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大多数绿松石都表现出巨大的石性,品质差的甚至目测类似石膏。那么为什么有的绿松石有类似其它玉石的通透现象,有的绿松石通过盘玩会出现润透的感觉呢?泡水玉化是怎么回事?泡油玉化又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要了解绿松石的玉化,就要了解绿松石的三种水:结构水、结晶水、吸附水

绿松石,是一种三斜晶系的磷酸盐矿物,化学式CuAl6(PO4)4(OH)8·5H2O,它是水流沉积形成的矿物,理论含水量为19%。这就是绿松石的结构水。结构水是绿松石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是绿松石自身的一部分。形成上说没有水就没有绿松石,成分上说没有水就不是绿松石。题外吹捧一下,中国传统玉石多为硅酸盐矿物,脱不了石英二字,绿松石是磷酸盐矿物,从宝石学上讲,绿松石无疑价值更大。

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如果绿松石在成矿过程中经过了更高的压力,使其形成更致密的结晶水,水含量就会更高,也就会出现透光的玉化效果。我认为结晶水的多少决定了绿松石的玉化度,透光的原因来自水元素,而不是其它元素。水含量高了之后,往往还会显现出较高的色彩饱和度,所以玉化的绿松石常见较深的颜色。(但色深的绿松石未必达到玉化。)

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绿松石的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对结晶水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毛料开始、去皮、整形、抛光,加工过程中的高速摩擦带来的升温效果,会对绿松石自身的结晶水不断破坏,颜色饱和度逐次下降,甚至形成不均匀分布的针尖圆形白点。其中色彩降级的差异是很多刚接触绿松石毛料的人始料不及的。

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后期盘玩出现玉化感觉的绿松石,是因为料质细腻可以很好的保存吸附水

,而使其接近结晶水的效果。我们常说的“泡水”就是让绿松石的孔隙去吸附水,从而达到接近毛料状态时,结晶水含量相对高、颜色饱和度相对高时的表现。优质料泡水后透光也是经常见到的现象。常说的“干透”也是指在没有吸附水情况下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结晶水或结构水。而“泡油”不仅是饱和了吸附水,还用油脂极大程度的封住了孔隙减少了水份散失,在加深颜色的同时油还提高了表面光泽。目前市场上很多卖天价的深色货有泡油,能不能接受,取决于消费者自己。对于不接受“泡油”货的消费者,鉴别起来也不难,这种方式处理过的绿松石多数颜色发暗,不明艳,泡水后表面会返油。

为什么绿松石会有玉化现象?

换一个角度来说,绿松石的盘玩变色过程,就是一个让水吸附的过程;而能不能盘透在于料子的细腻程度对于水吸附的能力,吸附力越好的就越能接受结晶水被破坏前的状态,从而玉化。同料盘玩的差异,则来自于腐蚀度、油脂量、洁净度。

《红楼梦》里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借用一下,

绿松石是水做的,

真是水做的。

喜欢掌柜的多多支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