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價那麼高,有些老北京人並不缺房子,爲什麼不賣一套移民呢?

加油建業


正如你所說的,在一線城市,擁有高價房產的人賣出房子移民,本來就是很多人的一種選擇。

但畢竟人各有志啊,不是所有擁有高價房產的人都會選擇移民啊。首先,我有房產了,本來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移不移民對我影響不大啊。再說,如果家裡老人小孩都需要照顧,如果再有自己的事業在一線城市,移民要涉及到的事就更多了,不是想移就能移得了的。

所以,你說老北京賣套房移民,實際上好多人已經在做了。只不過更多沒做的,也有自己的現實考慮。畢竟,不能要求這些人都賣房移民吧。

純屬個人意見,歡迎批評指正。


觀房社


哈哈哈哈,你也是夠了,這樣的問題都問得出。我在北京生活十多年了,瞭解得稍微多一點。我要是老北京,照你這樣做,指定得虧死!給你講兩個故事吧,你可能就懂了。

五年前我老領導邀我去野餐,他有個同學王老師剛從澳大利亞回來,我們三人在野鴨湖邊喝啤酒邊聊人生。王老師60歲多了,他20年前把自己在北京的房賣了去澳大利亞創業。他賣了一大片農場,早晚幹活,異常辛苦,收成也不錯。他原以為他是他們班混得最好的,20年後買了個汽車罩子回來送我們老領導,我們老領導順手就送了人。原來,他在他們班只算一般,可以說是中等偏下。他20年前北京的房子賣成50萬,他以這50萬的家底為基礎,如今算是有500萬了,可是他以前的房子已經能賣1000多萬了。他本想葉落歸根,可根本就歸不了。



還有一個外國人,20年前來中國,用10%的資產在北京買了一層樓,另外90%的資產創業,後來這90%虧得分文不剩,10%卻變成了200%。算起來他還是賺了一倍。他聳聳肩說:真是神奇的國度!



聽了這兩個故事,也許你就會明白賣房移民會有多傻!


王可期


北京的居民拆遷是從二環開始向外到三環4環,當時的拆遷補償,是以平米和人口計算的,比如你家三口人,當是人均20多平米,那就分一個60平米的兩居室,如果你想買這裡房,那你需要掏錢補差價,我同學是自己花了10多萬。按人口,就是比如一對夫妻帶著老人,那就是2口,有可能分你兩套,或者給你一個三居,想不走自己掏錢。所以一般老百姓都是,二環搬到三環,三環搬到4環,至於那些說拆遷給好幾套的,都是農村蓋高速公路的,農村人家本來就房子多,面積大。住的也自然偏遠,很多人都酸,開始妖魔化北京人。拆遷分多,自然是人家原本就有房,一般百姓家裡就一套房,那些說爺爺輩的還有房子的,更扯淡,你也不想想爺爺輩的還有4,5個孩子呢。除非女你父母沒有兄弟姐妹,但這在哪個年代兼職是稀有家庭。北京,上海,廣州,都是被黑的最厲害的,深圳還好點。


俗冗


在你移民之前,最好去國外旅遊看看,瞭解瞭解,不要光是看書或聽別人講。我在歐美都呆過,最瞭解國外的生活。說實話,國內的一線城市的生活質素,方便程度大部分不亞於甚至遠超什麼紐約,倫敦,巴黎等大都市。你出去為什麼?為孩子教育?笑話,我公司來自國內名牌大學的素質遠超國外留學回來的。他們更適應國內的環境。

如果你是富豪,移民國外只是為了追求安全,資產安全,資產全球配置,但是人家生活生意還是在國內。如果你是中產,奉勸你還是在國內,因為中國好處在大變革時代,市場大,機會多,你一躍還能進入富人階層,國外成熟,估計沒機會。

如果你是貧民,那出國還是不錯的,最起碼歐美的福利好,福利也會把你拉出赤貧。


南山楓葉峰


首先這個應該是猜的,北京人成功的不少,走了的也很多,但北京人寬容公平海納百川的精神,使全國各地的人都向往北京,導致房價暴漲,交通擁堵,今天一個樓裡的住戶已經沒幾個北京人了,大街的行人有一部分都是外地人,說是北京人為什麼不賣了房出國移民?我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遇到很多北京人,他們在這裡有上學的,有工作的,也有很多移民,北京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移民完成以後才會賣掉。如果你就指望著賣一套房去移民的話,這點可憐的收入,在國外生存最好想都不要想。這是位於多倫多的一棟高層7O平米要400多萬,而且三年後交房,縱觀全世界發達的一線城市,紐約華盛頓東京溫哥華多倫多,悉尼墨爾本,房價比北上廣深杭一點都不便宜,可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說賣了房子去移民的,因為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是位於遠郊區和邊遠地區的房價才會產生這種幻覺,其實在一線城市50到80公里的周邊有的是便宜的房價,大家只是願意不願意去罷了!



班吉大哥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我2004年到北京讀研究生,當時北京的房價還不算太高。好比我到校的第一年,住在海淀區一個叫萬柳的地方,研究生宿舍就在海淀區政府對面,靠近萬泉河。萬柳一帶都是新建住宅小區(據說是高檔小區),當時的房價也就八、九千塊錢。瞧瞧,不到一萬,在當時的北京就算高檔!現在的一萬,別說在北京不值錢,大概只能買到門頭溝裡的房子,在其他大城市也是白菜價。

我聽宿舍的宿管大爺(老北京人)說,2000年前,北京的房價,也才一千多塊錢。聽聞時,我猛吃一驚,馬上盤算,若是那時在北京買房,肯定是一生中最不經意的、最為成功的投資。

但就我接觸到的79年之前就在北京的老北京人,似乎對房價的突飛猛進毫無預見,也毫無防備,所以許多人只是守著祖上留下的老房子,或單位分的小房子,沒有(或沒有能力)去再購置一套房子。而八、九十年代以後到北京工作並留在北京的人,不少人有兩套房,一套是單位分的,一套是後來買的,老房用於出租,新房自住,愜意的很——“土著”儘管來的早,也未必能佔到先機和便宜,從房子這事上看得很清楚。

有一次,一個朋友來京遊玩,我陪他逛後海,包了輛人力車。一百塊錢,圍後海轉一圈,車伕除了拉車,還負責講解。他祖上就住在後海,對這裡的情況非常熟,沿途給我們講“海邊”那些別墅的來歷,頭頭是道,比如誰家在地下室修游泳池,他還進去看過等等。游完了,再拉到他家吃飯(不是免費的)。他哥嫂在就家裡房子賣老北京特色小吃,焦圈、豆汁什麼的。

走進一個衚衕,他家的“生意”,就在門前路邊,支了幾張小桌子,靠牆而坐。再瞅屋裡,那真是巴掌大一塊地方,架個油鍋,躲躲嗖嗖的,幾乎就沒多大空地兒了。

這就是他家老房子!

後海一帶的房價,已經高到沒譜,可這家人(還是兄弟倆!),未必歡喜。他家房子一旦拆遷,論面積算,到手幾個錢,到北京遠、遠郊都買不到房,而餬口的生意卻做不成了。

有時候坐出租車,北京的出租車司機多是遠郊縣的人,偶爾碰到一個老北京,說到自己老房子,都是連連搖頭。他們家的老房子,都有兩個毛病:一是地盤(房產證上的面積)太小,二是兄弟姐妹太多,總之是地不夠分,錢不夠使。

1949年那會兒,北京人口不到一百萬,有許多是流動人口,住的房子是在城裡亂搭亂建的。建國後房子不承認私有,很多老北京人住大雜院,房子是“國家”或“集體”分的,一個院子裡住好多家,說是家,其實跟過集體生活差不多。後來各家領到房本,也就是幾間破屋倒廈。勉強住,湊合,一碰到拆遷,就難!

現在網上流傳一個段子,說某某在八十年代,賣掉了自家的四合院,到海外創業,結果二十多年後回來,發現當年的四合院已經標價上億,而他帶回來的錢,連個兩居室都買不到。這個段子固然很形象,但老北京人裡,一家人獨自擁有一個四合院的,恐怕屈指可數,皆非凡人也。普通老百姓,只是四合院的一個角落而已。題主說的老北京人擁有三五套房子的情況,應該不普遍(就是有兩三套房子,也不能隨意處分,因為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還得給孩子留一套),絕大多數老百姓,只有一套不動產——真是不敢動,也不能動——就是自住房,不可能賣了去實現什麼奢侈的理想,頭頂得有塊遮蓋,不然連夢都做不起,這是多數人生活的真實。(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北京人有2-5套房子的人,其實少之又少。北京社會建設藍皮書統計,北京本地城鎮戶籍居民的住房質量基本達到一人一間。注意這裡是一人一間,而且還是基本,不是全部。還有不是一人一套,更不是一個家庭2-5套房子。

根據北京市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9.26平方米。藍皮書課題組成員,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社會學系副主任李君甫指出,北京住房總體上還達不到一戶一套的水平,距一人一間的水平還差很遠。住房發展水平落後於經濟發展水平。

2007年,北京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過5.7萬元,注意這裡是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而北京的平均房價在2017年是6.7萬元。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從22歲出來工作到65歲退休,全部收入也買不起一套雙居室房子。

北京壓力有多大呢?香港家庭平均年收入30萬港元、樓價平均542萬港元計算,一個家庭需要不吃不喝18.1年才能買到一套房。北京家庭平均收入11萬,一套60米單居室,均價400萬,要一個家庭不吃不喝30多年。

但是,香港的商貸利率很低。貸款七成,期限25年,利息只有2個多點。北京商貸,首付比例需要30-40%,貸款,期限25年,利息要4.35個點。同樣買房,香港雖然房價更高,但是香港房屋設計合理,貸款比例高,利息低,其實壓力小於北京。

在這種情況下,有幾個北京人有能力賣一套房出國定居呢?絕大部分人都只有1套房子,而且,很多人結婚實際上都沒有房,在可預知的時間裡,也買不起房子。就靠一個月幾千塊到1萬塊工資,就想靠自己在北京買房?


深度軍事


隨著北京房價上漲,老北京人可是發財啦,誰家沒有幾套房產呢?但真正離開北京移民的人不多見,原因有下以個,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是對於老北京來說,習慣了北京的生活,說北京話,交這邊的朋友,誰都不捨得離開祖國,再說擁有幾套房,每個月收取房租,這樣的生活在國內都活得很滋潤了,何必要到國外去移民呢?

二是,不管是加拿大、還是美國、歐盟這些國家,他們討厭的是資金性移民,喜歡的是技術性和投資性移民,就是說您要有一門獨門技術在身上,或者有投資他們國家的想法。如果您去國外只想當寓公,對當地社會貢獻小,那麼您的移民就不會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而對於老北京來說,就剩下幾個銅錢了,不要說高新技術,就連外國活都講不利索。移民就是活受罪,沒這必要。

三是,別看一套北京房產就值上千萬,但問題是北京房地產調控最嚴格了,又是限購,又是限售,弄得二手房價已經從去年高位跌下來差不多有15%,現在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很低,您拿一套值近千萬的房產一拋,也要有人接盤啊,問題是在房地產調控之下,誰願意出千萬買二手房呢?所以,老北京的二手房市場往往也是有價無市,業主起碼要降掉五六十萬以上,才有望成交。老北京不願意過份的打折讓利,所以一直也就僵持了很長時間。


不執著財經


有的人已經這麼做,只是形式不太一樣,比如,一些老北京人子女出國留學後就留在國外了,他們的父母可能就會把家裡的房子賣掉給子女在外國用。



當然,這些老北京人必須有不止一套房子才會這麼操作。

而對於普通老北京人來說,只有趕上拆遷的才可能擁有多套住房,尤其是兩套以上。

但是,對於這部分有多套住房的老北京人來說,並不是都有可能賣掉房子移民國外。

首先,很多國家移民是有條件限制的,並非有錢就可以移民,部分有錢就可以移民的國家未必就有國內好。

此外,如果一定的語言基礎喝技能,出國或移民也未必有想象中好。

其次,國人的傳統觀念,還是會把房子留給子女,如果子女在國內也就沒移民的必要,一旦子女較多,房子未必夠分。

因此,雖然有部分人可能變賣了房子出國或移民,但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故鄉才是最親切的。

現在北京房價是相對比較高,但不是賣了房就能移民,很多移民的人也未必賣房,因為對他們而言,房子的主要功能從居住變成了資產,如果不賣保值增值空間更大,他們也未必會賣。


李俊慧


問這個問題的人肯定不認識真正的老北京,他們把城鄉結合部因為拆遷暴富起來的拆遷戶們當成了老北京。真正老北京是原來居住在東城區和西城區的人,但是恰是這部分人並沒有最先加入購房大軍,相反,目前居住在大雜院的老城區的老北京人還相當的多,原因各異,我沒有做過調查,不好評說。總之,經過多年的大拆大改,現在的市中心居民有多少是老北京,你們去問問路就知道了。南腔北調,很多人分不清東南西北。要知道,老北京為別人指路,不會說左右,都會說往北或往南走。因此,說什麼只要是北京人就都有好幾套房,足夠移民了。簡直是異想天開,一點常識都沒有。就算都有幾套房,也和移民扯不上關係。家是自己的家,國是自己的國,在自己家裡住不是挺好的嗎? 實在不明白,很多人在國內掙錢,卻還是口口聲聲說中國不好,好像移民就是人生贏家,一副假洋鬼子的嘴臉。雖然追求美好生活是個人權利,但是一旦有錢就移民,決絕而且無情,否定掉自己的祖國和原生家庭,否定自己的來路,還是會讓人瞧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