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周志群


語出孔子《論語·鄉黨》中“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指的是講究禮儀的人食物來源不正,不吃。古人都是席地而坐,一般都會鋪張席子。這句解釋為席子放的不端正,就不坐。

孔子的《論語》一書,寫於戰國時期。是孔子及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儒家思想語錄集。在仁愛禮儀方面,有很多教誨,一直影響到今天。內容包含有思想品德,為人處世,教書育人,任人唯師,方法態度等幾個方面。如今,被部編版選為中學語文教材裡的就有《論語十二則》。

這句話的引申意義在於,人生而為人,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生活當中,都要秉行一股正氣,即便是屁股底下坐著的席子都要擺的正,端的正,不能有絲毫的歪斜。也就是說,做人,當光明磊落,品行端正,襟懷坦白,淡泊明志,天地可鑑。





一棵楊先生的園子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語出《論語·鄉黨》。

《鄉黨》篇講述了很多孔子的行為矩度,從孔子的言行舉止中去看儒家的禮儀。

從行為來看,吃飯和睡覺都是很小的事情,它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並沒有影響。但在孔子看來卻並非如此。一個人的修養時刻體現在他的行為當中,即使是吃飯睡覺喝水這樣的小事也是如此。通過禮儀的鍛鍊,能夠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這就是孔子在推行“禮”的意義。

當然,很多時候人們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即使是孔子也會有很多無法恪守禮節的時候。但正如上面所說,“禮”的意義在於提高道德水平,所以雖然條件不合適,但我們卻可以儘量去做到每一個細節。

所以這句話還引申出做事不要著急,要有耐心的含義。如果你連吃飯喝水這樣的小事都能做的井井有條的話,那你做什麼事不會是有禮有節的呢?

今人不要把這些儒家禮節視為封建時代束縛民族思想的武器,我們可以去反思其中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益處,通過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也有利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