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交通運輸局 提升智能化水平 力爭「彎道超車」

東莞市交通運輸局 提升智能化水平 力爭“彎道超車”

東莞需要在規劃設計、建設整改、交通調配等各方面提效。圖為東莞軌道交通二號線。 孫俊傑 攝

上午9時,在東莞上下班最繁忙的路段——旗峰路,最中間的車道畫上了顯眼的雙黃色虛線,醒目的“潮汐車道”白色字樣和雙向通行標誌,清晰指引著車輛行進。作為東莞首條試行的潮汐車道,旗峰路(東莞大道至翠峰路路段)目前已經運行了半個多月,一到早晚高峰就擁堵不堪的旗峰路顯得井井有條,車輛通行順暢了許多。

今年8月起,東莞市民期盼已久的“治堵”硬仗正式打響,首批12個擁堵節點治理項目正式動工。經過近2個月的奮戰,12個節點已經治理完畢,明顯提升了通行效率。

“全市的交通擁堵治理,需要提高效率和提升智能化。”東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陳建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市需要在規劃設計、建設整改、交通調配、公交優先等各方面提效,並對標上海、杭州、深圳等先進城市,充分利用各類高科技、大數據,力爭交通管理實現“彎道超車”。

撰文:歐雅琴

針對擁堵節點開出治理“良方”

家住金域中央卻在東城上班的程先生每天都要經過東莞大道,從蛤地路口、西平路口、鴻福路口、旗峰路口,他幾乎經過了大道所有擁堵的節點:“不擁堵的時候20多分鐘就到的路程,高峰時期可能要1個多小時。”。

近年來,隨著東莞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昔日的交通大動脈,逐漸出現擁堵節點。

從聯席辦公室成立後,工作人員就開始了頻繁地在街頭調研。通過定期定點多次觀測節點交通運行情況,摸清擁堵癥結,聯席辦公室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改善措施,並在6月份正式向社會公佈,將對包括東莞大道—蛤地路口等12個重要擁堵節點進行改造。

“這只是第一步,就是最容易解決的、改造成本也不那麼高、改造後效果非常顯著的,先動工。”對於東莞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鍾永剛來說,12個擁堵節點的改造只是“一期工程”。改造結果也印證了鍾永剛的看法——9月底節點的全面完工,緩解了中心城區的擁堵情況,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潮汐車道的管理新方式,也讓程先生這樣的市民感覺順暢了許多。

經實地踏勘及梳理研究,第二批交通擁堵節點也在近日公佈了——其中11個位於城區,23個位於鎮內(常平、寮步、大朗、虎門、石龍、塘廈、樟木頭、長安、厚街、清溪)。目前,相關鎮街已陸續成立項目治理工作小組,制定治理計劃。這些“短平快”的微改造項目,通過信號燈配時、調整車道、路口渠化、局部加寬及道路升級,將有效提升當地的通行效率。

規劃實現大路網格局

除了短期、中期的改造方案,治堵需要更長期的規劃,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處廣州、深圳兩座超級城市之間,東莞這座“通道城市”,順暢交通動脈,將為城市留下更多發展的優質資源。

今年國慶節期間,備受關注的虎門大橋,車流量一直居高不下。10月4日,大橋車流為15.87萬車次,同比上漲超過16%。

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備戰國慶出行時,相關部門通過對部分10噸及以上貨車進行限行、封閉管制威遠站入口和南沙站B入口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虎門大橋通行能力。因此,在超大車流下,虎門大橋國慶期間始終保持有序通行狀態,車輛基本半個小時左右就能順利通過大橋,相比去年國慶假期快了20分鐘左右。

管理方式的改變,提升了社會對“治堵”的信心。

為了治療擁堵頑疾,目前,交通部門已經委託了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組織編制《東莞市交通發展與治理規劃》。作為推進東莞交通發展與治堵工作的重要行動依據,該規劃主要內容包括了東莞綜合性的交通發展政策與戰略措施,近期、中期及遠期的交通治理對策和措施,保障措施及責任分工等。目前,規劃已經上交市政府研究審定。

通過追趕先進城市,運用最新信息技術,這份覆蓋“海陸空”的交通規劃,打通斷頭路,加快完善東莞“五縱四橫六連”高速公路網絡,構建環珠江高快速路網體系。鍾永剛認為,這能促使東莞與珠江西岸地區形成“一環五橫”的沿江跨江路網格局,緩解虎門大橋、廣深高速的交通壓力。

“智慧大腦”打造信息高速公路

“要充分利用各類高科技、大數據,力爭交通管理實現‘彎道超車’”,除了提升交通效率,陳建枝認為,提升智能化也是推進交通治理的有效手段。東莞不僅要在規劃設計、建設整改、交通調配、公交優先“提速”,也要對標上海、杭州、深圳等先進城市。

“智慧交通”的前期調研已經悄然開始進行,調研小組不僅到深圳等先進城市進行學習,還約談了不少企業,進行技術性的框架設計,併到比亞迪“雲巴”等項目進行了考察。

近日,全市開展了公交線路大調查行動。為了全面掌握全市公交運行與服務情況,交通部門通過跟車、現場問卷、網絡等調查方式,進一步瞭解群眾出行實際需求以及現有線路存在問題,為下一步優化公交線網做準備。

8月15日上午,東莞地鐵軌道2號線受理銀聯手機閃付和銀聯IC卡閃付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今後市民或遊客乘坐東莞地鐵時,可以直接使用手機或銀行卡“閃付”過閘;而在高速公路管理方面,9月28日起,虎崗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門段)全線收費站正式啟用“掃碼付”及“無感支付”功能,車輛最快3秒即可通過閘口。

“以前,這些功能分別屬於不同的管理系統和企業,現在要打造信息的高速公路,就需要將它們進行整合。”交通部門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想將資源整合、提高使用效率,需要有市一級的信息管理平臺。

隨著功能的整合,百川匯流,市民的交通出行將逐漸擁有“智慧大腦”。鍾永剛透露,未來,東莞會打造一個交通出行的APP平臺,將全市關於交通的信息納入。

立體化改造提升城市速度

“很多城市在快速發展的時候,都曾面臨兩個問題,交通擁堵和環境惡化。”鍾永剛曾對全球很多城市的治堵經驗進行研究,他說,從英國、美國、日本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些國家都面臨過擁堵問題,通過種種措施,最後都得到了解決。

因此,鍾永剛說,城市擁堵並不可怕,只要綜合治理、有效應對,就能緩解東莞的擁堵,“例如我們這次通過節點改造、路網改造、優化公交、發展城市慢行系統,能將全市的交通系統進行立體化的改造。”以軌道交通為例,目前,全市正在針對公交接駁等問題進行重新設計,雖然“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造起來不是個容易的事,但交通正是這樣日漸發展、調整節奏的過程。

對於東莞來說,智能化的提升速度還需進一步加快。近年來,廣州、深圳、泉州等地的智慧交通都在飛速發展中。對此,鍾永剛認為,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載體,將能全面提升交通運輸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即通過服務品質化、管理科學化和運行高效化的轉型,智慧交通將實現“人、車、道路、環境”的全方位智慧協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