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據美國媒體10月12日報道,搭載聯盟號飛船的聯盟號運載火箭11日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失敗,兩名宇航員得以倖存。這是俄羅斯1983年以來首次發生搭載載人飛船的運載火箭出現事故。

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這次事故明確顯示了一直以航天事業為榮的俄羅斯在此行業上出現了巨大危機。俄羅斯《獨立報》說,即使是在蘇聯航天火箭發射最為頻繁的時期,事故率也僅有3%。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8年,俄羅斯火箭發射的頻率一直在下降,可事故率卻直線上升。另外,從2011年起,俄羅斯另外一款質子號火箭也多次發生事故。

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許多俄羅斯媒體和專家評論認為,今天俄羅斯航天領域的現狀是,發射率不斷下降,但事故率卻不斷上升,完全吃蘇聯老本,導致了競爭性的下降,力不從心。俄羅斯航天曾經發出的耀眼燈火正在逐漸熄滅。

那麼俄羅斯是如何從航天行業的扛把子一路衰退到如今令人擔憂的地步的呢?

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首先,是航天製造部門文化的嚴重衰退。腐敗正在嚴重地侵蝕俄羅斯航天業。在獨立修建航天發射場的過程中,鉅額資金被頻繁盜用和侵吞,導致施工工人多次爆發罷工。最近5年來,更由於俄羅斯航天領域的骨幹企業大幅改組,各種集團和財團不停拆分和重組,鬧出不少醜聞。

其次,對蘇聯產品的過於依賴嚴重阻礙俄羅斯航天產品的創新與發展。由於蘇聯航天遺產的豐富性,導致了俄羅斯對航天事業的錯誤估計,產品一直止步不前,無法推出新的產品參與新的競爭。

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由於11號的火箭發射失敗,俄羅斯派遣宇航員去空間站的計劃只能延後。因為國際空間站物資一直都是由俄羅斯火箭運輸,此次的失敗也被網友調侃為是空間站的提前打烊。雖然是戲稱,但也表現出了網友對俄羅斯目前航天事業的失望。中國與美國在航天上的發展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止步不前的發展與無法放棄的國家形象讓如今的俄羅斯航天事業正面對著進退兩難的困境。

事故頻發!蘇聯老本不夠吃力不從心?美:對俄羅斯火箭充滿信心!

儘管俄羅斯目前的航天發展不盡如人意。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卻對俄羅斯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在12日的公開表態給予俄方鼓舞,表示對聯盟號火箭的信任,並表示美國宇航員會再次搭乘它們航天。

美方此舉是對全球化的順應,也是對俄羅斯航天行業的信任。而俄羅斯的航天事業是否能重振雄風?讓我們拭目以待。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