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这首诗新奇瑰丽想象奇特,用神话世界来创作了此诗!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诗鬼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当时的李贺正任职于长安,虽只是一个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但也让他见识了不少事情交了不少朋友,而这首诗就是李贺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宫廷乐师李凭所写,而说到箜篌也有需要注意的一点,这里的箜篌和现在的箜篌可不一样,盛唐时的箜篌早已失传了,只有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而现在的箜篌则是结合了竖琴古筝并加以改革的新型乐器。

李贺的这首诗新奇瑰丽想象奇特,用神话世界来创作了此诗!

这首诗延续了李贺一贯爱用神话传说来写作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全诗大量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音乐的效果来表示李凭高超的技艺与其音乐的魅力。诗的前四句泛写背景,通过起句的"吴丝蜀桐"来描写箜篌的质量精良为后文赞美乐声作铺垫,毕竟只有质量好的乐器才会发出如此美妙动人的乐声,又通过"高秋"交待了时间,后两句则夸李凭箜篌的乐声有多么美妙,再说原来是李凭在城中心弹奏箜篌啊,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景象描绘更加突出了其乐声的美妙。

李贺的这首诗新奇瑰丽想象奇特,用神话世界来创作了此诗!

五六句则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正面描写乐声,无论是"昆山玉碎"还是"凤凰叫"都是在表现乐声声调的变化起伏,以声类声。下句的"芙蓉泣露""香兰笑"则是着重描写乐声带给人的感受,时而压抑伤感时而轻快欢愉,以形写声。这两句对乐声描写所用的意象足以看出李贺写诗时极富想象力,而其后的几句更是可以看出李贺"鬼才"之名的由来,善用神鬼辞采诡丽。

李贺的这首诗新奇瑰丽想象奇特,用神话世界来创作了此诗!

"融冷光"一句为过渡句,是李凭乐声从对凡人的影响上升到对世间自然景色乃至对天上诸仙都有影响的过渡句。"紫皇"一语双关,既指当时的皇帝,又指天上的天帝,这时对乐声音响效果的描写就正式上升到了天上神界的境界了。补天的女娲听闻此声,竟入迷到了忘记自己补天的职责的这个境况了,所以有了"石破天惊"秋雨下个不停,神山上的教令神妪也同样被乐声所打动,就连老弱的鱼与贫瘦的蛟都不顾自己身体的羸弱而随之起舞,乐声更是传到了遥远的月宫上,成天伐桂的吴刚都静静的倚靠在桂树旁听着动人的乐声不肯睡去,玉兔更是静待一旁听着音乐哪怕寒露将其浸湿都不愿离去。这几句的描写将李凭所弹奏的乐声吹的是神乎其神,足以看出李凭在当时是有多受欢迎,其弹奏箜篌的技术是有多么高超,而且这些描写也足以看出李贺"诗鬼"之名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