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意——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五意——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五意

FROM:《佛學大詞典》

【五意】:1、意識之所依即為“意”(末那識)。依《大乘起信論》之觀點,“意”有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等五種名。即依心而生起意,此心即眾生心,亦即阿賴耶識,為一切物之本體;故依阿賴耶識而說有無明。(1)業識,即由於阿賴耶識之根本無明不覺而生起心動(即妄心現起)。(2)轉識,即依心動而產生能見之相,亦即主觀之作用。(3)現識,即能現起一切之境界,亦即客觀之對象。(4)智識,即有分別境界之能力,認為其對象是心外的實在物。(5)相續識,指不斷的分別作用(念),亦即由認識而有種種概念積留於心識中而相應不斷,由此故產生意識。

有關阿賴耶識與五意、意識間之關係,慧遠在《起信論義疏》捲上末說,心是第八識,五意是第七識,意識是第六識。而在法藏之《起信論義記》卷中末則說,五意之中,業識、轉識、現識是第八識之自體分、見分、相分,後二識是意識,至於第七識則未言及。又,元曉之《起信論疏記》卷三亦認為業、轉、現三識是第八識,智識是第七識,相續識是第六識。[《釋摩訶衍論》卷四]

2、《法華經》稱人意、天意、慧意、菩薩意、佛意等為五意。

FROM:《佛學大辭典》清·丁福保 編

【五意】:(名數)一業識,二轉識,三現識,四智識,五相續識。此五識自細至粗,依止次第而生,故稱為意。意有能生與依止之義。見起信論。

五意——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不分教五意

FROM:《佛學大詞典》

【不分教五意】:唐代之清涼澄觀推求佛教之根本有五意:1、理本一味,殊途同歸。謂佛所說諸法,理本無二,隨機異解,故有殊途;機見雖殊,終歸一實,故不分。2、一音普應,一雨普滋。謂佛一音說法平等普應,大小根器皆得利益,如大地草木,一雨普滋,故不分。3、原佛本意,為一事故。謂佛本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眾生,鹹得作佛;故教法雖分九部,然皆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佛意如斯,故不分。4、隨一一文,眾解不同。謂如佛說無常法,或以生滅為無常,或以不生不滅為無常;法本是一,機解不同,故不分。5、多種說法,成支流故。謂法欲滅時,有多種異說,恐混純原之一味,成差別之支流,故不分。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不分教五意】:﹝出華嚴經疏﹞不分教五意者,唐清涼國師,推原佛教有此五種意也。1、理本一味,殊途同歸。謂佛所說諸法,理本無二,隨機異解,故有殊途。機見雖殊,終歸一實,故不分也。2、一音普應,一雨普滋。謂佛一音說法,平等普應,大小機器,皆得利益。如大地草木,一雨普滋,故不分也。3、原佛本意,為一事故。謂佛本為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眾生,鹹得作佛。《法華經》雲: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佛意如斯,故不分也。(九部者,一契經、二重頌、三諷頌、四因緣、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論議也。)4、隨一一文,眾解不同。謂如佛說無常法,或以生滅為無常,或以不生不滅為無常,法本是一,機解不同,故不分也。5、多種說法,成枝流故。謂法欲滅時,有多種異說,恐混純源之一味,成差別之枝流,故不分也。

五意——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五意,五種佛意

FROM:《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

【五意,五種佛意】:舊派密乘經典所說佛所證二十五果之一類:無分別意、大平等意、救度眾生意、不退金剛意和現前證覺意。《藏漢佛學詞典》

五意——佛教術語佛學辭典釋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