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江湖儿女》剧情用一句话概括说——一声枪响终结江湖爱情,但不终结江湖。

看科长的电影,是会压抑的,这点对我而言,无疑。

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昨晚看的《江湖儿女》

听完导演的诠释和创作这部电影的一些初衷,加深了我对电影的好感,有些观影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细节,被导演的几番话翻找出来,便有了“知其所以然”之感。

导演在探讨“江湖”时说自己自小有江湖梦,但有些人后来会进入到社会秩序里,有些会留在江湖里,也会消失不见。科长要拍的,是生活中的江湖,不是其他地方、其他电影里的江湖,而是日常生活里真的存在着的一种状态,是人情世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人方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是所有人。

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另外,他谈到自己念书时喜欢武侠片,曾经想要写主题是胡金铨电影与政治的论文,因为他认为胡的电影都是政治电影,在武侠世界的背后都是朝廷激荡变革的世界观照。

有些故事,看起来是江湖,实则却是大时代投射在江湖上的一道波纹。

科长想要拍出这种感觉,拍一个中国人的江湖,所以有了这部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都超越之前作品的《江湖儿女》。(观影时可注意镜头、画幅、画质的改变,导演有运用6种摄像机,通过摄影技术的变革,不着痕迹地体现大时代的变革轨迹。)

“说人情变了,世道变了,其实是挺难捕捉的,它太笼统了,但确实我们在生活中又能感觉到这些东西,对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非常大,它需要很细心地慢慢地去感受。人情世道是什么,它什么地方变了,是促成我拍的这个电影。”

由此,也可见拍片二十载,科长呈现出的一种“野心”。

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这部《江湖儿女》虽然仍是段落式的结构,但追索的人物始终聚焦在女主巧巧的身上,观感上比《山河故人》更连续更强烈,其表现的主题也更为现实。廖凡的表演那也是十分精彩的了,但到底还是衬了一把赵涛。影片里数次响起的掌声,爆出的笑声,皆是因为巧巧,也能说明问题。

至于电影集结了科长此前诸多电影的重要意象,是致敬也好,是回顾也罢,只要影片单拎出来依旧分量沉沉,经得起推敲就好。对于没有看过科长太多影片的观众,依旧能看得来,不失兴味。

话说回来,赵涛始终是很多人(包括我)看科长电影时一道不吐不快的“槽”,可《江湖儿女》是部“大女主”电影,女主在电影中呈现出更多层次与更多成长,赵涛的表现是可圈可点没毛病啊……

这个方面,科长提到,他此前其实算不得将赵涛作为女主角来拍,因为他之前电影的核心人物都是男性,而《江湖儿女》是他作为男性的反思,是真正意义上有女主角的电影。

在谈到男性与女性在江湖中的选择时,科长反思,男性更偏重金钱与权力,故而人情世故,在现实的金权世界拜高踩低几多反复,五湖四海里的兄弟情看似情深意重,却比纸还薄。反而是女性重情义,危难时做出的选择可叫人叹服,更有生在凉薄世间护住一口热气的决断和勇气。

于是影片中的男女,人心与人情,相形见绌。

影片最后,当斌斌恢复健康,再次离开时,巧巧的举止间透着一股“随你的便吧”的洒脱,即便不免透出落寞无奈,她左不过是斜靠着墙,立住了。

“你已经不在江湖,江湖的事,你不懂。”

说这话的时候,巧巧完成了江湖角色的最终转换,她对自己也已经有了讲究。

套用科长的一句话:巧巧最后其实是超乎情的,她是更自由的。

她已经超越了情感对她的影响,有情也是一段旧情,当下有的更多是道义,不再受情字的波及,大致如雁过寒潭而不留影。

因为内心始终有道义的坚守,面对变数也就从容了。

守住的人,更自由。

江湖儿女囿于江湖,做的是江湖的囚徒,而非走狗。

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现场互动的时候,有个观众问题问得很利索,就问影片采用电子乐的理由是什么。

这个科长回答得也蛮有意思,他说他个人很喜欢电子乐,电子乐有抽象感。

他的电影配乐一直是与林强合作的,林强为电影作的电子乐配乐,与剧情之间是一种互相凝望的关系,而不是对剧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看电影的时候,这种配乐的存在感是很直观的,甚至不免会有些突兀,尤其是在几个过渡片段。但也正是这种带一点抽离的观影体验,蛮契合科长所说的那种“一言难尽,五味杂陈”之感。

世事烈火烧一烧。

剩下火山灰。

才是最干净的。

江湖儿女‖如何理解贾樟柯的“江湖”

PS:

电影本身还是文艺,感觉受众相对有限,前半部比后半部好。

好在比之前作,没那么多压抑与抽象表达,值得看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