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走上三產經濟道路 卻缺乏人才搖籃

本人,一個從教育IT板磚民工,轉型為房產IT板磚民工,從教育轉行到房產之後,每天不再關心如果獲得大學offer,開始關心張家口這座奧運城市,未來的經濟核心在哪裡?

在新的行業中我慢慢發現,張家口正在經濟核心,在從重工業轉向輕工業,從一產轉向三產,鍊鐵鍊鋼,變成了生態IT。可是,產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斷層,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人才的缺失。

互聯網行業崗位分工不清

在北京從事了5年的互聯網行業,回到張家口之後發現工作難找。張家口互聯網行業正在萌芽發展當中,對崗位職責分工不清,職責不楚,在招聘簡介中,往往在網站編輯的崗位要求中,還夾帶著網站美工的職責,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網站美工卻只做了設計的工作,對於頁面編輯卻並不瞭解,而HTML語言也只是入門基礎,DIV+CSS更是一竅不通。

剛剛回到張家口的時候,我遇到過一個曾今在北京做SEO的哥,聊天當中,才發現,他回到張家口後竟然失業2年未能找到工作,主要原因是,那個時候的張家口自營網站都沒有幾家,更不要說SEO這個崗位了。

為什麼?

為什麼張家口擁有了互聯網行業卻不瞭解互聯網?因為人。張家口現在雖然擁有了很多互聯網公司,也不乏新媒體公司,一些運營的也比較不錯,各自媒體號的粉絲過萬,甚至過十萬的大有人在,但這些自媒體號的運營主要是依託了平臺自身的強大,如果是自營的網站,很少有哪一個可以做到單日UV值破萬點,更不要說讓自己的網站走出張家口了。如果走進這些網站,或者自媒體號,我們會發現,很多公司開始遇到瓶頸,開始被市場影響,開始被動的服務於甲方。而這一切的原因,在於沒有強大的技術團隊、營銷團隊、運營團隊和項目團隊,而這也切都歸結於人的缺失。

三產發展需要人才的搖籃

張家口多年來主要靠重工業帶動經濟,而學校的設計,尤其是職業學校內專業的設計,主要以電力、電焊、機電、汽修為主,這些專業的主要服務對象還是重工業,而適用於張家口未來經濟支柱的IT、生態旅遊、大數據等三產專業卻少之甚少,即便有國辦職業學校有開設相關專業,但大多數是紙上談兵,注重理論,缺乏實踐,相信有很多教網站設計的老師,可能連CMS是什麼都不知道,也可能連W3C標準都沒有聽說過。

面對這樣人才的缺失,一味的靠人才計劃是不夠,而是需要支持更多的技能學校、培訓學校,通過這類學校,將以項目帶動教學的理念引入張家口,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讓這些人才可以快速的帶動三產的發展。

針對互聯網行業,張家口缺少網站技術類專業、網站設計和美工專業、網站編輯專業、以及網絡營銷專業的相關培訓,張家口需要像北京八維、兄弟連、青鳥等這樣的培訓類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