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观音堂村隶属于武功县大庄镇(原属于观音堂乡)是原观音堂观王村、观何村、观独村(独家沟)合并后的全称。观音堂村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597户,2511口人,2759亩耕地,主导产业有农业种植,工业加工,经商等。人均纯收入1900元。

观音堂继承于原观音堂乡原有的电信局、供电所、陕西信合等,武功县残疾人原观音堂乡政府周边还有多个化工厂、造纸厂,在观音堂十字更是店铺林立。成为大庄镇的另一个小集市,附近的其他村民均在此购买蔬菜瓜果等。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观音堂村有中学和小学两所,观音堂中学创建于1956年,学校地处关中腹地的武功县大庄镇北部,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隔河相望。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曾狩猎于此,白兔寺闻名遐尔。建校62年来,河润千里,惠教八方,培英育英,桃李满园。

武功县观音堂村风水故事

关于白兔寺的传说,由"相穴"、"狩猎"和"显圣"三个故事组成,因为历史久远、历代演绎,所以说来话长。

相穴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寺院的洞窟中供奉的主神是白音菩萨,两侧供奉的是她的儿子、唐代的两位名士袁天罡和李淳风,一寺供奉母子三人,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据说,白音菩萨仙逝后,她的两个儿子为了给自己母亲选一块好坟地,李淳风吹一口仙气,将"大观通宝"扔向空中,让其带路,自己驾云紧紧跟随,而袁天罡则把自己的发簪取下来,吹一口仙气,抛向空中,使之带路,自己驾云步步相伴。弟兄二人转遍了神州大地,华夏四方,没想到,袁、李二人均把母亲坟地选在了武功县观音堂附近,因为"大观通宝"先落地,而发簪正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然后弟兄二人就将他的母亲安葬在了这里。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解放初,白兔寺后面还有一个古冢,据老百姓说,这个古墓每年都"长",可见是古书上说的"息壤",是个好地方!这应该是金花菩萨的坟墓无疑,只可惜这个墓冢在平整土地的运动中,早已荡然无存!这真是"遗迹无处寻,怆然雅士心"呀!

狩猎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武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诞生地,这里留下了李世民的许多遗迹,也流传着众多美妙的传说。相传李世民生平善于骑射,性喜围猎,贞观十六年十一月回武功后,曾在观音堂,大庄一带涉猎,留下了"白兔仙景、唐猎显圣"的佳话。

相传,李世民即位不久后,回到家乡武功狩猎,行到半路时,在赵村东南发现一只白兔,接着一闪就不见了,他命敬德用宝镜一照,白兔从土坎下跃出,因此这地方就叫"照村",随时间推移后来演变成了赵村,不过,赵村几个自然村里没有一个姓赵的。兔子继续向西北逃跑,李世民扬鞭催马站在高崖上举目了望,这里直到现在也叫高村,令人不解的是偌大一片村子没有一个姓高的!兔子又改变方向向西南跑去,穿过一片枣树林,自此,这里就叫枣林村。将兔子从枣林中驱赶出来后,他继续向西南方向狂奔,大队人马紧追不放,突然白兔又消失不见,好象蒸发了一样。李世民等人停下来寻找,突然,太宗皇帝听到后面有动静,回头猛望一下,发现兔子竟然在后面,自此,这里从古至今就叫"猛望"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

孟王村。李世民命令随从在前方布网,企图守株待兔,结果没想到白兔穿网而过,向西北继续逃跑,而网竟没有破,这里如今还叫布网村!因为马快,李世民命人在兔子的前方继续布网,只见兔子又一次穿网而过,网依旧没有破,而白兔又没有了踪迹,这里叫成了"张堡村",而全村三千多口人,没有一户姓张的,估计过去这里应该叫"张兔村",因为过去人们把兔子跑了叫"兔子张了"!

从此便有了"太宗狩猎游武功,追兔追出七地名"。

显圣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通过一行人等苦苦寻找,兔子又从坡下、草中被撵了出来,唐太宗李世民搭弓一箭,正中兔子后背,白兔惊慌失措的向东北逃走。当追至白音菩萨的坟前时,顿时天空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平地闪出一个大坑,坑北有洞,里边的莲台之上坐着一个菩萨,慈眉善目、面带笑容,手下正抚摸着那只带箭负伤的白兔!李世民等人慌忙跪倒,磕头不止!

这时,白音菩萨说话了:"这只白兔是我的宠物,还望皇帝放过它,给它一条生路!"李世民慌忙应道:"菩萨显灵,我等受宠若惊,菩萨已开金口,我自然放过这只白兔,不知菩萨还有什么法示?"只见白音菩萨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善哉!善哉!",转瞬间,便和玉兔没了踪影,升天而去。此时,但见空中仙乐阵阵、祥云缭绕!

当时李世民认为菩萨显灵是一件祥瑞之事,之后便命令敬德修建了这座白兔寺。

从此也便有了观音堂村。

白兔寺由来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相传白兔寺内供奉的白音菩萨是唐朝初年歧州两位大名鼎鼎的懦士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母亲化仙而成,在唐太宗狩猎中,白兔引见,发现了盖萨洞,故名白兔寺。

隋开皇初年,西歧地方袁家树有一姓袁的鞋匠,自幼从其父学得一手绱鞋的好手艺,便以此为生计,周围十里八乡的人都称他为袁鞋匠。他的真实名字亦便无人知晓。袁鞋匠早年丧妻,鳏守一男孩长生,常常随他一块儿游乡绱鞋,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住到哪儿。

一天,父子俩来到不远的李家村绱鞋,由于技艺精湛,李员外便把爱女的三十多双嫁妆鞋全拿给他绱。长生看到一双双款式新颖、颜色靓丽的绣鞋,便脱口说道"针线密细,花枝娇翠,鞋如其人.式样秀气。"李员外一听,感到很惊奇,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竟能对女儿的嫁妆鞋作出如此的赞语,不禁对聪慧睿智的长生产生了爱慕之情.对他父子的飘泊潦倒生活产生了恻隐之心,便让他们父子长期食宿在他家。袁鞋匠白天仍然游乡绱鞋,长生留在家里干些简单零活,闲暇时教给他念书识字.如同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白兔寺-太宗画像

数年之后,老员外和袁鞋匠都相继过世,长生仍留在李家,他勤耕劳作,寡言少语,从不上集赶会、闲散游荡。员外夫人待长生爱如亲生,见他一天总是除了干活就闷在房子里,便给了几枚铜饯,让他去闹市上散散心。长生推辞不过,这天便去集会上,上街下街转着,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是 在一家旧字画小店前驻了足,观看良久后,指着墙角上不甚显眼的一幅褪了色的古仕女画问价。店掌柜见他是一位老实敦厚的小伙子,问的又是一幅陈旧画,便少要了几文钱,要价恰好就是员外夫人给长生的钱数。长生把画带回家后,挂在自己房子正面墙上。

奇怪,这位面中仕女居然从画中走下来与长生讲话,且每晚必至。一天深夜,员外夫人在院内无意中听到长生房内有女郎说话声音,从门缝中窥视,顿觉蹊跷,夜半更深,哪里来的女郎进屋约会?经几个晚上观察,她发现这位女郎并没有出进房门,而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两人话别后,又回到画上,心想,这对长生来说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尤物。于是,员外夫人便将她看到的一切与小妾商量后,决定如此这般。一个晚上,见女郎下画后,两人一齐冲进长生房子,小妾紧紧抱住女郎不放,员外夫人很快把墙上的画轴拿下卷起。女郎无奈,当晚他们便给长生和仙子举行了婚礼。

次年,画中仙子生一男孩,一家人都很高兴。孩子该起什么名字,听村里一位老学究说仙子生的孩子一定是天上的星宿下了界,于是便请他为孩子起名叫"天罡"。过了两年画仙子又生一男孩,虽是第二个孩子,但员外妻妾却异常欢欣,为孩子待满月大抄大办。原来,员外夫人一直未育,小妾虽生一男一女,但男娃媳妇却未开怀,虽经多方医治,已年近四旬仍未坐蓐(rù)。此前,员外妻妾与长生和画仙子已有约定,若再生一男孩过继给他们,如今如愿以偿,自然格外高兴。

这件事对李员外家传承接代来说的确是"春满乾坤喜满门",对他们望子情切的心犹如"春风化雨",因而便给孩子起名为 "淳(春)风"。这样袁正罡和李淳风便成了同胞异姓兄弟。在这环境优越的家庭,他们二人如同"春兰秋菊"各呈其美,都成了名留青史的科学家。

武功县大庄镇观音堂村和白兔寺由来

袁正罡精通《易经》,谙熟占卜、占星术,通会天机,善断人事祸福,因此,朝野许多文臣武将遇事多问吉凶于他。其弟李淳风卜术尤高,还是一位卓越的天文、历法、数学家和世界上第一位给风定级的人。他曾任太史令和秘阁郎中、改革混天仪、撰写《隋书志》、编注十部算经、制定《麟德历》,其著作有《文思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等。他在天文、历法中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活动,对唐初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和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史传李淳风神策妙算,一次,在和泾河龙王为兴风播雨之事打赌,老龙败输作祟掉了脑袋。唐太宗误失解救承诺,老龙不时耷拉着血淋淋的项劲找他叫苦,搅得太宗昼夜不得安宁,难理朝政,遂令秦琼、敬德日夜站在官门两旁。老龙虽不敢进前,但几天之后两人皆腰酸腿肿不能支持,便请闫立本绘了两人等身木板像立于门首,亦然奏效。现今过春节家家户户贴秦琼、敬德像为门神,以驱邪逐魔,就是这样传下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