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拍只因“无利可图” 合肥楼市何去何从?

近日合肥楼市最火的莫过于10月25日的土拍,低楼面价,纯居住用地流拍,让不少人认定合肥楼市确实处于下行趋势。但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合肥新房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2.9%;二手房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7%。合肥楼市到底是下行还是上涨,迷雾重重。

土地流拍只因“无利可图” 合肥楼市何去何从?

》》300余次调控900余宗流拍

2018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累积次数多达300多次。再严厉调控下,土地市场呈现供应与流拍均创新高的独特现象,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更是成为供应与流拍的主战场。

大量优质土地的入市,并没有激发起开发商拿地的热情,据中指院最新数据,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各类用地16.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9.9%,其中住宅用地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4%。但在成交方面却不容乐观,截至9月底,今年土地流拍数量约888宗,达到了历史相对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有446宗宅地流拍,总规划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是2017年全年的1.8倍,流拍率达到9.3%,创下近年来的最高值。

在地价方面,楼面价、溢价率双双下跌。前三季度全国300城土地成交楼面均价2220元/平方米,同比下跌8.2%。从溢价方面看,一二三线城市土地市场均呈现降温趋势:土拍溢价率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从季度来看,呈现明显逐季降温的态势:一、二、三季度溢价率分别为19%、21%、10%,同比分别下滑15、17、20个百分点。

》》“底价成交”成主旋律 流拍在蔓延

溢价率的普遍下滑,让城市土拍“低价成交”的现象明显,今年8月,广州、上海出让的多幅宅地均以底价成交。

厦门在今年7月出让的地块中,多幅商住用地楼面价跌破2万元,如翔安区13-16片区地块楼面地价为1.8万元/平方米,相比两年前同区域的地王3.7万元/平方米,跌去近一半。8月10日,太原市举行了被坊间称为“史诗级”的大规模土拍,拿出热点区域的8幅黄金地块进行拍卖,总面积约82.71万平方米,起拍价合计130.82亿元。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8幅土地全部流拍。

土地流拍只因“无利可图” 合肥楼市何去何从?

曾有“楼市四小龙”之称的合肥市,也没逃过土地流拍的命运,合肥6月和7月一共流拍土地5宗。其中,4宗为纯居住用地;8月份合肥市一场土地拍卖会共有七宗地块参与,其中包河区、巢湖市各有一宗流拍。10月25日合肥土拍,滨湖区105亩纯居住用地流拍,该地块的流拍备受关注,滨湖一直以来为合肥楼市走向的“领头羊”,105亩的纯居住用地流拍,到底有何原因?

》》地块“无利可图” 开发商谨慎拿地

从10月25日的土拍来看,不少开放商相继进入新站区,二滨湖区的纯居住用地缺无人问津,究竟原因何在?

土地流拍只因“无利可图” 合肥楼市何去何从?

对此,合肥地产圈业内人士给出先关解析:滨湖属于传统的高价区,随着未来楼市的继续相对下行或者恶化,高价区的市场竞争可能会更严峻。所以很多房企更愿意去拿更便宜的地价。

新站区的土地可以根据刚需人群做产品,毕竟就算市场下行,刚性需求还是可观存在的。除此之外,滨湖的竞争比较激烈,目前区域还存在底价项目在售,也有很多的高品质的高价项目,对于房企而言竞争压力较大。

其实对于开放商而言,持续严格调控影响房企预期、融资环境收紧房企回避风险、土地出让条件更加苛刻都是导致土地流拍的原因,持续严格调控影响着房企预期。而在目前严格的楼市政策下,偏高的地价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房企的拿地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总结:从全国土市到合肥土市,不难看出流拍已经成正常现象,土市已经不在疯狂,“低价成交”逐渐成主旋律,“面粉”的降价也必定会带来“面包”的优惠,这在合肥楼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便已经有所体现,也可能是因为年关将近,房企为了收拢资金,打出各种折扣信息,但是这对于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