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打好电商扶贫“加减乘除”组合拳

太和县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深挖电商扶贫资源,把准电商扶贫脉络,撬动电商企业力量,打通电商扶贫路径,构建“互联网+公司+基地+贫困户”“产业+基地+电商+贫困户”“电商企业+农产品+贫困户”等模式,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建设,加强与就业扶贫驿站中的电商服务中心共建共享,打好电商扶贫“加减乘除”组合拳,凸显电商扶贫的“输血”“造血”功能。

做好“加法”,深度挖掘本地地道农副产品,坚持原汁原味、坚持绿色有机生态,积极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产品,通过网络代销贫困户增收见效的过剩农产品,使贫困户生产的质量合格的农产品有什么卖什么,有多少卖多少,确保认证的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不愁卖,卖好价,实现贫困群众增收。

做实“减法”,充分借助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孔雀养殖厂、有机良庄、鹏宇桔梗等电商企业成熟网络销售平台,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在贫困户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时,享受团购价,买的多省的多,让贫困群众买进物品得到实惠,实现贫困群众开支缩小。

做足“乘法”,立足电商扶贫全覆率,以贫困人口为“分母”,以电商扶贫产值为“分子”,努力做大“分子”,将“商”变得更强。不断增加扶贫网络覆盖点,吸引贫困群众参与网络电商经营,实现了村级电商全覆盖。积极培育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高、产业相对落后的非贫困村电商销售点,2018年创办特色村级网上农产品销售中心及电商超市12个,逐步形成“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网店带贫模式,实现贫困群众网销网购。

做细“除法”,在全县77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扶贫车间,积极打造集扶贫车间“2.0”——集就业培训、政策咨询、电商服务为一体的扶贫驿站。让就业人员工作在驿站、生活在驿站、快乐在驿站。加强各类电商培训,让有一定文化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能从事基本网络交易,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目前,该县建有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一个,物流配送中心一个,村级规范服务站点275个。全县电商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0人。电商带动了1200余户3000余贫困人口增收减支90余万元。下一步,该县还将进一步挖掘培育新的适合电商销售的新产品,依托现有的华源医药电子商务、三泰面粉、有机良庄、鹏宇桔梗、智慧城市等电商龙头企业及电商平台,按照“东瓜、西菜、南花、北药”的区域格局,打造扶持特色地产品网上商城,全力推动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益农信息社”,强力推动当地葫芦工艺制品、艾草、食用菌、蔬菜、西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好、销售快、价格高的特色农产品,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