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东汉

邓禹,东汉开国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老大,是南阳新野的娃娃,和刘秀老婆阴丽华是同乡。

邓禹很是聪明,小时候学习非常好,十三岁就获得了到首都长安最好的学府学习地机会,而当时二十多岁的刘秀正是邓禹的同班同学。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二十多岁的刘秀相对十三岁的邓禹而言,可以说就是老大哥级别,因为两人都来自偏远农村,也还算投脾气,说话也很投机,所以在京城的日子,穷秀才刘秀的身边总是屁颠屁颠的跟着一个小邓禹。

两人大学毕业后,都各自回了家乡,恰逢此时王莽改革失败,天下大乱,老百姓没有了稳定祥和的生活,只好扛起锄头菜刀起义去了。

此时的刘秀跟从大哥刘演,拉起了山头,搞起了武装,想要建立一番功业,后来由于力量弱小,便加入比较大的起义势力,成为了更始政权的得力干将。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但大哥刘演被更始手下暗算,刘秀只得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隐忍北上,成为招讨河北地区的使者。身边虽有冯异、王霸这样的贴身干将,但政治前途迷茫,莫不成永远成为更始政权一颗摇摇欲坠的棋子?

这时邓禹从老家“杖策北渡”,在邺县追上了老大哥刘秀。要知道,早先很多人举荐邓禹给诸强,邓禹一直不肯入世。在一段时期内属于空档期。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到了刘秀最为窘迫之时,邓禹却愿意跟从刘秀,莫非有什么企图?

于是多年没有见的人有了这样的谈话:刘秀见到邓禹时心情还是十分高兴,旁敲侧击地说:我现在势力虽说还不太大,但是呢封官的权利还是有一些的,你在这时候时候来找大哥,莫非是想要当官?

邓禹言道:绝非如此,我并非贪图虚名之人。

刘秀又说了:既然是这样,那你跑来干啥呢?

此时邓禹就说了了:小弟只是希望大哥你威德加于四海,愿效犬马之劳,为您建功立业。”

刘秀大笑,更加欣赏邓禹了,于是乎当晚留宿私聊。

邓禹同刘秀纵论当时的天下大势:首先,分析了对手的情况;接着,分析了刘秀的情况;最后,提出建议,“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一番话,把未来谋划得明明白白。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刘秀和邓禹谈了一夜,经过此番交谈,此时的刘秀认为邓禹是个堪比萧何的人才,邓禹还是个识人才重人才的高手,当时刘秀下面任用的将领,大多都是邓禹推荐的,虽在邓禹的计谋之下,刘秀大胜铜马军,还平定了北州、河东等地。

刘秀登位后,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食邑万户,并诏扬他“极有忠孝之心,与光武帝谋划营帐之中,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为显著(《后汉书·邓禹传》)。”

虽然说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首,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邓禹《图天下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所筹划的战略方针为刘秀理清了如何在乱世和身处弱势的情况下夺取天下的思路,为刘秀的最后胜利制定了长远计划和明确的努力方向。

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后汉书》著者范晔所说:“明定帝略”、“勋成智隐”,诚为中肯之言。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赞他堪比萧何,号称东汉第一谋士

事实上二十八宿的排名其实不是刘秀排的,而是他儿子刘庄当皇帝后排的,全国完成统一后邓禹成为光武朝仅有的几个继续受任用的功臣。

当时二十八宿中很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向冯异这样有希望座第一交椅的已经死了多年了,而邓禹恢复了大司徒职务,还曾任太傅,也就是太子刘庄的老师,自然提高了排名。欢迎点击和关注历史纪闻,转发此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