”民主黨派、高校院所、國有企業、高端智庫,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外人士也動員起來,體現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時代內涵。

長期關注智能製造的民盟四川省委,此次提交專門課題,建議中共四川省委把培育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我省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戰略。這些真知灼見,被省委廣泛吸納,最終轉換成治蜀興川的戰略決策。

正是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省委堅持黨委決策一錘定音與決策過程體現民主相結合,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綜合聽取各方面意見,充分採納吸收各方面高質量建言獻策,找到了最大“公約數”,畫好了最大“同心圓”,匯聚形成的戰略決策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正如九三學社四川省委關於“做大做強節能環保產業”的課題成果,最後寫入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板塊。

發展的目的,是不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為現實,這也是我省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各級各地開展的深入基層大調研活動中,一些信息不斷收集反饋:人民群眾對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三大攻堅戰”的訴求非常強烈。對此,省委明確提出,把對這些工作抓得實不實、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各級幹部對群眾感情深不深、看齊意識強不強的重要標尺。

對標先進——9月4日全省鄉村振興大會一開始,就用22分鐘時長,播放浙江和廣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專題片。省委農工委負責同志說,希望先進地區的做法能給大家帶來震撼和啟迪。

問責不力——因未完成2017年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9月18日,省環保廳等7家省級相關部門,共同對自貢、德陽、綿陽、樂山、宜賓、雅安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通報存在的問題,並在媒體點名曝光,網友為此紛紛點贊。

正是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俯下身子察民情、聽民意,堅持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充分詮釋了“動力源在人民”的理念,使得省委匯聚形成的戰略決策具有很強的貼近性——正如四川在全國率先開展的貧困地區扶貧產品公益性集體商標註冊工作,目前已有400多家企業獲得“四川扶貧”這一特殊名片,相關產品的熱銷給貧困農戶帶去實實在在的收益。

隊伍重塑:轉變作風 躬身實幹

——黨員幹部精神為之一振、作風為之一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激發了強大動力

今年夏天,隨著5700餘人組成的幫扶大軍集結出徵,為期3年的涼山脫貧攻堅大戰再添新軍。

今年23歲的肖泓伶是衛生計生系統幫扶隊伍中年紀最小的隊員,風華正茂,她和男友決定攜手將青春的一筆寫在涼山:“就是衝著吃苦去的。”

臨近退休年齡,54歲的省種子站推廣研究員蘇秀也決定前往,“希望能為涼山百姓帶去自己的‘獨門絕技’,在最後的職業生涯不負時代賦予的重任。”

一位“95後”,一位“60後”,不同的年齡,同樣的事業。他們所代表的,正是明責任、懂擔當的“中堅力量”。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的戰略決策,勾畫了四川發展的美好遠景。幹好這些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既重塑、檢驗黨員幹部的學習態度、調研水平、工作作風,也同步鍛鍊黨員幹部的眼界格局、提升黨員幹部的思維能力。歷時近半年的磨礪與淬火,使全省黨員幹部精神為之一振、作風為之一新,為促進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了政治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徵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們將會面對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領導幹部必須有強烈的擔當精神。大事難事看擔當,領導帶頭勇擔當,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這樣的事例俯拾皆是——

省委書記彭清華三進大涼山,短短几個月時間,省內21個市州都留下了省委書記的足跡。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對省政府黨組和政府系統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作出專題部署,並深入攀枝花、樂山、宜賓、阿壩等地調研督導。各級領導幹部堅決執行省委決策部署,把自己擺進去,學懂弄通做實,既當組織者、推動者,也當先行者、帶頭者,“頭雁效應”成為一道閃亮的風景。

自上而下的示範,帶來自下而上的呼應。各級黨員幹部自覺將使命擔當化作日常工作的務實行動,化作攻堅克難的內生動力。

7月初,暴雨突襲四川多地,廣元市利州區榮山鎮板橋村黨支部書記張貴平在搶通村道時,突感身體不適,不幸離世,將45歲的生命定格在抗洪搶險一線。“我是黨支部書記,就得盯在這裡。路不搶通,不能走。”他以捨生取義的堅守詮釋擔當。

在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裡,面對拆遷安置中久拖未決的問題,達州市達川區楊柳社區黨委認識到,決不能把問題當皮球一樣留給“下一任”,於是下足功夫,解決了一批過去看起來似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他們以“啃下硬骨頭”的決心詮釋擔當。

黨員幹部是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和貼心人。為民,永遠是黨員幹部不渝的信念和不變的追求。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堅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切實解決民之所盼、民之所急、民之所需,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化為實踐、淋漓展現。

在攀枝花市東區瓜子坪街道,“苟孃孃龍門陣室”可謂家喻戶曉。“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藉助這一平臺,該街道黨員幹部走進小區院落,與群眾圍坐一圈,擺起了“龍門陣”。“擺‘龍門陣’就是一種察民情、解難題的微調研,希望大夥兒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參與社區建設和社會治理。”瓜子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坤梅一番話,讓群眾打開了“話匣子”。

成都市的這樣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黨員幹部通過開展蹲點調研,實現對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共提交蹲點調研報告186份,走訪企業11694家,梳理收集問題1.2萬餘個,彙總意見建議9400餘條,現場解決問題3000餘個。透過數字,可感受到暖暖的民生情懷。

為民與務實緊密相連。工作實不實,往往檢驗著效果好不好。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實打實地學習、實打實地調研,撲下身子抓落實,緊盯目標抓落實,在出實策、謀實招、幹實事中樹立起求真務實的新風。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3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調查研究實效的通知》,要求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斷提高調研實效。把開展好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內容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與中央精神高度契合。活動中,從調研選題的確定,到調查研究的過程,再到調研成果的出爐與轉化,無不凸顯一個“實”字。成百上千個調研課題檢驗著黨員幹部的作風之硬,錘鍊著黨員幹部的作風之實。

樂山組織開展反向式按需式調研,根據調研主題擬定初步調研提綱,召集調研對象補充完善,再展開全方位調研,極大增強了調研的針對性;宜賓要求黨員幹部深入基層蹲點調研、解剖麻雀不得少於7天,並堅持“三個只談”,即基層調研只談問題,座談研究只談對策,制發文件只談乾貨……

調研——決策——落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作閉環。從決策過程來看,一頭挑著調研,此乃決策之基;一頭擔著落實,體現決策之效。不落實,再好的藍圖也只是空中樓閣,落實落地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之後,宜賓市南溪區明確98名領導幹部對口聯繫98戶企業,每月召開 1次“問需民營企業”座談會,將“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就在國慶節前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最新印發《關於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南向進出川通道鐵路增至7條,多路並舉、互聯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從而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提供重要支撐。

遂寧市安居區攔江鎮五琅壩村第一書記代汝江身上,有個記滿了文字的筆記本,裡面全是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以來的心得體會。“在大學習中學懂,在大討論中弄通,在大調研中做實,只有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求真務實,才能把工作幹好。”代汝江說。

此時此刻,有著同樣感悟與收穫的,又何止代汝江一人。通過“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鍛鍊、重塑的決不是哪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全省黨員幹部隊伍這個整體群像。

一張藍圖繪到底,重整行裝再出發。以嶄新的形象、飽滿的激情,迎接更大挑戰,不斷開拓向前——我們,準備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