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發力拔「窮根」??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永昌篇

【三年決戰奔小康】

精準發力拔“窮根”

——關注貧困縣脫貧摘帽之永昌篇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謝曉玲

“以土地入股,既能參與分紅,又能在莊稼地裡打工,收入比過去高多了。”“搬進了新房,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談起精準扶貧帶來的變化,永昌縣各鄉鎮村民由衷地稱讚:“黨的政策好,我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

經過幾年“繡花式”扶貧,永昌縣貧困人口已由2013年底的2759戶9016人減少到現在的212戶668人,貧困發生率由4.7%下降到0.4%。近日,經省政府正式批准,省列“插花型”貧困縣永昌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村村有產業 戶戶有門路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在永昌縣新城子鎮的甘肅怡泉新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雙孢菇生產車間,肥沃的菇床上,一排排白生生的雙孢菇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農村“三變”改革過程中,新城子鎮以資金入股的形式,把農業產業扶貧到戶資金533.1萬元投入該公司,並吸納當地富餘勞動力以勞力入股的形式到公司務工,使村民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目前,食用菌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特色扶貧產業。

著眼於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永昌縣制定了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發展方案,投入財政專項資金,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貧困戶重點發展養殖、蔬菜、林果等特色產業;對缺技能、缺勞力的貧困戶,通過入股企業分紅的方式實現增收,確保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

在永昌縣新城子鎮西灣村扶貧養殖基地,家家戶戶後院新建起的高標準羊舍敞亮整齊,一隻只羊羔膘肥體壯。脫貧戶陸得成正忙著給羊添草料。

陸得成前幾年患了胰腺炎,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曾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幫扶人員不僅反覆登門給他做思想工作,還幫他申請了低保、養殖補貼及扶貧貼息貸款,修起了養殖暖棚。

2017年,陸得成買了11只優質湖羊,產了19只羔,當年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最近肉羊價格上漲,收入還不錯。”陸得成高興地說,村裡建起了養殖基地和專業合作社,並和大型養殖加工企業簽訂了收購協議,銷路問題也不用愁。

永昌縣還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創新電商扶貧模式,15個貧困村全部組建了產業化合作經濟組織,全縣行政村實現“三網”全覆蓋,累計建成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50個,發展電商企業40餘家,有力帶動了扶貧產業的蓬勃發展,“永昌羊肉”“永昌胡蘿蔔”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聞名全國。

搬出窮窩窩 開啟新生活

秋日裡,在永昌紅光園藝場易地扶貧搬遷基地,搬遷戶王進虎老人正悠閒地在居民樓前散步。

王進虎原是永昌縣新城子鎮馬營溝村村民。那裡海拔高、氣候陰冷、耕地面積小、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為了讓群眾挪窮窩、換窮貌、拔窮根,2017年9月,在市、縣搬遷扶貧政策支持下,王進虎和其他93戶貧困戶一起搬到了土地肥沃的紅光園藝場,每戶只需交付1萬多元費用就可入住一套80多平方米的樓房。

“這裡的居住條件、生活設施和城裡沒什麼差別,看病、上學、購物都很方便,我們過去住的破舊土坯房和現在的簡直沒法比。”王進虎高興地說。

為確保困難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永昌縣堅持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發展與生態共贏的原則,與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紅光園藝場易地扶貧搬遷點打造集規模化奶綿羊養殖、科普教育、餐飲食宿、休閒觀光、有機種植與奶製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田園綜合體,通過土地流轉、光伏扶貧、就業務工等方式,解決了94戶搬遷貧困戶後續發展難的問題。

易地搬遷,只是永昌縣實施的眾多扶貧項目之一。近年來,永昌縣精準對接實施各類扶貧項目,爭取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772萬元,著力實施了貧困村屋頂光伏發電、產業到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等32個扶貧項目,在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全覆蓋,使未脫貧人口每年人均增收1000元。

為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永昌縣大力實施貧困人口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和就業援助活動,精準對接“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中有技能培訓意願的分批次進行培訓,對有勞務輸轉意願的進行對接輸轉,最大限度滿足了貧困戶就業培訓的願望。

鄉村換新顏 村民樂開懷

進入深秋,永昌縣六壩鎮九壩村七社田野裡的莊稼已基本收完。跟隨村黨支部書記楊祥年走進村裡的居民集中居住點,一排排高標準農宅整齊劃一,一條條水泥路直通庭院,花園廣場建設一新,村莊寧靜祥和,整潔而美麗。

76歲的村民楊鵬元老人的新居已通了暖氣,屋裡暖烘烘的。“一分錢也沒花,我們老兩口背了個鋪蓋就住進來了,上下水、暖炕、電視、冰箱啥都有,方便得很。”說起住上新房,老人難掩內心的喜悅。

九壩村是永昌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村之一。近幾年,通過發展大棚蔬菜種植、養殖等產業,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萬元。

收入高了,村民對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九壩村將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整村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實施了一系列改造、硬化及綠化亮化工程,建設了高標準農宅,並配套完成水電管網鋪設、小區道路硬化工程,種植各類綠化樹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17年,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

為徹底改善貧困群眾的居住生活環境,永昌縣分層次有重點地推進美麗鄉村示範村、“萬村整潔”和農村集中居住點建設,持續開展全域無垃圾行動,著力整治村容村貌,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9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點4個、“萬村整潔”示範村42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