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光環的他,被兩位一把手請到「C位」就座

最近看到的一張照片,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教授鄭皆連的思緒帶回到十幾天前。10月12日,年過七旬的他起了個大早,趕往廣西人民會堂,參加自治區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

臨近上午9時,距大會開始還有幾分鐘,與會的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與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來到會場旁的小房間,緊挨著坐下來。這時,鄭皆連也走了進來,打算在靠門口的地方休息一會兒。

“鄭院士,快請這邊坐!”鹿心社、懷進鵬一看到鄭皆連,不約而同起身,趨步上前握手,並請他在兩人中間位置就座,“感謝您為科技事業創新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落座後,大家親切交談,氣氛融洽……

自帶光環的他,被兩位一把手請到“C位”就座

鄭皆連是廣西唯一的院士,從1965年至今一直紮根廣西,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幹起,孜孜不倦奮鬥在拱橋事業科學技術第一線,成長為國內頂尖的橋樑專家。他本人不僅參與了港珠澳大橋、蘇通大橋等諸多世界級工程建設,而且以其原創技術為支撐,保障廣西路橋施工在全國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讓座這一幕,恰巧被在場科協的同志用手機抓拍了下來,併發到了微信“朋友圈”。“說實話,心裡還挺感動的。”記者問起當天的情況,鄭皆連高興地說,這件事情雖小,但一舉一動體現出中國科協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情懷和導向,為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創新發展事業增添了的信心和動力。

“紮實推進富民興桂事業、實現廣西高質量發展,關鍵在創新,根本靠人才。我們應當多與科技工作者交朋友,以誠相待。”鹿心社在不同場合都反覆強調,要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身心上關懷,讓各方面人才引得來、留得下、用得好。

身教重於言傳。對於各級黨委政府、科協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來說,舉手投足間,彰顯的都是一種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