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人的記憶-糧票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糧票種類有很多,各地的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這三大類。吃的除了各種糧油票外,還有豬、牛、羊肉票、雞鴨魚肉票、雞鴨蛋票,各種糖類票,各種豆製品票及各種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種布票外,有化纖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紙、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種煤票、商品購買證、電器票、自行車票、手錶票,還有臨時票、機動票等,真是五花八門,涉及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總之,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的。

各種糧票的尺寸是千差萬別的,其形式有橫式,也有豎式、齒狀和正方形。有的糧票與人民幣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糧票只有1釐米大小。面額大的在千斤、萬斤以上,面額小的僅為一錢以下。糧票的設計各不一樣,有的有精美的圖案,有的將風景名勝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設計在糧票上,如:陝西的兵馬俑、廣西的象鼻山、內蒙古的博物館雕塑、西藏的布達拉宮、上海的外灘、湖南的韶山、貴州的遵義與黃果樹瀑布及雲南的石林等。有的有蒙文、藏文、維吾爾文、朝鮮文等。有的無圖案而且紙質差,這些常體現在早期糧票上,只在紙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鉛印、油印,還有專門印糧票的廠家監製印刷,大多數糧票上面還蓋有有關部門的公章,有的還印有編號等等。

糧票也分為全國糧票、軍用糧票、地方糧票和劃撥糧票四種。其中全國糧票是指全國通用糧票,不論你走到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此糧票購買糧食用品,其中還包括食油(只有全國糧票才可以在異地買食油)。而省級糧票,只能在本省使用,當時如果要到外地跨省份出差探親,一定要用地方糧票換上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才能出門。那時,若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糧票,家裡有糧食的就把糧食交到當地糧管所換取;家裡有人是非農業戶口的,也可把糧油證拿到糧管所去換糧票。非農業人口持有的糧油證本本,也是變相的糧票。

目前就有這樣一組糧票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此組糧票為1996年版全國糧票,票值5市斤,,左上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緊挨下方為“全國通用糧票”,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此組糧票保存完整,無折損,印製精細,票片圖案清晰可見。

老一代人的記憶-糧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