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大多數綠松石都表現出巨大的石性,品質差的甚至目測類似石膏。那麼為什麼有的綠松石有類似其它玉石的通透現象,有的綠松石通過盤玩會出現潤透的感覺呢?泡水玉化是怎麼回事?泡油玉化又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要了解綠松石的玉化,就要了解綠松石的三種水:結構水、結晶水、吸附水

綠松石,是一種三斜晶系的磷酸鹽礦物,化學式CuAl6(PO4)4(OH)8·5H2O,它是水流沉積形成的礦物,理論含水量為19%。這就是綠松石的結構水。結構水是綠松石形成過程中的產物,是綠松石自身的一部分。形成上說沒有水就沒有綠松石,成分上說沒有水就不是綠松石。題外吹捧一下,中國傳統玉石多為硅酸鹽礦物,脫不了石英二字,綠松石是磷酸鹽礦物,從寶石學上講,綠松石無疑價值更大。

為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如果綠松石在成礦過程中經過了更高的壓力,使其形成更緻密的結晶水,水含量就會更高,也就會出現透光的玉化效果。我認為結晶水的多少決定了綠松石的玉化度,透光的原因來自水元素,而不是其它元素。水含量高了之後,往往還會顯現出較高的色彩飽和度,所以玉化的綠松石常見較深的顏色。(但色深的綠松石未必達到玉化。)

為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綠松石的加工過程中往往會對結晶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從毛料開始、去皮、整形、拋光,加工過程中的高速摩擦帶來的升溫效果,會對綠松石自身的結晶水不斷破壞,顏色飽和度逐次下降,甚至形成不均勻分佈的針尖圓形白點。其中色彩降級的差異是很多剛接觸綠松石毛料的人始料不及的。

為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後期盤玩出現玉化感覺的綠松石,是因為料質細膩可以很好的保存吸附水

,而使其接近結晶水的效果。我們常說的“泡水”就是讓綠松石的孔隙去吸附水,從而達到接近毛料狀態時,結晶水含量相對高、顏色飽和度相對高時的表現。優質料泡水後透光也是經常見到的現象。常說的“乾透”也是指在沒有吸附水情況下的狀態,而不是沒有結晶水或結構水。而“泡油”不僅是飽和了吸附水,還用油脂極大程度的封住了孔隙減少了水份散失,在加深顏色的同時油還提高了表面光澤。目前市場上很多賣天價的深色貨有泡油,能不能接受,取決於消費者自己。對於不接受“泡油”貨的消費者,鑑別起來也不難,這種方式處理過的綠松石多數顏色發暗,不明豔,泡水後表面會返油。

為什麼綠松石會有玉化現象?

換一個角度來說,綠松石的盤玩變色過程,就是一個讓水吸附的過程;而能不能盤透在於料子的細膩程度對於水吸附的能力,吸附力越好的就越能接受結晶水被破壞前的狀態,從而玉化。同料盤玩的差異,則來自於腐蝕度、油脂量、潔淨度。

《紅樓夢》裡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借用一下,

綠松石是水做的,

真是水做的。

喜歡掌櫃的多多支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