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這條縣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滿一年就變得破破濫濫

建水縣官廳鎮至乍拉的一條縣道,修通一年就變得破破濫濫,讓當地群眾覺得很是可惜。

距建水縣城46公里的官廳鎮是建水南部跟縣城最遠的鎮,紅河岸邊的乍拉村是一個只有40多戶的一個傣族村子,距官廳鎮36公里,其中,官廳鎮至玉溝寨一段早已鋪成了柏油路,但至乍拉寨一段是近20公里的長下坡路,要經過數十個180度的彎才下到乍拉村,並且一直是土路。

由於到官廳鎮的路途實在難走,以前,乍拉村及周邊村寨群眾,售賣農產品都是擺渡紅河送到元陽賣,或者把娃娃送到紅河對岸的元陽縣的學校讀書。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公路彎彎曲曲但路邊植被稀少

去年底,建水修通了到乍拉的縣道,其中從荒田至乍拉寨的這20公里是新鋪的柏油路。最近,記者途經該地採訪時看到,柏油路鋪得平整光滑,但因坡陡高差大,經過了數十個急彎才到了紅河邊,轉過的彎道,遠遠超過了最著名的二十四道拐。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公路直達紅河邊的乍拉村

只不過,到接近乍拉村的約10公里路段上,道路變得越來越差,記者觀察發現,主要是因為山路陡峭,路邊坍塌較多,多處的排水溝都被堵塞,還有的是山溝中衝下的泥石流塊規程在路上,而很多堆積的地方,卻又不像泥石流,看上去完全像是採礦後的礦渣被衝到了公路上。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縣道的後半段已是破濫不勘

記者採訪當地村民得知,這條路是通車還不滿一年。以前是土路的時候,當地群眾到官廳鎮要兩個多小時,公路修通好,極大方便了當地村民,但是,公路基本不見有人養護,排水溝被堵了也不見有人來清理,只要雨下得稍大,礦渣類、沙石都會被衝到路上,雖然這條路上的車很少,但如今壞得像多年的老路一樣,看著實在可惜。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建水这条县道太可惜了 修通不满一年就变得破破滥滥

記者看到,紅河巖邊的山上植被較差,樹木稀少,也是容易發生泥石流,路邊也容易坍塌損壞公路。但是公路北面的山上,確實有幾處鉛鋅廠冼選廠,雖然遠處看不到有生產的跡象,而且岸邊也有采礦企業建了採礦廢渣集中處置工程,但很多礦渣樣東西被衝下堆積在路上也是很多。

記者 任銳剛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