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共享之路 步「雲端」之巔 建「數字隴南」——寫在隴南大數據云計算中心建成投用之際

每日甘肅網記者 屈雯 通訊員 王文濤

編者按:邁步新時代,網絡走入千家萬戶,作為西部貧困偏遠之地的隴南,憑著敢為人先的意識和幹勁,不斷推動“互聯網+應用”的逐級深入,匯聚數據海洋,建設“中樞大腦”,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進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迎面一個曲面顯示屏上,用一個個數據、線圖,精確展示著雲計算中心的實時運行情況。不斷跳躍、變動的數字和線圖為我們展現出一個真實的“數據海洋”。

近日,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作為全省市州內首家投入運營的雲計算中心,它承載了太多人的期盼。

可以說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是隴南的“最強大腦”,在這裡,一個個數據不是單獨個體的存在,而是由點連到線,由線推及面,在空間上打破分割,在網絡上實現互聯互通,“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

置身隴南,置身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會充分地感受到,如今的隴南,讓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經濟發展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社會治理的精準化、科學化、高效化水平,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深入融合、產業興盛、共享開放、治理協同的數字隴南發展格局。

全市一朵“雲”,彙集數據的“汪洋大海”,打造隴南“最強大腦”

隴南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處,曾經工業革命的滾滾車輪因為大山阻隔與隴南插肩而過,隴南被遠遠甩在了工業化的身後。

在“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創業夢的時代”,善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聚天下數據而用之,跨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實現網絡裡的近在咫尺,是隴南毫不遲疑的選擇。

“隴南要堅持以應用為中心,將政務大數據確定為重點,深入挖掘大數據政用價值,著力提高政府決策、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時不斷拓寬大數據應用服務領域,力爭早日在隴南建成全國一流的應用型政務大數據中心。”市委書記孫雪濤為隴南大數據發展制定了目標。

利民之事,絲髮必興。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早在2014年就著手解決建設的“技術活兒”,一期工程當年開始建設。二期工程從2017年開始建設,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現已建成了全市一體化、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綜合性、高性能政務雲計務中心。

該中心在空間上打破了各單位系統條塊分割的局面,實現了數據集中存放,為進一步推動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與共享打下了基礎。

“雲計算中心由專業運維團隊提供7·24小時服務,信息安全保護達到國家等保三級標準。採用了靈活可擴展的“資源池”架構,可根據實際需求實現計算核心、存儲等硬件資源動態分配。”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負責人張治說。

截至目前,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已遷入18家單位的46個業務系統。共計開通雲主機143臺。這些系統和應用在託管至雲計算中心後,運維費用經初步測算,共節省6000多萬元。“待全市各部門和各縣區信息系統全部遷入後,預計可節省2億多元。”

要匯聚成數據的汪洋大海,“數據”從哪來?

隴南首先打開“意識關”,讓人人都是數據員,農業、旅遊、黨建政務、鄉村、防災、教育、醫療、工業……各個方面、每個人,都是數據的生產者,人人共建讓隴南的大數據有了根,枝繁葉茂,屹立不倒。

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打破空間上的分割,實現了網絡裡的互聯互通,隨著遷入系統的增加,聚集效益進一步增強,使用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更加凸顯。

全市一張“圖”,實現數據共享,“網”住民生福祉

“這是我們市情分析系統(地理信息共享平臺),隴南市情分析系統整合了全市20多個部門的地理信息數據、全市土地確權高清影像數據及其它各類數據資源,並將政務數據與地理信息相結合,為分析研判增加了空間視角。實現了全市各類數據資源的在線編輯、共享和應用,相當於為全市構建了一個數據資源池,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系統在GIS地圖上方便、直觀的編輯各類數據,達到了大數據“人人參與”、數據實時更新的目的。”隨著工作人員手指的滑動,一張張分佈著各種信息的數據圖躍然眼前,一目瞭然。

市情分析系統只是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眾多應用系統中的一個,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作為隴南的“最強大腦”,囊括了互聯網+農業、市情、旅遊、黨建政務、鄉村、防災、教育、醫療、工業、綜治等眾多區塊。並專門設立了專網區、互聯網區和政務外網區,為打通不同網絡的數據,專門增加了網閘區和前置交換區,不同網絡的數據可以通過網閘和前置機進行便利的數據交換。

“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圍繞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民生服務等方面開發應用,讓隴南的幹部去用、群眾用,每一個人都是大數據的創造者、採集者、應用者,是我們發展大數據最重要的人才資源。”孫雪濤說。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破”掉部門間的條條框框、各自為政,告別“拍腦袋”決策,建立數據互聯互通、充分共享的新體系,集約化、高效化、透明化的政府治理模式……

隴南的“最強大腦”正迸發出蓬勃生命力。

“線上一網辦、線下一窗辦”,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打通衛生專網,將生育服務證、孕前健康信息納入雲計算中心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社保局、公安局等部門均可調用查詢;打通不動產登記局、房管局、稅務局之間的數據通道,實現不動產登記的並聯審批及一窗辦、一網辦;開發殘疾人信息查詢及數據推送接口,在政務服務網實現全市殘疾人信息查詢及數據的一鍵複用……

在隴南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建設過程中,隴南依託中心集中託管業務系統的優勢,積極促進各部門之間數據共享,建設全市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助推了“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

“大數據雲計算中心建設的初衷就是打破信息孤島,系統遷移上雲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徹底的實現‘讓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目標。”張治說。

“互聯網+鄉村(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目前已遷入雲計算中心。系統整合了宣傳、基層黨建、綜治維穩、扶貧、民生等方面信息資源,立足群眾需要,打造了面向全市3287個鄉村的移動互聯網門戶。集成鄉村氣象、基層黨建、健康扶貧、法律援助等信息,以及要聞公告、工作動態、辦事指南等服務,村民們只要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各種服務和得到各種資訊。

“從系統上線以來,我們已接收並回復了數十條法律援助信息。村民有法律難題不用出家門,通過系統就可以得到回覆解決。”成縣司法局“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管理員王京告訴記者,目前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通過系統“法律服務”欄目諮詢辦事,有婚姻方面的,也有土地租賃糾紛等。

“隴南鄉村大數據”系統還具備充分擴展功能,滿足不同委辦局實際業務需求,最大限度的減少軟件開發費用,激發交叉使用紅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系統註冊用戶達70餘萬人。

作為萌萌的國寶,金絲猴是隴南旅遊的名片,更是隴南旅遊的引爆點。日前,遊客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小猴子實時動態的裕河金絲猴觀猴平臺開發上線並試運行了,該平臺搭載在“隴南發佈”微信公眾號上,遊客們只要進入平臺,就可觀看萌萌的國寶直播。

“這種方式好,既新鮮又方便,很吸引人。”來自成都的遊客王先生以前來過隴南,也去過裕河看金絲猴。他感嘆說,因為去裕河的路比較遠,且實地去能不能看到猴子還要碰運氣,對於想要近距離接觸瞭解金絲猴的遊客來說,這是十分不方便。“現在好了,通過裕河金絲猴觀猴平臺,隨時隨地都可觀看掌握小猴子的情況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目前遊客打賞投食功能已基本開發完成,猴臉識別功能正在研究開發中。“相信打賞投食功能上線後,一定會吸引更多遊客的關注。”王先生說道。

不僅如此,目前隴南市通過互聯網+旅遊建設,進一步實現了旅遊服務、旅遊管理和旅遊營銷的智慧化。像王先生一樣的外地遊客,想要了解隴南的天氣、旅遊線路並預定食宿等,儘可一鍵實現。

“今後,我們將不斷拓展“互聯網+”應用領域,深入推進數字隴南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與政務管理、實體經濟、民生服務深度融合,更多更好的解決民生領域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張治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