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媒體不乾淨 遭殃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因為肩負社會輿論監督的責任,象徵著客觀、公正的媒體人一度被譽為“無冕之王”,在反映民情民意,如實揭露社會弊病時,他們往往具有和金錢、權力相抗衡的力量。

但是如果這個診斷社會疾病的群體,自己卻“病”了、被汙染了,我們的社會又將變成什麼模樣?


李濱先生在回應我的微博《可惜醫學上從沒有“萬無一失”》一文時,他在微博上撰文說:“媒體乾淨了,民營醫院就更不乾淨了”。對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同意李濱先生的觀點,那就是媒體的監督很重要,媒體是打造社會公信力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輿論的作用是很強大的,這一點全世界都有共識,在我國也不例外。

可問題是在中國,媒體還沒有真正成為受人尊敬、能夠保持客觀、公正,有信譽度的“無冕之王”。

首先,中國媒體的市場化程度很高。我曾多次出入中國最“權威”的電視媒體,看到各欄目組的牆上貼的都是收視率變化曲線。因為欄目組工作人員的收入與節目的收視率密切掛鉤,逼迫媒體人想方設法去提高收視率,用各種“故事”去吸引觀眾的目光。

這樣的利益驅動機制,導致了我國媒體的市場化,因為把經濟利益放在了首位,受金錢的左右,媒體保持客觀公正就很難實現。實際上在我看來,中國的某些“權威”媒體已經淪為最大的“託”,他們實際上是拿著政府的公信力(很多媒體是國有制)在市場上換銀子罷了。

其次,中國很多媒體人在專業技術領域普遍存在知識匱乏的問題。據我所知,發達國家的媒體但凡涉及專業技術方面的內容,常常是由具備相關領域專業知識的媒體人負責特定的欄目或者內容。

國外的很多媒體在報道醫學領域的新聞時,會由專做醫學欄目、具備基本醫學知識的記者來執行,這些記者不僅具備媒體傳播方面的知識,更具備相關報道領域的醫學專業知識,所以不會出現像我國“縫肛門事件”那樣的荒唐報道。

若媒體不乾淨 遭殃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在那篇記者“編寫”的故事裡,宣稱醫生因為沒有收到患者家屬的紅包而將產婦的肛門縫合了起來,這在任何一個醫生看來都是極其荒唐可笑的事。那個醫生再愚蠢也不至於把患者的肛門縫上,因為那是明顯的犯罪行為,但記者居然寫出了這樣的故事,並在知名大報上發表,老百姓居然還信了,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另外,中國一些媒體人缺乏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寫科技類報道的時候,很多記者偷懶,不去找專業人員進行核實,“丟腎事件”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八毛門”是另外一個荒唐事件。

這些層出不窮的媒體故事背後,是一群毫無職業素養和誠信底線的所謂“記者”在天馬行空,胡編亂造。發稿前只要多找幾個醫生諮詢一下就可以澄清事實,但他們不去做,而是閉門造“文”。

雖然這只是少數記者寫的文章,是少數編審審核後的文章,是少數主編決定刊發的文章,但卻對整個醫療界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給全體醫生抹了黑。他們無疑也是整個媒體圈的害群之馬。

若媒體不乾淨 遭殃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最後,新媒體的出現,讓人人成了媒體人,個個成了記者。用移動互聯網這種快捷的媒體傳播方式來對醫生進行監督,有時候有效果,但有時候也會誣陷醫生,給醫生造成很大的傷害,而現有的新媒體管理機制又很難讓醫生們進行維權,“造謠成本”太低,造謠者經常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只有媒體乾淨了,才能進行有效的輿論監督。如果媒體本身都是“烏煙瘴氣”,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就會變成市場中另外一支極其負面的力量,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利益,而非社會的公平正義。

這樣的媒體不僅不能淨化市場,反而會擾亂市場。屆時,倒黴的將不僅僅是民營醫院,整個社會都要遭了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