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拍只因「無利可圖」 合肥樓市何去何從?

近日合肥樓市最火的莫過於10月25日的土拍,低樓面價,純居住用地流拍,讓不少人認定合肥樓市確實處於下行趨勢。但前不久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0城房價數據,合肥新房環比上漲0.9%,同比上漲2.9%;二手房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2.7%。合肥樓市到底是下行還是上漲,迷霧重重。

土地流拍只因“無利可圖” 合肥樓市何去何從?

》》300餘次調控900餘宗流拍

2018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累積次數多達300多次。再嚴厲調控下,土地市場呈現供應與流拍均創新高的獨特現象,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更是成為供應與流拍的主戰場。

大量優質土地的入市,並沒有激發起開發商拿地的熱情,據中指院最新數據,前三季度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各類用地16.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9.9%,其中住宅用地7.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1.4%。但在成交方面卻不容樂觀,截至9月底,今年土地流拍數量約888宗,達到了歷史相對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國300個城市有446宗宅地流拍,總規劃建築面積5645萬平方米,是2017年全年的1.8倍,流拍率達到9.3%,創下近年來的最高值。

在地價方面,樓面價、溢價率雙雙下跌。前三季度全國300城土地成交樓面均價2220元/平方米,同比下跌8.2%。從溢價方面看,一二三線城市土地市場均呈現降溫趨勢:土拍溢價率同比均出現大幅下滑;從季度來看,呈現明顯逐季降溫的態勢:一、二、三季度溢價率分別為19%、21%、10%,同比分別下滑15、17、20個百分點。

》》“底價成交”成主旋律 流拍在蔓延

溢價率的普遍下滑,讓城市土拍“低價成交”的現象明顯,今年8月,廣州、上海出讓的多幅宅地均以底價成交。

廈門在今年7月出讓的地塊中,多幅商住用地樓面價跌破2萬元,如翔安區13-16片區地塊樓面地價為1.8萬元/平方米,相比兩年前同區域的地王3.7萬元/平方米,跌去近一半。8月10日,太原市舉行了被坊間稱為“史詩級”的大規模土拍,拿出熱點區域的8幅黃金地塊進行拍賣,總面積約82.71萬平方米,起拍價合計130.82億元。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8幅土地全部流拍。

土地流拍只因“無利可圖” 合肥樓市何去何從?

曾有“樓市四小龍”之稱的合肥市,也沒逃過土地流拍的命運,合肥6月和7月一共流拍土地5宗。其中,4宗為純居住用地;8月份合肥市一場土地拍賣會共有七宗地塊參與,其中包河區、巢湖市各有一宗流拍。10月25日合肥土拍,濱湖區105畝純居住用地流拍,該地塊的流拍備受關注,濱湖一直以來為合肥樓市走向的“領頭羊”,105畝的純居住用地流拍,到底有何原因?

》》地塊“無利可圖” 開發商謹慎拿地

從10月25日的土拍來看,不少開放商相繼進入新站區,二濱湖區的純居住用地缺無人問津,究竟原因何在?

土地流拍只因“無利可圖” 合肥樓市何去何從?

對此,合肥地產圈業內人士給出先關解析:濱湖屬於傳統的高價區,隨著未來樓市的繼續相對下行或者惡化,高價區的市場競爭可能會更嚴峻。所以很多房企更願意去拿更便宜的地價。

新站區的土地可以根據剛需人群做產品,畢竟就算市場下行,剛性需求還是可觀存在的。除此之外,濱湖的競爭比較激烈,目前區域還存在底價項目在售,也有很多的高品質的高價項目,對於房企而言競爭壓力較大。

其實對於開放商而言,持續嚴格調控影響房企預期、融資環境收緊房企迴避風險、土地出讓條件更加苛刻都是導致土地流拍的原因,持續嚴格調控影響著房企預期。而在目前嚴格的樓市政策下,偏高的地價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房企的拿地積極性也隨之降低。

總結:從全國土市到合肥土市,不難看出流拍已經成正常現象,土市已經不在瘋狂,“低價成交”逐漸成主旋律,“麵粉”的降價也必定會帶來“麵包”的優惠,這在合肥樓市目前的現狀來看便已經有所體現,也可能是因為年關將近,房企為了收攏資金,打出各種折扣信息,但是這對於剛性需求的購房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