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我們常用“滄海桑田”來表示世間事物變化極大,或者變化很快。而在地理上,“滄海桑田”表示著地質變遷,反映著海洋和陸地這兩種狀態之間的相互轉換,它們往往經歷了許多時間,以極其緩慢的速度造就了宏大的景觀。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滄海桑田

在2億多年以前,有一片海叫古地中海,這裡有許多的海生生物,比如:魚龍,它就像是海豚和鯨的複合體,有著海豚的吻部、鱷魚的牙齒、蜥蜴的頭和胸骨、鯨的四肢和魚類的脊椎。是非常著名的海生爬行動物,早在恐龍稱霸陸地之前,魚龍已經成為了海上霸主。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魚龍

然而,誰也不知道的是,曾經的海洋動物樂園經歷了一次滅頂之災。從中生代起,岡瓦納大陸就逐漸開始解體,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大幅擴張,導致印度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分離,非洲與南美洲分離。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地中海的日出與水平線

印度洋板塊以平均每年6—12釐米的速度逐漸向北漂移,到了距今約4000多萬年,與歐亞大陸發生碰撞,印度洋板塊被擠壓到亞歐板塊之下。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板塊

這一系列變化造成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古地中海海底受到強烈的擠壓,不斷髮生褶皺斷裂和上升,使得喜馬拉雅地區全部露出海面。隨著印度洋板塊不斷插入歐亞板塊的下方,對喜馬拉雅地區的抬升力度也加大。(沒有錯,喜馬拉雅山脈就是這樣長出來的)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喜馬拉雅山脈

在距今3000萬年時,喜馬拉雅山脈就達到了平均3000米左右,到了後期,抬升力度進一步加大,喜馬拉雅山迅速上升,隨著印度大陸的下插,它除了抬升喜馬拉雅山,還把中國境內的西藏,靑海,四川西部,新疆南部的廣大地區給抬升了,漸漸的就形成了靑藏高原,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美麗的風光

據地質學家觀測,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現在還在互相擠壓,因此喜馬拉雅山脈仍以每年5.08釐米的速度繼續升高,其中,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每年增高約1.27釐米。

從汪洋大海變身高巍山脈,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如今每年還在長個

嗯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