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治河是整个清代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嘉庆帝嗣位以后,正值黄河水患,丰汛六堡决口,洪水冲毁了运河上的余家庄提坝,窜入运河并溢出,淹没江苏山阳和清河的许多地方,成为当务之急。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嘉庆帝治河,首先把“安民”放在重要位置。如他第一次治理河务,就注意任用对治河较为内行的山东布政使康基田,一方面利用他的经验更好地处理河务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使受灾百姓得到很好的安置。嘉庆帝主张治河与赈灾并举,对治河不吝拨款;认为治河之道,在于因势利导。但面对河务的种种积弊,以及在治河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嘉庆帝却缺乏胆识和魄力,又不肯像其曾祖父康熙帝那样亲临实践,大胆用人,治河也就成为一种例行公事。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铁保(1752—1824年), 栋鄂氏,字冶亭,号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副都统,礼部侍郎等职。嘉庆四年(1799年)九月,任吏部侍郎,年底出任漕运总督。嘉庆八年,亲临河南封邱衡家楼黄河决口处指挥救灾,使灾民得到安抚。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铁保擅长书法,与刘埔、翁方纲齐名。其行书风格自然流畅,凝重而浑厚。此是铁保于嘉庆二十--年(1816年)题写,刻石在陕西西安。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永定河在清朝是一条多次泛滥的河流。永定河金门闸位于京西南良乡、初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嘉庆六年(1801年) 六月,直隶连续大雨五昼夜,永定河多处决口,京师西南几成泽国,甚至连皇官宫门积水也深达数尺。这次水灾,将金门闸石龙骨冲断。河流决口殃及皇宫,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官廷上下格外重视,因而倾大力气来治理永定河。金门闸是当时治理永定河分洪排水的一项重要工程,其规模宏大,长达160余米。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辛酉年为嘉庆六年(1801年)。此书是嘉庆帝命军机大臣庆佳、董诰、成德、戴衢亨,会同南书房朱珪、彭元瑞等,将办理工赈事宜及所降谕旨,诸臣关涉灾务的奏章汇编而成。嘉庆帝为此书撰写序言。总结赈灾的经验,分析各种相关的问题。

清朝治河挺难,不是这决口就是那发水,有时连皇宫都遭水淹!

此图刻于苏州城隍庙内《重设苏州城河记》的石碑上,嘉庆二年 (1797年)立,其中记载嘉庆元年八月至次年五月,吴中官绅商民募捐筹款,全面疏浚苏州城内河道始末,由江苏巡抚贵淳撰文,王文治书丹,刘恒卿刻石,背面绘刻苏州城河道图。河道图以“三橫四直”七条贯穿全城的主河道,标示苏州的河流分布体系,并以传统的画法,在平面图上标出城垣及重要桥梁、寺观、衙署的位置,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风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