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探寻墨、纸的古法制作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

北京书谱护国公学,自创校八年来,已经有很多次不同形式的游学了,包括对国子监和首都各级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的参访,以及省内省外游学,也有几十公里京郊徒步的多次体验,还有两次六百多公里的省际徒步朝圣,一次两百公里的三步一叩首朝礼五台山。

这一次是戊戌安徽游学,主要调研文房四宝文化的缘起和现状。

时间:2018年6月5日-2018年6月10日

地点:安徽·宣城绩溪

成员:书谱护国公学部分师生、义工共四十八人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有一种坚持,弥足珍贵。

【壹】 徽墨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徽人好墨业,后代有其人。依靠着独特的天时地利因素和制墨匠人的探索创新,徽州制墨名家高手辈出,制作技艺日渐精良,直至清代同治光绪两朝,“胡开文”墨店作为后起之秀,将制墨工艺发展到了极致,墨肆遍及全国,影响之大,横绝墨史。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探访徽墨制作技艺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老松烧尽结轻化,

妙法从来北李家。

翠色冷光何所似,

墙东鬓发堕寒鸦。

——苏东坡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我们很开心,我们到了古徽州,绩溪县。上午参观了胡开文墨业公司,知道了墨是怎么来的。

——洪荣 诚意堂弟子 六岁

今天走路的时间有点太长了,下午我累得都哭了。但是我还是忍住了,我为自己忍住而开心。

——宙心 诚意堂弟子 五岁

今天晚上的时候,我跟黄庸玩数字游戏。前几次总是00,后来我就没有得0。我们就去了集合的地方。

我跟子笑老师,子是老师拉手,我今天好开心啊!

——宇贤 正心堂弟子 八岁

亲自体验制墨的二十多道工序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上午九点才到绩溪站,先吃早饭,集合描墨块、买墨块儿,再去一个胡氏宗祠的地方,门槛越高,地位越高。

——荒舟 正心堂弟子 八岁

今天我去看了墨是怎样做的,我知道了墨很难做,我还知道了做墨有一个过程,会把身上弄得很脏。我还在墨上涂了金色。我还知道了:墨没有做好时,摸起来是软的。我今天真高兴。

——荒儒 正心堂弟子 九岁

捶打、定型... ...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我来到了安徽。安徽真的很美丽,因为这儿不是蓝天就是白云。鸟儿见到我们不会飞去。我想这是因为这里的人都心地善良吧!我说“我才不回北京呢!”这里有参天大树,红色、紫色、黄色的花,很美呢!

——宙喜 正心堂弟子 九岁

今天我们坐着火车来到了徽州的绩溪县,这里的条件还可以,但墨场那里我摔倒了,满身黑黑的。我在那儿学到了一个习惯:不管在哪有再好玩的事儿,也要注意好自己。

——宇荷 正心堂弟子 十岁

今天我们去参观墨场,我们看了如何做墨块儿。一个墨块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所以要好好珍惜。墨块有一个叫点烟法,里面是很黑,很黑的。我们描了一次墨块,我觉得很难,不过第一次都这样。

——地谦 正心堂弟子 十岁

我们自己亲手体验描金,好想当一名描金助手啊!

下午我们去了龙川景区。去看了胡氏宗嗣,至今还保留祖宗的传统。叹哉!

——玄又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在胡开文墨厂,我们体验了描金。文房四宝的背后有着许多的工序,文人墨客包括现在写书法的我们,有没有领略到制笔、墨、纸、砚的艰难?制作这些东西的人们真的很了不起。中国八大菜系徽、川、鲁、粤、浙、湘、闽、苏,也许是都不一样,但我只尝过一两种。但此次来到安徽,让我也再次感到中国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洪容 正心堂弟子 十二岁

今天早上9点左右,火车到达了安徽,本来是说8:35到,但是晚点了。到后我们先去酒店吃了早饭,后来便去了胡开文墨厂。我们在那里体验了制墨的工程,我们还在那里描金来着,我们体验了用锤子去锤墨的过程,那锤子特别沉,而这的工人却每天都要拿这个去工作,那是有多辛苦啊。

——玄朗 正心堂弟子 十二岁

今天上午我们去了胡开文的墨厂,看到那个制墨的地方特别的黑,那些工人很容易把身上弄得很脏。不过子良老师说,如果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经历这样的磨难,而这个也不算很艰难的那种。我觉得这个匠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午我们还去了龙川,看到了胡家祖,祖祀,据说那里没有被销毁是因为,把整个院子贴上了宣纸,写着毛主席万岁,真的是厉害了。

——洪量 正心堂弟子 十三岁

描金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早上9点,火车到达了绩溪县站。由于夜晚没有睡好,可能精神状态差一些。去酒店入住后的早餐可谓是丰富多彩了,我虽然不饿,但仍吃了好多好多,而且没有夹荤菜。我想:能有缘来此,与各位一同生活,还想着“逾矩”吗?一顿饱餐后,开始了新的一天。

先来到了胡开文制墨厂,胡开文出生于18世纪,是清乾隆年间制墨名手,作为一名徽商,他为人正直诚信,而胡开文的墨业公司也十分考究。经过漆黑的烟房,两年的放置,十万锤的锤炼,塑形……经过多少步骤,才得来眼前这一小块墨。现在的人,尤其8090后,一部分人让他人感到,“求量”却不“求质”,事情往往完成的相较马虎。而只是马虎,匠心就从中消失了。

下午去到龙川,感觉到胡氏的人文文化。虽然天很热,但仍然能感受到胡氏祖先文化的浸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各个菜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由来。

这一整天的旅途,让我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用尽一生也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还有三天就要回北京了,希望自己能继续好好学习这里的文化。

——宇般 正心堂弟子 十五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昨晚睡不着和子澈老师一起打坐,坐了好久好久。以前一直单盘过不了十分钟的我,可以做到双盘了,这个小突破让我觉得很是神奇。

今天去到了胡开文墨厂,了解了做墨的大致过程,进去了炼烟房里,里面,所有东西都是黑乎乎的,混合着一股煤烟味。宇荷一进门就摔倒了,后面的同学看着她的“小黑爪”,笑声一片。还参观了锤炼师傅捣墨块,那个锤子有点重。蔡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打出来的声音特别响。我们也体验了制墨的描金步骤,每个人都十分认真。

在沿途路上,两边水乡景色很美。楼层叠院,白墙青瓦墨色纹。我们还看到了人面小青瓦,很有特色。

——日同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今天参观了徽墨制造厂,那里面的墨块既实用,又富有观赏性,还带着传统文化的气韵,藏着徽州的魂,可谓是件件皆为艺术品。安徽的省树「黄山松」让这里的松烟墨成为非此地无可复制的特色。听老师说,用松烟墨画的画非常的淡雅,写出来的字也很好看。另外模块上的图案也是亮点之一,据说明清以前的墨块是很少有图案的,是因为受到了徽派建筑的影响,才让墨块也有了石雕的艺术美。

下午去了胡氏祠堂,很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的各种规矩仍然保留得很好,并且没有被过分商业化后的车马喧嚣,连祠堂天井北面的木雕凳子上都没有一粒灰尘,如此干净的凳子,映现出徽州人古老的纯朴。从胡宗宪,胡适到胡锦涛,这也是他们胡家能够出这么多名人的原因吧。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在破四旧的时候,机智的用纸把这个建筑包起来了,写上了「毛主席万岁」。才让中国文化躲过一次浩劫时至今日保存完好。

他们进门时的门槛很高,这是一家人身份地位的体现。他们给孩子取名会按照金木水火土选字,予以传承。水乡人有点迷信,但正是这点迷信,让他们显得可爱。古老的文化,镶嵌在黑白与石雕间,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徽州文化,孕育出不可复制的徽州人。

——宙慈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今天我们的火车晚点了,所以上午的行程会有点赶。上午去了胡开文制墨厂,看到了一部分制墨的过程,觉得很惊讶,一块小小的墨块凝聚了工人们的很多心血,是机器不能替代的。下午去参观了龙川景区,里面的景色很美,还有胡氏宗祠,修建的非常雄伟气派。足以证明古时候人们是很重视这一方面的事情。

——荒乐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有着“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研无声”美誉的徽墨,其制作技艺相当复杂。

有20多道工序,炼烟、洗烟、熬胶、拌料、成坯、烘烤、锤打、定形、晾晒、打磨、描金、雕刻……每道工序都凝聚着制墨匠人的智慧与心血。除此之外,还要静候时间的酝酿,当夹杂着墨香的水分子慢慢散开,一块块质量上乘的徽墨也逐渐露出娇容。

而对于制墨匠人来说,“一方墨雕刻一年”的制作过程,也是历练人生的过程。大自然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馈赠,人们通过智慧与经验将其转化为美丽的结晶,绚烂了生活的色彩。

【贰】 宣纸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有一种坚持,令人感动。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虽然老石磨早已停止了转动,虽然抄纸师傅的人数越来越少,但是,碾压纸浆用的大石碾留下的那两尺深印痕,蔡伦井里清澈井水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印记,房屋外那静默的石灰墙却似乎正等待着再次披上千年来的皎白……

薄如蝉翼洁如雪,

抖似细绸不闻声。

均匀润墨分浓淡,

纸寿千年熠熠馨。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宣纸文化园,看了宣纸的整个制作流程。做成一张宣纸要经过108道工序,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以后我们要珍惜节约用纸,并且一定要好好写字画画。下午又参观了宣砚文化园,看了砚台的制作流程,也很不容易。妈妈给我和哥哥都买了砚台,我很开心,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写字,作画,要珍惜它爱护它。

——洪荣 诚意堂弟子 六岁

今天我们看了制作宣纸的地方,我们先看了宣纸是怎么做的,然后还自己去做,而且可以带走。

——黄慈 正心堂弟子 九岁

今天中午,我们见到了做纸的师傅。他们一共要做108道工序。他们很辛苦,我们一张纸写错了,这100多道工序就白做了。他们真厉害。

——荒舟 正心堂弟子 八岁

参观宣纸博物馆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上午去看了用青檀树做的宣纸,看到了工人非常辛苦的在干活。做宣纸需要108道制作,才有一张宣纸。

——宙来 正心堂弟子 十岁

今天我去了中国宣纸文化园。好大好大。墙面上全是宣纸贴的。最大的宣纸就是三丈三了。他需要好几十个人才能拿得动。我们还看到制纸技术和过程。 因为先生还画了制作纸的过程。

——玄又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今天我在饭桌上表现突出,获得蔡老师练功券一份,下次不要说话了。我们去了造纸厂,看到了工人们在炎热的环境下工作,我很敬佩蔡伦。

——洪本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有一种高,叫我抱着你长高!

——参观时宇般抱起六岁的洪荣(圖一)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有一种高,叫我抱着你长高!

——参观时宇般抱起六岁的洪荣(圖二)

阿弥陀佛!今天第一站是“宣纸文化园”,园中有好多鹅卵石都是白色的。不过中间有个楼,楼前有好多黑石子。楼的形状像好多张宣纸,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些制作过程。哦,我们自己做了一张小宣纸,不过我们只做了捞纸浆,捞纸浆的竹席上还有生肖图案。我属猪哦,捞了一张pig。

——宇若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今天我们去看了宣纸和宣笔,宣笔第一个工序是将动物的毛弄平,然后用兔子身上很好的毛拔下来做笔心,之后套在笔杆儿上。宣纸有108套工序,原材料是沙田稻草和青檀树,有的我也说不清,我们还做宣纸,制作真的很难,两个人做几百张纸,所以宣纸还是很难得的。

——地谦 正心堂弟子 十岁

参观宣纸制作——捞纸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宣纸文化展。我们还自己和那里做宣纸的师傅一起手把手的体验了呢。做完后我们就走了,我们马上要走时导游老师说我们做的宣纸可以自己带回家。当时我又惊又喜,真是好高兴呀,阿弥陀佛!

——黄宜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今天我们看了宣纸的制作非常好,同时也对造纸的师傅们说一声,谢谢。因为一年四季手都泡在水里,尤其是冬天手会冻得发疼还继续工作,所以要珍惜每一张纸。

——黄尔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参观宣纸制作——晒纸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早上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地方了。今天又把笔墨纸砚看了一遍,但是太贵了。我们还做了宣纸。我买了一点文房四宝要带回家的。

——宇明 正心堂弟子 十岁

今天去了宣纸文化园,参观了宣纸的制作过程。很不容易,很难。总共有108道工序。制作一张纸需要三年的时间。回去一定要好好爱护纸,珍惜纸张啊!

——宙雄 正心堂弟子 十二岁

今天我们去了宣纸文化园,我们看到造纸的车间。看完才知道一张宣纸来之不易,这个宣纸文化园生产的是红星宣纸,红星宣纸一直以来是很出名的,虽然一刀卖得很贵,但是造纸的人付出很多。要珍惜每一张宣纸。

——宙林 正心堂弟子 十三岁

选纸、检纸... ...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皮料、草料制作及捞纸过程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宣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没有任何机械造的纸能替代手工宣纸。

当孩子们看到这震撼的一幕幕,情不自禁地为这些还在坚持古法造纸的手艺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宣纸,我们对它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制作宣纸的地方,我们在那里不但学习了宣纸的制作方法,还参与了宣纸的制作。在那边我们听导游说,宣纸的制作有108道,不过我们只参加了一道。

——玄朗 正心堂弟子 十三岁

今天参观了宣砚笔,宣纸的制作工艺,有108道。好像说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制宣纸要三年,我们去的是红星宣纸的制作公司,那里都是按照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的,那可好了,我都想一直留在那里工作,即使很艰难。

我们还每个人制作了一张宣纸,说是制作,其实并没有从第一道工序开始,是从快成品的最后几道开始,拿着竹帘和师傅两人从装了纸浆的槽里捞,来回两次,第一次较深一些,回来就要浅浅沾水往上提,一个来回,一张宣纸就出来了。

红星宣纸是最好的手工宣,所以很贵。一张四尺四裁的宣纸30块,还有目前规格最大的宣纸,一张14800元,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宣纸规格。红星宣纸做得很好,下午又观摩了看了笔和砚这两项制作工艺。文房四宝,要论单价,最贵肯定属砚。一块好砚上千上万。原石稀有,有一块又好看又实用的砚,很讨人喜欢,我买的就没有那么贵,因为太贵的用不着。但我们的也可以算上好的了,很轻便,出门可以带,很实用,是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前体——宣砚,反正我很喜欢,期待明天。

——洪容 正心堂弟子 十三岁

亲手捞制生肖纸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上午我们去了红星宣纸场,参观了一部分造纸的过程,觉得非常不容易,108道工序才能做出一张宣纸,这中间凝聚着太多工人的汗水。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可用到的所有东西,不仅仅只有宣纸。

——荒乐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今天上午我们去了一个宣纸文化中心,看到了那里的工人在制作宣纸,真的非常辛苦。听到了那个宣纸的价格让我很震撼,也觉得他也应该值这个价钱,一张纸是14800元,天哪,虽然它很大,但这真的算是天价了。下午我们去看了砚台,那边的经理把200块钱的砚台都一百元卖给我们,然后我就买了一块,真的很感谢那边的经理。

——洪量 正心堂弟子 十三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去到了泾县的中国宣纸文化园,还没进门就看到了山上晒着好多好多白色的青檀皮。里面很大,我们参观了古法宣纸的一百零八道制作过程,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在纸浆中加入猕猴桃汁用来分纸。那里对于成品的检验十分严格,如果不匀或者中间有瑕疵,就要整张纸都撕掉,回炉重做。我们还自己动手体验了一把,制纸的工匠们很用心地教我们捞纸。还买了一些纪念品,扇面制作十分精美好看。随后乘车去了制笔工坊和制砚工坊。车上路程一直很长,很多人都晕车了,我也是。子澈老师让我坐她旁边,还给我用了她的薄荷生姜精油,味道很重,很有用的。终于到了目的地,参观了砚台的制作过程,先是选料,根据材料的形状雕刻不同的花纹,我们看到了一位叔叔在细致地雕一块石头,子澈老师一眼就猜出雕刻的是人像。随后进了打磨车间,工人们用从大到小不同克数的砂纸逐一打磨,很是辛苦。笔、墨、纸、砚这些工艺品虽说不贵,但它们都经过很多步骤,是工匠们的心血,一块砚台用到老,以后会格外地珍惜它们。今天回来得较晚,晚上时间安排不是很好,洗澡时间有些久,耽误了玄之的安排,明日改进。

——日同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几乎都在车上度过的,去了纸园,笔的制作和宣砚的制作。最深刻的是造纸108道工序让我眼花缭乱,印象最深刻的步骤就是晒纸的那一步,在高温下完成工作,最容易中暑。可是他们却忍住那种炎热,真的很佩服他们。下午去了制笔的地方,看到那几位阿姨在挑毛和把毛扎起来这些看似很简单,其实很需要耐力。

在大巴车上和玄又聊了很多,她是我最好的搭档,也是我最好的倾听者,和我一起闹,大笑。很喜欢她。

——荒宣 正心堂弟子 十六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来到了宣纸、笔、砚文化园。这文化园应该称为博物馆。来到这里,我也体会了什么是匠人精神,什么是职业精神。

虽然车程很长,但疲劳没能够控制我的求知欲。三年才能制出的宣纸,精心制作的宣笔,经过炼就的砚台,这些物品透着文化、知识的气息。

可近年来,从事这方面却不多反而变少。这些臻品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使我们更有温度,制造者的匠心透入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这,才是我们应该学到的!

——宇般 正心堂弟子 十五岁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今天我要写一下我们这几天游学的感受(因为今天就坐火车回北京了)以下:在游学期间,我们看了怎么制作宣纸,我看到做纸的师傅们的手,整天都泡在水里,因为师傅们的付出我们才能用到现在的宣纸。我们非常感谢师傅们!

一张宣纸是用千颗汗珠和心血制成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

——黄尔 正心堂弟子 十一岁

今日参观红星宣纸工厂,当我们看到宣纸制作过程中,工人师傅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操作一道道精细的工序时,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赞叹!

同时深刻体会到伍灯法师之前教导我们要珍惜每一张纸,甚至是一张小纸条。如今看到了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珍惜宣纸乃至珍惜万物,是对天地的感恩!是对众生的敬畏!

——子澈老师修行日记

晨起望窗,火车穿行在云雾中,宛若仙境,天地氤氲,万物化淳,此地定是生机勃勃。田地被一道道水渠环绕,如同丝带。一座座小山地被绿色包裹,黑白灰想见的徽派建筑零星地点缀其间,更是点睛。随着火车行驶,犹如画卷慢慢展开。

下车后导游接上我们。导游给我们介绍说,绩溪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一个警察看两只猴,抽一支烟的功夫,猴子就从县这头跑到了另一头。实在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绩溪并非麻雀,而是一只金丝雀。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胡开文墨厂。墨厂的负责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展示了一块墨从开始练烟到成墨的过程,需要经历几十道工序,并且完全由人工完成。这种坚持古法制墨的精神,若无匠人之心恐怕是很难在这个社会做到的。

一个人一天在同一个位置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想来都是很枯燥的。更何况,这不是一天,而是一辈子。而且也不是一个人,是几代人。

正是这种匠心成就了徽墨,也正是这种匠心才能够生生不息得以传承。

下午我们参观了龙川胡氏宗祠,一个出人物的地方,果然人杰地灵。家族就是一个大家庭,而只有大家凝聚在一起才会有真实的力量,犹如五个手指攥成拳头。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祖归宗,找到自己的源头,找到自己的组织。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小家庭在外漂泊。

书谱游学丨戊戌安徽“文房四宝”暨古徽州文化之旅(二)

另外记录一下有趣的生活。我有一个室友叫谦谦。我跟他讲述了大柱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在外参观,我喊谦谦,谦谦马上跑到我的身边。我说渴渴,谦谦马上从口袋拿出水给我。大家都很惊讶。我说吃吃,谦谦拿起钱包说“我去给你买点吃的。”如此室友何处觅啊!

——子良老师修行日记

行道在平时

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七点三十分出发,游学队伍提前五分钟已经整装待发。

第一天吃过晚饭后,我们和导游商量要减少菜量,有几位弟子围在身边说:“阿姨,还是俭朴一些好,我们吃不完的,不要浪费了。”导游惊讶地说:“我带过这么多团,都是和我说量少不够,最后还剩一桌子菜的。你们是第一个和我说要减量,还是你们品德好!品德好!”

——子澈老师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