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校试水在线教育机构合作,k12在教育场景延伸或成新战场

历经过一轮惨烈竞争后,在线教育产业正迎来新的机遇,在此次浪潮下行业如何"站稳"风口?有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技术的创新应用、用户接受度提升,为产业生长提供了土壤。在线教育要专注教育智能化,不是智能化的教育应用,未来注重资源积累、发力技术研发、尊重教育内容本身的平台,将在市场竞争中占稳"桥头堡"。

数据估测,2018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671亿元,2011-2018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0%,用户渗透率达到21.4%。QuestMobile数据显示,上半年教育领域融资额比去年增加了223%,活跃用户规模一度接近2.5亿,暑假期间更是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而且在线上消费200元以上区间的用户比例远高于整体网民比例。

实则,早在5年前,在线教育就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称,在2013年平均每天有2.6家在线教育公司诞生,2014年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例达24起。一时之间产业赛道沸腾,资本趋之若鹜,风口猛烈。

公立校试水在线教育机构合作,k12在教育场景延伸或成新战场

但产品内容同质化、商业模式盈利方式不明朗,导致了在线教育市场沉沉浮浮。在一年多时间里,一大批平台被迫倒闭或转型。而今年形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前不久QuestMobile给出的数据看,作业帮、小猿搜题周活跃分别为3466万、786万,并且构建了相对封闭的流量矩阵体系,保证新增、留存和时长;而包括新东方在内的传统机构正在借助线下优势拓展线上,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的周活跃用户分别为27万、18万。

为何题库型APP可以超越传统机构,占据用户量上的绝对优势呢?这五年间,在线教育行业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从而引发了新机遇?

对此,小猿搜题负责人陈梦沁认为,线上教育发展之初主要是线下教育的网络化,多以视频录播为主,教学互动性较差,从业者多是教育从业者转行。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线直播、平台互动渠道的应用更加成熟,行业汇集了教育、IT、营销、投资等各类人才。

人才的积累,技术的变革是行业机遇的一个很大诱因,而另一方面就是市场因素。

"当前,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已演变成强力需求,且消费市场在下沉,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蕴藏着巨大机遇。"有业内专家表示,在线教育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家庭消费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考试改革等因素的发酵,及二孩放开带来的人口结构驱动,还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

产业发展如何避免"一拥而上,一地鸡毛"现象?陈梦沁坦言,在线教育要专注教育智能化,而不是做智能产业的教育应用,要聚焦教育内容本身。教育具有特殊行业属性,需要资源的长期积累、对智能算法不断校对、稳定产出规模化内容。更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盲区精准提供知识,而非让学生被动接受批量题目。所以,这和现在市场上许多APP采用的智能推送不同,不能因为学生搜索了某题,就一味的推送相同类型的题目,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做到这些需要行业资源的积淀,不是资金、技术能够快速生产、复制的'快消品'。现在一些平台更热衷做智能教育,搜题软件等产品一时大火。但如果没有对学生群体做精准用户画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效率较差,脱离了在线辅导的本意。"她说,产品效果最终要回归考试和试卷,学生多是说这道题目不会,但服务提供者要能判断是哪个知识环节没有掌握,这考量着从业平台的"智能"。

比如,针对学生普遍拍照搜索的高频题目,小猿搜题请知名教师不仅录制了该题目的详细视频讲解,还针对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拆解,也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

再比如,小猿搜题中的英语作文智能批改这一黑科技,就集图像识别和智能批改等于一身,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实现英语作文的练习打分,能够通过AI告知学生哪里写的不够好,怎么做可以提升英语作文的分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成绩。

而在线教育的市场需求,不仅仅来源于学生,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的尝试,来解决与教育相关联的各方需求的可能性。

公立校试水在线教育机构合作,k12在教育场景延伸或成新战场

近期媒体报道称,浙江永康二中与小猿搜题共同研发的"自助答疑机"将服务市属20所中小学。陈梦沁表示,在校园公共区域应用在线教育产品,是行业线下线上融合的新尝试。能够缓解教师时间有限,一对一答疑不现实;家长知识储备不足,辅导力不从心;有些学生性格腼腆,遇到问题不好意思提问等现象。"针对搜索高频题目,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拆解,帮助学生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

K12在线教育场景延伸或许将成为该行业领域的新战场。

今年以来,随着资金流的收紧,资本市场对在线教育的投资越发谨慎。北京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坦言,聚焦主赛道、甄别平台价值、考量内容产出是投资人最关注的内容。

"在我国在线教育领域,相比兴趣培养,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K12)是主赛道;平台日活、月活用户量不再是主要指标,单个用户的互动性、带来的消费能力是核心考量;教育资源、名师数量要有规模化,提供稳定的内容产出。"他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