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永年楊露禪

永年城四面環水,至柔至剛。似水柔情之中,造就了剛柔相濟、化有為無的太極拳式。風靡吾國的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就出身和生長在這裡。楊露禪故居位於永年城南門外,建於晚晴時期,總佔地面積980平方米,分為南北兩部分。1992年,楊露禪故居在原來的基礎上覆建。

邯鄲永年楊露禪

茶棚,座東朝西。面闊五間,右為入口,左為出口。現為遊客服務中心。

邯鄲永年楊露禪

入口影壁上,刻畫太極圖案。究竟何為太極?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有各種學說。太極一說最早見於《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此後衍生出陰陽兩儀,《易經》雲:“易有太極,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為東南西北,為春夏秋冬,簡單的說,就是二維世界。八卦則生髮至三維空間,總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如水之旋渦,源源不斷地擴散,以至無窮。 太極拳正是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邯鄲永年楊露禪

北居室。

邯鄲永年楊露禪

內部現為有關楊露禪之介紹。楊露禪(1799-1872),名福魁,河北永年人,楊氏太極拳的奠基人物。楊露禪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鋪“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由於陳氏太極的陳長興經常借用陳德瑚的大宅授徒,楊露禪在陳氏師徒練拳時,便在一旁觀看並私下練習,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後被陳長興發現,見楊露禪是可造之才,便允許他在業餘時間學習太極拳。此後楊露禪三下河南溫縣陳家溝,拜陳長興為師,先後經歷了十八年之久,終於把太極拳真諦帶回永年。回到老家後,在太和堂設立拳場,以授拳為業,他在陳氏太極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百單八式的太極拳拳路,使楊氏太極從此聲名遠播,成為楊氏太極第一代祖師。

邯鄲永年楊露禪

楊氏太極後繼有人,他們不斷將這門傳統武術發揚光大。楊氏太極的傳承,首先是家族的繼承,同時有師徒的傳授。楊健侯是楊露禪三子,健侯之次子兆元早亡,兆元之女楊聰,配趙樹堂,生女名趙桂珍。傅鍾文乃趙桂珍之夫婿,楊兆元之外孫女婿。因此,傅鍾文是楊氏太極第四代傳人。

邯鄲永年楊露禪

南居室。

邯鄲永年楊露禪

南居室壁上太極推演圖案。

邯鄲永年楊露禪

主居室,座東朝西。面闊三間,前有廊簷,硬山灰瓦。

邯鄲永年楊露禪

門前抱柱楹聯寫道:手捧太極震寰宇,身懷絕技壓群英。這是清末帝師翁同龢在觀看楊露禪的太極拳表演後,手書贈給楊露禪的一幅對聯。翁同龢對楊露禪的評價是: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之渾圓一體也。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正堂。

邯鄲永年楊露禪

椅背上刻蝙蝠等吉祥圖案。

邯鄲永年楊露禪

臥室。

邯鄲永年楊露禪

楊露禪夫婦蠟像。

邯鄲永年楊露禪

楊健侯(1842-1917),為楊露禪三子;楊少侯(1862-1930),為楊健侯長子;楊澄甫(1883-1936),為楊健侯三子。皆為一代宗師。

邯鄲永年楊露禪

下金檁上墨書題記:公元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廿三日永年縣復修楊露禪故居籌建委員會廣府鎮人民政府重建,邯鄲地區建築總公司承建。

邯鄲永年楊露禪

碑廊。

邯鄲永年楊露禪

碑廊。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禹襄故居位於永年城東門內迎春街,佔地面積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屬清代道光年間建築。故居原有房屋75間,現存42間,分東、中、西三條南北軸線排列。大門前是一方照壁,正面刻“武禹襄故居”楷書。

邯鄲永年楊露禪

照壁背面,刻武禹襄所著《十三勢說略》。武禹襄傳世論文除了這篇,尚有《十三勢行功要解》、《太極拳解》、《太極拳論要解》、《四字秘訣》、《身法八要》等。立言傳世,武禹襄被後世尊為武式太極拳的創始人。

邯鄲永年楊露禪

照壁之後是大門。武禹襄是武氏太極的創始人,本名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比楊露禪略晚,但二人曾有交集,楊露禪曾把其子楊班侯送到武禹襄處唸書。起始,武禹襄赴溫縣趙堡鎮,從陳清平學習太極拳。從這點講,楊武二家,皆源於河南溫縣陳氏。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禹襄故居平面圖,1是照壁、大門,2是轎房,3是儀門,4是客廳,5是過廳,6是居室,7是水井房,8是書房。

邯鄲永年楊露禪

大門後是寬闊之廣庭,轎房和儀門相對而立,皆硬山雙脊,灰磚青瓦。

邯鄲永年楊露禪

轎房,面闊三間,前簷開敞。

邯鄲永年楊露禪

轎房內置風調雨順四大天王。皆面容寬凝,目光下垂。

邯鄲永年楊露禪

儀門。即禮儀之門,取“有儀可象”之意。

邯鄲永年楊露禪

客廳。

邯鄲永年楊露禪

客廳內景,後柱間有屏風,屏風後有門通至後進院。

邯鄲永年楊露禪

廂房。

邯鄲永年楊露禪

屋頂樑架。

邯鄲永年楊露禪

《太極拳論要解》,武禹襄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武術家,同時注重武德的培養,這從書中文字可得窺豹:要守個信字,要用個勤字。凡與人言,自稱其名。長者問,恭而對之。不無事生非,忍者而力。貴賤貧富得之於天各有定分,不可以己富貴而驕奢,不可以己貧賤而諂嫉。出入必告,言語勿雜。觀書勿泛,作事勿隋。勿作無益,同歸於善。剛毅乃是自勵,謙讓可以求益。有善當與人共,有惡勿忘人攻。

邯鄲永年楊露禪

過廳,明間為通道。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福鼒居室。武福鼒是武禹襄玄孫。

邯鄲永年楊露禪

教堂遺址,位於廂房旁,為昔日武家誦經場所,是清朝光緒年間,武禹襄曾孫武毓荃赴日留學歸來後所建,目前僅剩西山牆。從尖栱券頂的花窗,依稀可見昔日的模樣。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福鼐居室。武福鼐是武禹襄玄孫。

邯鄲永年楊露禪

最後一進正房居室。

邯鄲永年楊露禪

門頭橫匾:武禹襄故居。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正堂,上方懸掛武禹襄頭像,風姿凜然。

邯鄲永年楊露禪

裡間復原了武禹襄習拳的場景。武禹襄始祖自江南遷至,後成為本邑望族,不圖仕進,酷愛拳術,終成一代名家。

邯鄲永年楊露禪

裡間陳設。

邯鄲永年楊露禪

廂房武延緒居室。武延緒系武禹襄之孫。

邯鄲永年楊露禪

這是一幅詠梅的畫。題跋寫道:雪霽郊原梅漸開,天公著意為量裁;一枝首放報春早,幾度含羞伴月來;青女第憐情寂寞,素娥每共影徘徊;林家少婦嬌嬈甚,千古風流未少摧。何家英畫。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用懌居室。武用懌系武禹襄之子。

邯鄲永年楊露禪

吳作人大作。寥寥數筆,點出重點,疏淡雋永。

邯鄲永年楊露禪

書房位於另外一路,四周本是花園,現有些寥落。花園裡長著雜樹,幾塊閒碑。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正廳奉武禹襄半身像。身後對聯為: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橫批:文人武聖。武禹襄允文允武,神手其技,著作等身,實為典範。

邯鄲永年楊露禪

石碑造像。

邯鄲永年楊露禪

石碑造像。

邯鄲永年楊露禪

院子裡還有一口水井,專門闢屋保護。房前立一塊石碑,上書:吃水想起打井人。2003年立。碑後有紀,此井乃企業家宋福如先生所開鑿,為民造福。

邯鄲永年楊露禪

武公禹襄頭像,立於後園。武公官銜為廩貢生,候選訓導,贈封中憲大夫。武派太極創始人。為近代太極之發展,有篳路藍縷之功。

邯鄲永年楊露禪

永年城外東南角,還有一處武林名家之紀念祠,這便是傅公祠,是楊氏太極第四代傳人傅鍾文墓祠。墓祠建設在綠水之濱,前為深入水面之平臺,正對入口四柱三門石牌坊。

邯鄲永年楊露禪

立柱楹聯:尊師重道得真諦,名震寰宇;胸懷太極氣磅礴,一代宗師。橫枋間字版為“傅公紀念祠”,加以點題。

邯鄲永年楊露禪

享殿,宗師殿。面闊五間,單簷廡殿頂。規制尊崇。

邯鄲永年楊露禪

兩廂配殿是捲棚頂的永壽廳。

邯鄲永年楊露禪

年豐廳。

邯鄲永年楊露禪

享殿內奉傅鍾文坐像,身穿中式褂褲,右手持摺扇,面容安詳,凝視遠方。坐像上方奉楊氏太極歷位祖師畫像,橫匾題:一代宗師。

邯鄲永年楊露禪

享殿之後,是墓園。前為甬道,中心一塊圓石,頗類太極之形,遠處圓形墓丘為水泥石覆頂,方形臺基,後有半圓照壁牆。墓前有一對華表,下為帶凹槽圓柱,寶蓋承託,上有望天小獸。墓碑上書:先考傅公鍾文、先妣趙君桂珍之墓。

邯鄲永年楊露禪

勤恆

邯鄲永年楊露禪

禮誠。

邯鄲永年楊露禪

公元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傅鍾文在上海逝世,享年九十一歲,根據傅鍾文生前遺願,經上海市和永年縣政府批准,安葬於永年。

邯鄲永年楊露禪

望柱碑銘文:傅公之墓始建於公元二零零零年九月,移靈柩於公元二零零一年清明節,落成於公元二零零二年十月。

邯鄲永年楊露禪

後園裡還有一尊傅鍾文塑像,應是和享殿為同一系列。傅鍾文(1903~1994),在前文已介紹,是楊露禪之外親,生於永年,14歲到上海後長期跟隨一代太極拳宗師楊澄甫學拳,深得真傳。被稱為“太極拳之正宗”。共和國成立後,是上海武術隊的首批教練員,1979年任上海武術協會副主席,1984年被評為全國太極拳十三名家。多次出訪國外,弘揚國術,深得尊崇。

邯鄲永年楊露禪

傅氏家碑。

邯鄲永年楊露禪

永年廣府不虧為太極之鄉,眾多名家出身於此,享譽全國。誠如太極神韻:“前進後退、滔滔不絕,如玉環無端。”太極之術如同永遠旋轉的車輪,週而復始,無始無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